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竹刻之雕刻故事

2019-10-20秦金璐

广告大观 2019年7期

秦金璐

摘要:俗话说:竹子浑身都是宝,通过研究宝庆竹刻的作品,发现宝庆竹刻分为竹根雕刻、竹青雕刻和竹簧雕刻三种。文章重点探讨竹根雕刻和竹簧雕刻这两种艺术间的故事。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竹雕

一、宝庆竹刻的时代背景及分类

许多人都听过南京的宝庆银楼,却没曾想宝庆是一个地名,指如今的湖南省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下设3个市辖区和9个县,上面衔接长株潭,下临黔贵,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宝庆属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正因邵阳拥有丰富的竹资源,因此成就了名扬中外的宝庆竹刻,同时也成就了许多的竹刻艺术家,其中很多手工艺者运用竹子打造不同的竹制品,这些竹制品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来过这里,你就会发现在郊区或者县城还有很多使用竹子建造的房屋,路上的阿姨们依然使用竹编的小背篓装物品,饭桌上的竹筷和书桌上的笔筒非常常见,也非常精美。邵阳人吃苦耐劳,重情重义,对上天恩赐的竹子也非常崇拜,在邵阳的新宁县,每年到了小暑这一节气前几天,瑶族同胞都要从不同地方来到八峒参加为期一个星期“竹王祭”盛会。

首先,竹根雕刻,材质选用竹子的根部,根雕作品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竹根的自然形态,因为竹根雕刻是在原本的自然形态上进行再设计的,即将天然的抽象形态转换为有意义的具象图案,艺术家有着不同的喜好和经历,当然看待相同一个竹根的创意想法各有不同,当竹根遇到有缘人,运用巧妙的构思来契合竹根的形态非常关键,看起来不矫揉造作,浑然天成,仿佛像是大自然的恩赐,让欣赏着惊叹不已。比如代表人物陆凡林,从事根雕创作30多年,其代表作《和谐世界》,利用竹根根须表现森林中的植被,把竹根上的一个洞眼想象成被老鼠咬坏的麻袋;其次,竹青雕刻,材质选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在参考了木雕、根雕和金石雕的技法上发展而来,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作为艺术品具有观赏价值,也可作为生活用品具有实用价值,多应用在牌匾和笔筒上;但宝庆竹刻的独特之处在于竹簧雕刻,因为是宝庆竹刻的艺术家第一次发明了在竹簧上刻画,宝庆竹刻也因此闻名于世,经过加工的竹簧呈现明亮的琥珀色,竹簧艺术品非常雅致,深受广大文人的欢迎。在下文中对竹簧雕刻和竹青雕刻进行简单的介绍:

二、宝庆竹刻之竹簧雕刻

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诗中说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作为四君子之一,可见从古至今竹子在人们心目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竹子之所以地位较高,还因其具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比如寓意一表示虚心,指教人虚心学习和虚心求教之意,其寓意二表示节节攀登,代表着积极向上和不畏险阻的精神。竹刻的制作要求艺术家既要掌握雕刻的技法,又要擅长绘画技艺,才能创作出古朴典雅和精美绝伦的竹簧作品,再将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色融入到作品中使其更具观赏性,这种竹簧雕刻制作工艺复杂,对匠人的技艺要求比较高,一直被用作宫廷的贡品,并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

