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2019-10-20李倩

广告大观 2019年6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发展策略互联网金融

李倩

摘要: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的金融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借助互联网技术,金融业务的覆盖面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近几年来,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简析了普惠金融这一词背后的意义与其基本特点,在挖掘了普惠金融于互联网背景下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后,提供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从业者推广、发展普惠金融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近几年来各行各业也都因为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而有了崭新的面貌,激发了新的活力。而在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传统的金融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程度的改变,在当前的金融行业中,新型的金融管理模式与理念已经被提出。普惠金融就是新型金融模式中的一种。而如何充分应用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的现有渠道,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也成为了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这一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普惠金融概述

所谓普惠金融,重点就是在“普惠”二字之上。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社会中的普通民众,它的服务对象包含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所有人群,同时特别为社会群众中的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偏远地区农民以及中小企业带来了金融服务体验。普惠金融能够满足上述群体金融需求。在过去传统的金融管理模式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其服务门槛较高,即传统金融具有一定局限性。而普惠金融则是打破了这种局限性,平等的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金融服务。从微观层面上看,普惠金融扩大了金融产品、服务的覆盖面积,让社会上所有的个体金融需求都能够被满足。特别是社会上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在普惠金融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从宏观层面上看,普惠金融对传统金融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优化,为社会创造了一个更为平等、公正、有效的金融环境与金融条件,使得金融产品与服务能够覆盖到社会上不同的群体与组织。

普惠金融自身具有下面这些特点:第一,普惠金融的服务提供的更为及时,操作更为便捷。普惠金融开展活动的基础是互联网平台与相关技术,因此客户能够直接在线上进行相关操作,而不需要自行前往金融机构。第二,在互联网平台上,客户能够进行一键操作,能够有效控制金融服务时间。其次,普惠金融拥有更为广阔的覆盖面积。普通用户只需借助智能设备,诸如手机、电脑等等,就能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基于互联网环境普惠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普及率有待提高

普惠金融虽然乘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东风呈现扶摇直上的发展态势,但是其实际的普及率却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社会大众目前仍然对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心存疑虑。这种疑虑的出现又有以下两方面因素作用。一方面,当下互联网的安全还不能够得到完全的保障,近几年来,网络诈骗、信息窃取等负面新闻频传,而当下各方对这些问题也还没有给出一个良好的解决措施,因此,社会群众对在互联网平台上接受金融服务这一行为无法予以完全的信任,担心自己的私人信息与资金、账号将在悄无声息中被窃取。另一方面,社会群体中的中低收入人群,作为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还不能够实现对互联网基础技术的熟练掌握,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他们也不会轻易尝试在互联网平台上接受普惠金融服务。

(二)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实现提升的普惠金融发展也十分迅速,但是,相应的监管机制却并没有跟上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脚步,监管的滞后性在互联网金融,尤其是普惠金融中尤为明显。金融产品的发展一往无前,但是旧有的金融监管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传统监管制度的不足与弊端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中被完全体现出来。而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二个方面:第一,监管机制不够完备,并未根据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完善自身监管的内容。第二,监管滞后性严重,传统监管方法难以适应当下网络金融的发展速度,监管机制的监管作用不能被充分发挥。

三、发展策略

(一)创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普惠金融,首先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共享信息的平台。当前,由于缺乏完备的信息披露机制,一些投资人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不能够快速获取准确、有效的金融信息,因此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影响了投资活动的正常展开。因此,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符合科学依据的信息共享平台。在建立完备的信息共享平台的过程中,相关金融企业必须对平台上披露的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评估体系,平台也将因此能够为投资人提供更为准确的金融信息。同时,相关金融企业也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升普惠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提升对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完成份内业务,以此实现对监管效率的提升。当然,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时间较短,因此相关机构也需要及时完善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创造更为健康的发展环境,不仅仅有利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大有裨益。

(二)促进产品可得性與宣传教育

普惠金融当前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要想让普惠金融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就需要在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可得性上做足功夫。所谓可得性,就是指社会大众能够与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直接进行接触,无需过多的环节,同时社会大众对相关金融产品产生兴趣,积极参与金融服务。当前,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相关企业可以瞄准当下人人都有的移动智能设备,企业可以开发自营的移动客户端,用APP来实现对普惠金融的推广,让普惠金融实现进一步发展。同时,在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减轻群众对普惠金融产品、服务的疑虑。企业应当与相关部门一起,积极开展金融宣传教育活动,为群众介绍当下优惠的金融政策和与经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使社会群众逐渐熟悉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服务。在推广与发展的过程中,普惠金融也需要注意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不同的推广方案,以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组织的金融需求。

(三)优化互联网金融系统,促进信息共享

互联网金融体系是当下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石,而在当下互联网金融中,如何及时、准确的获取金融信息已经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相关的金融企业也应当注意要投资者对信息的迫切需求,积极组织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系统,这也对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大有裨益。在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的过程中,相关的部门与机构也必须审慎的评估披露的信息内容,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当然,對于在平台上披露信息的用户,相关部门与机构也必须进行严苛的审查,提升信息的可靠性,提升信息管理的整体水平,一旦用户的信息中存在不良记录,应当立刻采取相应的行动,尽可能防范一切金融风险。

四、结语

普惠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模式,其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社会群众,目的是为满足所有社会群众的金融需求。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的发展也将不可估量。但是,在普惠金融当前的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诸如相应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备,信用评估系统效用较低,整体普及率较低等等。因此,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当务之急在社会上是创造出一个更为健康的金融发展环境,对群众进行更为积极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提升金融产品、服务的可得性。以此,群众也将享受到更为便利、有更多保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  付霞.我国普惠金融政策环境及发展路径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19(12):56-59.

[2]  王傲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06):49-52.

[3]  王文秀.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普惠金融发展刍议[J].商讯,2019(33):93.

[4]  乔迁.浅谈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普惠金融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9(31):64-65.

[5]  尹兴宽.互联网助推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9(30):5-8.

(作者单位:江苏银行苏州分行)

? 李娟,李健英.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机遇及挑战[J].新西部,2019(15):75+77.

(作者单位:江苏银行苏州分行)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发展策略互联网金融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