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碎补的本草考证及炮制、药用历史沿革

2019-10-20尹子丽谭文红冯德强朱常成陆树刚

中国药房 2019年12期
关键词:历史沿革炮制

尹子丽 谭文红 冯德强 朱常成 陆树刚

摘 要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择骨碎补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相应药材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对骨碎补的基源植物进行本草考证,并对其炮制方法和药用功效的历史沿革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古代本草中记载的骨碎补基源植物包括槲蕨、中华槲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和知母等。经考证,骨碎补的基源植物是槲蕨,而中华槲蕨是骨碎补主要习用品,大叶骨碎补是地方习用品,骨碎补科骨碎补和知母则为伪品,不可混用。从古至今,骨碎补的炮制方法较多,除蒸制外,有炒制、焙制、姜制等方法;在辅料应用上,有姜、蜜、酒、盐、砂、土等。骨碎补活血止痛、温补肾阳、续筋接骨的功效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现代《中国药典》还增补了“外用消风祛斑,外治斑秃、白癜风”的外用功效主治。但对骨碎补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其品种复杂、临床使用混乱的现状仍有待改善。当务之急要全面掌握骨碎补在全国各地使用品种情况,澄清混乱品种,进行系统品种整理和鉴别,确保用药合理、安全。

关键词 骨碎补;本草考证;炮制;药用功效;历史沿革

历版《中国药典》记载,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 Sm.]的干燥根茎,味苦,性温,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之功效,外用还可消风祛斑[1-9],是历代临床常用中药,常作为治疗骨伤类中药制剂的组方药材。但有学者对市售品种的初步调查显示,各地使用的骨碎补种类较多,包括中华槲蕨、大叶骨碎补、骨碎补科骨碎补等[10-11],而部分作为骨碎补入药的植物其药用价值与疗效并未得到验证,也未被纳入药典,这不仅可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存在用藥安全隐患。为此,笔者查阅了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骨碎补的基源植物、炮制和药用历史沿革等,对骨碎补药材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骨碎补药材植物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相应药材资源提供参考。

1 基源考证

1.1 古代本草

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记载,骨碎补“叶似石韦而一根,余叶生于木。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12]。

宋代蔻宗奭在《本草衍义》中描述:“此物苗,每一大叶两边,小叶槎牙,两两相对,叶长有尖瓣” [13]。宋代郑樵在《通志》(卷七五,《昆虫草木略》)中记载:“骨碎补曰名菴蕑,曰骨碎布,曰石毛姜,江南曰胡孙姜。根著木石上,有毛,叶如菴蕑,俗呼猴姜。唐明皇以其主折伤有奇效,故赐名” [13] 。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中记载:“骨碎补,根生大木或石上,多在背阴处,引根成条,上有黄毛及短叶附之。又有大叶成枝;面青绿色,有黄点,背青白色,有赤紫点;春生叶,至冬干黄;无花实。惟根入药,采无时,削去毛用之,本名胡孙姜,唐明皇以其主折伤有奇效,故作此名” [14] 。宋代唐慎微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卷二,《草部下品之下》)中描述:“骨碎补生江南,根著树石上,有毛,叶如菴蕑。江西人呼为胡孙姜,一名石菴蕑,一名骨碎布” [15] ,并附骨碎补绘图(见图1A)。

明代李时珍将骨碎补列于《本草纲目》的草部石草类,并记载:“其根扁长略似姜形,其叶有桠缺,颇似贯众叶”[16]。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谟筌》(卷三)中记载:“骨碎补,阴湿山谷生长最多,根着树石上,有毛,叶附两小叶相对,每一大叶边附小叶,槎牙两两相对,不结花实,至冬干黄,本名曰胡孙姜”[13]。明代李中立的《本草原始》(卷三,《草部》)中记载:“骨碎补始生江南,今淮、浙、陕西、夔路州郡亦有之,根生大木或岩石上,多在背阴处,引根成条,上有黄毛及短叶附之,又抽大叶成枝,叶面青绿色,有青黄点,背青白色,有赤紫点,春生叶,至冬干黄。无花实,根入药,采无时”[17] ,并附骨碎补绘图(见图1B)。明代倪朱谟的《本草汇言》(卷七)、明代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卷一〇,《宋开宝》)亦有对骨碎补的记载[13],《本草汇言》中附骨碎补绘图见图1C。