宝庆竹刻分为竹簧雕刻、竹青雕刻和竹根雕刻,其中竹簧雕刻是宝庆竹刻中所独有的,它集竹根雕刻和竹青雕刻的特点于一身,是宝庆竹刻中最主要的部分。竹簧雕刻即竹子去皮、去节和去肌后,在内壁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各种图案。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竹子需要经过煮揉、晾晒、打磨和压紧等多个步骤,增加了竹子的可塑性,使其可以拼接成各种优美的模型形状,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竹簧雕刻器物,再附着上新颖精美的图案,提高雕刻的艺术性,可用于茶叶盒、首饰盒和挂画等,这种艺术性较高的竹簧雕刻器物在明清时期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被宫廷定位用于外交的礼品。在传统艺术日渐式微的今天,要将渐渐被人们淡忘的竹刻艺术一点点的拾起,靠的不仅是一份毅力和坚守,更加是一份对社会的责任。邵阳就有这样一位艺人,他就是张宗凡大师,虽然他的工作室虽只有30多个平方,但处处是楠竹的影子,大大小小50余件竹刻藏品,连窗帘布都印着墨竹的图案。他是我国第一批宝庆竹刻的第七代传承人。

宝庆竹刻有300多年历史,在明万历年间开始出现,翻簧竹刻是由清代一个竹刻大师王尚智发明的,其成品呈现琥珀色,无论是材质的色泽和质感都非常质朴、雅致,因此这种竹刻更能表现出文人的情怀和意境。

选材方面,邵阳楠竹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在太芝庙龙山竹林,此地盛产楠竹,质量较高,特别是朝向西部的竹子,因阳光照射充足,竹子质量不仅很好,且色泽明亮。竹簧雕刻又叫翻簧,因雕刻在竹子内壁而得名,但要在竹子内壁雕刻对竹肉有着严苛的要求,做竹簧的竹子要选用竹龄在4年左右的、竹节的节比较平整的,表皮比较光滑的竹子为最佳。

创造题材主要选择古典的山水和花鸟为主,张宗凡大师的作品多选用邵阳地区特色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为主,多用国画和民俗画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图案的绘制,比如地域文化图案的选择上有苗族的建筑和琅山的风景;民俗文化图案的选择上有少数民族嫁娶、神话传说和农耕劳作等。当然任何创作都要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张老师近年来也有一些作品和其它工艺进行了结合创新,例如,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作品《丰收》,就是在竹编的基础上附上了竹簧。竹编是少数民族常用的器物,但由于竹编上面不能刻画丰富的细节图案,竹簧和竹编的结合可以达到使器物更具有观赏性的愿景,在中间部分使用竹簧贴上去,这是材料结合的创新;再在竹簧片上刻画出少数民族人物欢度节日的场景,这种图案在翻簧竹刻的历史里还未曾有过,这又是图案上的创新。整个作品除此处之外,更吸引人的就是提手部分,在提手正中间雕刻出一个圆形图案,该圆形是由中间福字和两边蝙蝠图案构成的,象征“福气”这一美好寓意,除此之外在提手两侧配上花鸟,例如:喜鹊代表喜庆的寓意,因故此作品命名为“喜庆丰收”。

