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风师德建设路径探析

2019-10-20王倩桃

数码设计 2019年13期
关键词:高校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组成的三大要素,夯实行政人员的思想基础,培养高校整体的师风师德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高校;师风师德;行政人员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066-01

Abstract: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education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igher education as a platform to train national talent, has a high-quality teachers is the foundation and premise of running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three elem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urgent for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cultivate the overall moral level of teachers, and build a high-quality administrative team.

Key words:universities; Teacher ethics;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蓬勃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校是向国家、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当中,一支优秀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是教育工作的后勤保障。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从侧面能反映出一所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的师风师德,与师生员工的利益、高校改革发展的大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加强高校师风师德建设的背景

2018年6月13日教育部副书记、部长陈宝生发表了讲话,在此次讲话中,陈宝生部长提出了四点重要内容:第一是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是提出“两个重要标准”,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第三是提出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要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第四是对青年学生提出“四点希望”,期望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四点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进一步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指明方向。在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准则中提出要在高校中无死角、全覆盖地采取各种形式帮助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教师的形象,高校当中人人都应当“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水平都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与民族的未来,新时代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工作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

2 加强高校行政人员师风师德的路径

2.1健全服务育人机制。高校行政人员多数抱有两种存在偏差的自我认知:一种认为,行政人员负责统筹协调,是高校的管理者、领导者;另一种认为,行政人员只是起到了高校教学的辅助作用,自身地位、作用不可与教师相比。因此,高校中时常出现的两种情况,要么工作人员不能提供积极、良好的服务,不能体现出高校中高素质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要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打杂、跑腿,对于工作的态度懒散、拖沓。行政管理是高校三大要素之一,行政人员既不是领导者也不是简单的辅助者,而是校、生、家的重要沟通者,作用不可小觑。高校应建立评优机制,制定详细标准,为管理团队树立学习榜样,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行政管理人员要始终牢记育人的宗旨,不断提高师德素质。

2.2强化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在高校中,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和服务工作构成学生培养的三大方面,虽然岗位的分工不同,但担负同样的使命。行政人员应当以高校工作人员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水平。高校行政人员应当与高校教师一样,是传播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者。根据高校各部门行政人员的工作特点,应该增强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尤其是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领导要高度重视,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使思想始终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要求,服务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推动学习、服务、创新、管理人员的建设。

2.3完善行政人员队伍。根据高校的固有思想,提升高校教师队伍质量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吸引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然而引入高学历人才并不是提升行政管理队伍素质的根本解决之道。高校行政队伍往往更需要的是相应岗位的工作经验。因此,对于人才的完善职业规划才是促进管理队伍专业化、高效化的重要一步。从招聘、培训、工作到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是职业规划的最终目标。其中落实培训和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高校应重视起来的两个方面。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来说,获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且因缺乏激励机制而又从事重复繁琐的工作,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故而,除了采取老带新的传统培训方式,高校还应当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外出交流参加培训拓展的机会,使得行政人员在一段时间的输出后能得到营养补给,得到自我提升,感受到自身奋斗的价值。

2.4建立与学生沟通的长效机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定期与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例如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与学生进行公开、平等的对话,了解部门在学生中的满意度,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自身的师风师德建设。要建立大学行政管理的长效机制应当由一开始的强制要求形成行政管理人员的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培养人才、“三全”育人的重要方面军。

高校行政工作不易,行政管理人员应当时刻把自身道德品质放在首位。一所大学需要培养一支培养德才兼备的行政团队,务必强化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要有大局观念。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当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办事效率,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建设和谐校园,推动高校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 陈潮光.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02):123-125.

[2]姜素兰,王艳平.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建设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3]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EB/OL].[2018-11-16]

作者简介:姓名 王倩桃 (出生年月 1990年2月)性别 女 民族 汉族 籍贯 四川成都,學历 硕士研究生,单位 西华大学 ,职称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