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二十七,《草语》)中记载:“猴姜,西宁多有之。蔓生石壁,如藤蔓,即姜也,名树鸡,叶生蔓上,不作枝” [18]。清代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十三,《石草·骨碎补》)中记载:“骨碎补,生江南,根著树石上,有毛,叶如菴[闾] ,江西人呼为胡孙姜,一名石菴[闾] ,一名骨碎布”[19] ,并附骨碎补绘图(见图1D)。清代邹澍在《本经续疏》中记载:“骨碎补,生江南,根寄树上、石上,有毛,叶如菴[闾] ,江西人呼为胡孙姜,一名石菴[闾] ,一名骨碎布”[20]。

由上述历代本草记载的资料可见,骨碎补始载于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且有以下几个特征:(1)附生植物(生木或石上);(2)隐花植物(无花实),叶背具孢子囊(赤紫点);(3)叶二型,有孢子叶(大叶)及不育叶(短叶)之分;(4)孢子叶羽状分裂(小叶槎牙,两两相对);(5)根(根茎)具黄赤色鳞片(黄赤毛)。

宋代唐慎微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收载了舒州骨碎补、戎州骨碎补、秦州骨碎补和海州骨碎补等4种(附图见图2),并说明了其分布情况:“生江南,今淮、浙、陕西夔、路州郡亦有之”[15]。从所附绘图可以看出,“舒州骨碎补”和“戎州骨碎补”与槲蕨属植物具有的二型叶特征非常类似,并有文献考证:古时“舒州”即为现今的安微省潜山县地区,“戎州”为今四川南溪县地区,“海州”为今江苏连云港地区,“秦州”为今甘肃天水地区[21]。在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有大量的槲蕨(D. fortunei)分布,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记载的“舒州骨碎补”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见“舒州骨碎补”应该为槲蕨。从图2中可以看出,“秦州骨碎补”的孢子叶(大叶)较细长,生于岩石上或是附生在树上,与甘肃天水所产的中华槲蕨[D. baronii(christ)Diels.]特征较相似,因此推断“秦州骨碎补”应该为中华槲蕨。由图2可看出,“海州骨碎补”无二型叶,叶为羽状细裂,根茎较细长,与骨碎补科植物骨碎补类似,江苏连云港地区所产的骨碎补[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现今仍作骨碎补药用,因此“海州骨碎补”应该为骨碎补科的骨碎补。由图2还可看出,“秦州骨碎补”是有花植物,不属于蕨类植物,应该是被子植物;仔细观察附图中的形态特征,与被子植物中的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植物形态特征相似,从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来分析,“秦州骨碎补”应是百合科植物知母。

由此可见,古代本草中作骨碎补入药的除了槲蕨外,还有中华槲蕨、骨碎补科的骨碎补和百合科的知母,其中本草书籍中记载槲蕨较多,并有着一定的用药历史,长期作骨碎补使用。

1.2 现代文献

综合以上历代本草对骨碎补基源的描述,笔者又对现代药学专著进行了考证。槲蕨作为骨碎补的基源植物在1963-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中均有收录[1-9],同时也收录于1980年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标准(第二册)》、1986年版《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65年版《贵州省中药材标准规格(上)》和1979年版《藏药标准》中[22]。中华槲蕨曾经作为骨碎补的基源植物收载于1977、1985、1990年版《中国药典》,同时在1986年版《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80年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标准(第二册)》和1979年版《藏药标准》里作为骨碎补的基源植物收录[22]。大叶骨碎补(D. formosana Hay.)在1990年版《广西中药材标准》中作为骨碎补的基源植物收录[22]。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二册)》中对骨碎补的药源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湖南、浙江、江西是骨碎补的主要产区,基源为槲蕨根茎[10]。广西、广东也是骨碎补商品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但其来源复杂,广西产骨碎补的主要来源是槲蕨、团叶槲蕨(D.bonii.)和大叶骨碎补等,以槲蕨最常见;广东产骨碎补的主要来源是大叶骨碎补和崖姜蕨(Pseudodrynaria coronans),但崖姜蕨未被列入商品药材,只在民间使用。其他地区性使用品种还有:光叶槲蕨[D. propinqua(Wall.ex Mett.)J.Sm.ex Bedd.](云南、貴州、四川);中华槲蕨(青海、甘肃);川滇槲蕨(D. delavayi Christ.)(云南丽江);栎叶槲蕨[D. quercifolia(L.)J.Sm.](海南);海州骨碎补(江苏、山东);圆盖阴石蕨(Humata tyermanni Moore.)(广西);光亮瘤蕨[Phymatosorus cuspidatus(D. Don)Pic. Serm.](广西)等。谢志民等[23]还对古代中药的疮科药物占斯进行了本草考证,认为古代的占斯就是唐代以后的骨碎补,即水龙骨科植物槲蕨和中华槲蕨的干燥根茎。