三、宝庆竹刻之竹根雕刻

七分天注定,三分靠雕工,奇形怪状的竹根靠缘分,一根竹根,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是一种“天人同构”的民间艺术,是选择和使用自然界中的竹根,树根、藤根等各种根材的自然形状加以工艺处理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品。这让宝庆竹刻之根雕代表人物陆凡林着迷了几十年,他出生于邵阳县一个竹木雕刻世家,自小对美术和雕塑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怀,不惜万里奔赴江浙一代寻访名师,博采众长,是湘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民间根雕艺人。从小就喜欢竹雕艺术,小时候用一个竹节,在下面开一个小口做成存钱罐,在上面刻画上喜欢的图案或者文字,从80年代读完书之后开始从事雕刻艺术,起初开始做雕浮相。虽然每一个根雕艺术家在艺术上的修养和表现手法都各不一样,但是都要自觉服从“根雕艺术”原材料的制约,在尊重竹根、树根天然形态的前提下,来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和独创性。如果在创作根雕艺术作品时满分是十分的话,那么雕刻和造型只占其中的三分,七分主要是靠根的天然形态,所以竹根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在材料选择上一般需选择成长时间为三到五年之后的竹子,因为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时间的话,竹材的密度较低,粗细不够,且比较粗糙。既然竹根的自然形态这么重要,想找一些符合心意的竹根并没有那么容易,在早年,陆凡林跑遍了邵阳的每一片竹林,后来结交了一批挖冬笋的当地人,他们总能提供一些千奇百怪的笋根,2012年陆凡林从挖冬笋的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根根茎很长的竹根,非常开心,因为这个竹根原型看上去具有下巴和五官,他认为这是一块非常难得的材料,马上在他的脑海中联想出福星高照的老寿星模样。但并不是每一位挖冬笋的老人都能给他带来这样的惊喜,也有可能一斧头下去就破坏了最有意思的部位,便于这件艺术品失之交臂。对于每一个竹根艺术家来说,每一棵竹根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自从遇见它的那一刻起,陆凡林就在思考如何为她雕刻一件诗情画意的衣裳。如果说画面里的动静结合是艺术家的灵感和创意,那么最大化的利用竹根已有的造型就地取材就是每一位根雕艺术家们天然的使命。其作品《生生不息》,作品的创作是根据竹子的自然形态,竹子本身有个虫子吃烂的孔,好像是倒过来的麻袋被老鼠咬了个洞一般,由此拓展出一排花生从孔里掉出来,老鼠吃花生的场景。果不其然,艺术来源于生活,《童年的往事》这一作品描绘了作者小时候放牛的情景,陆凡林根据这个竹根雕的自然形状,首先,竹子主体比较薄;其次,周围的根须生的比较密,因此,作者根据根须的自然特点,将根须想像成田地,雕刻出两个小孩子趴在田里玩耍的景象。當时的他非常调皮,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但在玩的时候又不能把牛弄丢了,因此就把牛放在池塘里洗澡,小孩子一边玩耍,一边把绳子套在右手上拉住牛。在工序上,与宝庆竹刻竹簧雕刻相比,竹根雕刻的工序略微简单一些,从打坯到上蜡一共7个程序,但雕刻的功夫远远多于竹簧和竹青雕刻,尤其是高浮雕和镂空雕的难度和技巧真正的体现出一位雕刻艺术家的水平。

竹簧雕刻是一种薄翼的雕刻,竹簧的材质厚度只有一两毫米厚,它不适宜深雕,但竹根雕可以做圆雕、浮雕和透雕,尤其人物可以用浮雕和圆雕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栩栩如生。

根雕的题材十分的广泛,大多来自我过流传的民间故事,浅显易懂而趣味性极强,而有的根雕作品体现的是艺术家对童年往事和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作品中往往会加入一些金蝉、蝙蝠、荷花、福娃等元素来象征和气吉祥的美好愿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美术者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而根雕就是这样一门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造型艺术,具有自然美、雕琢美和造型美的艺术风格,而最吸引人的还是雕刻家的独特创意,让根雕独具自然山水的美感,而深藏人文情怀的意蘊。竹木根雕讲究的是雕而不雕,不雕而雕,巧妙利用竹根部的须根,竹节和竹子肌理的自然美感做局部雕刻的一种形式,使人工雕刻和天然竹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总结:

由此看来,竹根雕刻重在原材料的灵性,竹簧雕刻优在清雅的材料和广泛的用途。宝庆竹刻是邵阳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艺术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宗登.嘉定竹刻与宝庆竹刻之比较[J].世界竹藤通讯,2015,13(06):32-35+41.

[2]  高荣博.宝庆竹刻的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2):29-30.

[3]  谢菲.文化生态视野下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困境及其保护路径——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竹刻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4(05):141-146.

[4]  谭高荣,覃英慧.如诗如画  宝庆竹刻[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08):88-91.

[5]  胡彬彬.昭然天理  竹映其辉——明清宝庆竹刻中的“儒学”现象[J].荣宝斋,2005(01):207-217.

作者简介:秦金璐(1988—),女,硕士学历,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宝庆竹刻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8C0798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