因此,根据历代本草和现代相关药学专著或文献得知,骨碎补的基源植物是槲蕨,而中华槲蕨是主要习用品,大叶骨碎补是地方习用品,骨碎补、知母为伪品,不可混用。除此以外,全国各地尚有水龙骨科及骨碎补科多种植物的根茎作为骨碎补药用。

2 炮制历史沿革

骨碎补的炮制方法较早出现在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撰著的《雷公炮炙论》中,雷公云:“骨碎补,凡使,采得后,先用铜刀刮去黄赤毛尽,便细切,用蜜拌令润,架柳甑蒸一日后出,暴干用” [24]。唐代新增了骨碎补炮制方法,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曰:“骨碎补一斤焙” “六两姜制焙” “去毛” “去毛炒”[25]。宋代陈师文等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曰:骨碎补“监去毛”“凡使,用刀刮去上黄皮毛令尽,细判,用酒拌蒸一日,取出晒干用。缓急,只焙干,不蒸亦得” [26]。元代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中曰:“去毛”“去毛盐炒” [27]。到明代,在前代的基础上,骨碎补的炮制方法新增了“炙”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凡采得,用铜刀刮去黄赤毛,细切蜜拌润,甑蒸一日,晒干用。急用只焙干,不蒸亦得也” [28]。至清代的医药文献中,收载沿用前代的炮制方法有:“去毛、蜜润甑蒸晒干或只焙干法” [29]、“去毛,或蜜拌蒸法”、“削作细条,火炮法”[30]。现代骨碎补的炮制方法有去毛、洗切、闷润、砂烫、土烫、单炒、酒炒等[31]。

由此可见,历代书籍记载的骨碎补炮制方法较多,如南北朝主要是去毛、蜜拌润蒸、暴干,唐代主要为去毛焙制、姜制和去毛炒;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新增了刮去毛、酒拌蒸晒干、燎去毛、去毛削、洗去毛、酒浸炒等;至清代止,骨碎补的炮制方法有20多种,可见古代对骨碎补的炮制方法记载颇多。而辅料应用除了历代的姜、蜜、酒、盐外,现代还新增加了砂、土等。

3 药用历史沿革

马子密的《历代本草药性论汇解》[32]中记载了历代本草书籍中骨碎补的药性及功效,如《药性论》:“使,能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手不收,上热下冷,悉能主之”;《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药性解》:“主折伤,补骨碎,去毒风疼痛,固齿牙,疗蚀疮,杀诸虫”;《景岳全书》:“乃足少阴厥阴肝肾药也。能活血止血,补折伤,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及痢后下虚。或远行,或房劳,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俱宜以四斤丸、补阴药之类佐而用之”;《本草备要》:“补肾,治折伤”;《本草新编》:“入骨,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同补肾药用之,可以固齿;同失血药用之,可以填窍,不止祛风接骨独有奇功也”;《本草图经》:“骨碎补,入妇人血气药。蜀人治闪折筋骨伤损,取根捣筛,煮黄米粥,和裹伤处有效。入药中亦多使”;《本草纲目》:“骨碎补,足少阴经药也。故能入骨,入牙,及久泄痢。昔有魏刺史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予用此药末入猪肾中煨熟与食,顿住。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本草续疏》:“骨碎补得金气,兼得石气,石者水之母也。味苦气温,亦应有辛;好生阴处,故得阴气为多,宜其入足少阴,而主骨、开耳、入血行伤也”;《本草蒙筌》:“补骨节伤碎,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由此可见,骨碎补历来具有活血止痛、温补肾阳、续筋接骨的功效,不仅为骨伤科常用药。

1963年版《中国药典》记载,骨碎补 “补肾,破血,止血。主治肾虚久泻,耳鸣,牙痛,骨伤”。1977年版《中国药典》记载,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止痛。用于跌扑损伤,牙齿松动,耳鸣;外治斑秃”,增补了其对斑秃的外用功效。1985、1990、1995、2000、2005年版《中国药典》均记载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在进一步完善了骨碎补内服功能主治的同时,将其外用主治标准修订为“外治斑秃、白癜风”[1-9]。2010-2015年版《中国药典》则将骨碎补的外用功效主治标准修订为“外用消风祛斑,外治斑秃、白癜风”。

从历代本草书籍和历版《中国药典》记载的骨碎补功效主治得知,骨碎补具有活血止痛、温补肾阳、续筋接骨之功,其对骨伤科类疾病的功效主治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现代《中国药典》增补了“外用消风祛斑,外治斑秃、白癜风”的外用功效主治。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骨碎补基源植物、炮制方法和药用功效的考证得知:古代本草中记载的骨碎补基源植物不只一种,除了槲蕨外,尚有中华槲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和百合科知母等。骨碎补的基源植物应是槲蕨,而中华槲蕨是骨碎补的主要习用品,大叶骨碎补是地方(如广西)习用品,骨碎补科骨碎补和知母则为伪品,不可混用。骨碎补的炮制方法较多,除蒸制外,还有炒制、焙制、姜制等方法。骨碎补活血止痛、温补肾阳、续筋接骨的功效从古至今一直沿用,2010-2015年版《中国药典》还增补了骨碎补“外用消风祛斑,外治斑秃、白癜风”的外用功效主治。但目前骨碎补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其品种复杂、使用混乱的现状仍有待改善。当务之急是要全面掌握骨碎补在全国各地使用的品种情况,澄清混乱品种,进行系统品种整理和鉴别,确保用药合理、安全。

参考文献

[ 1 ]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1963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39.

[ 2 ]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1977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411.

[ 3 ]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198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9.

[ 4 ]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1990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26.

[ 5 ]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1995年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223.

[ 6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0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09.

[ 7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0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9.

[ 8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39.

[ 9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56.

[10] 徐国钧,徐珞珊,王铮涛.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二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20.

[11] 邹珊珊,张本刚,孙红梅.骨碎补药材的资源调查与分析[J].农学通报,2010,27(6):374-379.

[12]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56.

[13] 吴征镒,吕春超.中华大典:生物学典:植物分典[M].昆明:云南及教育出版社,2019:596-599.

[14] 宋·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62.

[15] 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卷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76.

[1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2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386.

[17] 明·李中立.本草原始[M].张卫,张瑞贤,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39-241.

[18]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708.

[19]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十三[M].侯士良,崔瑛,贾玉梅,等,校注.郑州:河南科学出版社,2015:758-759.

[20] 清·邹澍.本经续疏[M].张金鑫,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65.

[21]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中国历史地名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77:113、148、325、402、487、492、527、600-601、658、736、787、789、880、891.

[22] 林瑞超.中国药材标准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49-350.

[23] 谢志民,曹林林.中药占斯的本草考证[J].陕西中医,1994,15(7):324-325.

[24] 南北朝·雷敩.雷公炮制论:骨碎补[M/OL]. [2019-05-16].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leigongpaozhilun/118-5-

38.html.

[25]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M/OL]. [2019-05-16].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06/52321142430-

02023.shtm.

[26] 宋·陈师文,裴宗元,陈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35:428.

[27] 元·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DB/OL]. [2019-05-1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 /11/0906/18/4920176_146- 271997.shtml.

[28]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159、2162.

[29] 清·楊时泰.本草述钩元[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360.

[30] 清·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61.

[31] 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炮炙经验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97.

[32] 马子密,傅延龄.历代本草药性汇解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09.

(收稿日期:2018-12-21 修回日期:2019-05-13)

(编辑:孙 冰)

猜你喜欢

历史沿革炮制
探究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我的梦想
炮制对当归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GIS在贵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大陆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历史沿革脉络
党内监督机构和体制的历史演进
中药白及名称沿革考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