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分析

2019-10-20丁航吕静熊蕾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6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丁航 吕静 熊蕾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博物馆。传统博物馆与信息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就是智慧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的出现完成了博物馆“物、人”二元关系到“物、人、数据”多元关系的转换。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正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现代手段。文章首先介绍智慧博物馆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移动互联网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方法与手段,并提出更进一步建设的建议,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慧博物馆;建设分析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逐漸提高,对博物馆重要性的认识也随之增强。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博物馆人员立志于开拓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路线,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深层发掘博物馆具有的服务能力,并建立起现代化博物馆管理模式。

1 智慧博物馆概念

自2008年IBM公司将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和超级计算机当作主框架,建立起物与物之间的高度联系之后,“智慧地球”的概念就诞生了。2014年,IBM公司和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展开合作,构建起了全球第一所智慧博物馆。其主要依靠IBM公司提供的各种数据来优化博物馆相应的管理流程,以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实时运作管理形式。卢浮宫智慧博物馆建设开创先河后,世界各个国家也开始了解到智慧博物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历史普及与文化建设方面。因此,智慧博物馆建设逐渐开始广泛起来。

智慧博物馆依靠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传感技术,在智慧博物馆平台整合各类型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更新优化博物馆管理服务模式。也正因为该方式,智慧博物馆的文物设施感知能力越发增强,灵活能动性也越高,可以在管理运行时和游客开展互动交流,以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差异需求。

2 移动互联网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方法手段

2.1 实现身份识别与定位

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智慧博物馆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于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来有效识别游客的身份。依靠身份识别,智慧博物馆安防工作的压力能大大降低,安防人员的工作难度也随之降低。假如在身份识别过程中,发现有身份存疑的人员进入博物馆内,安防人员可以马上采取紧急手段,控制住该人员,提升安防效果。借助身份识别这一手段,能极大程度上确保博物馆场馆与博物馆文物的安全,以发挥博物馆最大社会价值。除此之外,智慧博物馆通过移动互联网将博物馆相关数据上传后,游客就能够用智能手机、平板等工具设备下载智慧博物馆终端,然后获得相应服务[1]。而且,智慧博物馆信息读取时,游客还可打开智能手机定位功能,参考博物馆终端显示信息,自主规划博物馆游览线路,享受多样化的智慧博文化馆服务。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基础,智慧博物馆人员一般将智能手机当作联系的主要渠道,在智能手机安装特殊软件,以方便相互间的沟通联系。假如出现特殊情况,还能通过智能手机来定位、反应,既有效处理了突发异常事件,又减轻了博物馆人员的工作压力,保障了博物馆的安全稳定。

2.2 网络技术应用于智慧博物馆

传统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的转化,主要是依托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数字摄像采集、三维建模来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给智慧博物馆建立起完备的数据信息体系,以支撑智慧博物馆的有效运行。与此同时,秉承实用性原则,全方位明确网络技术应用环节以及实施可能,依靠Web页面和三维展示触摸屏等相关技术,将智慧博物馆内部建设成数字化展厅,给予游客真实生动的游览体验,确实加强智慧博物馆的服务品质。而且,为了保证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相关技术人员会更新与优化技术体系,以一种高效运行的方式来推进智慧博物馆的顺利建设与完善。

2.3 移动社交平台

移动社交是博物馆游客数字化生存的一种平台形式,就如同服务社区。移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大家都十分青睐分享与传播这种手段。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让游客愿意主动分享美丽精致的艺术作品与文物拍摄照片,分享游览感受,与更多相关爱好的人结识,进一步传播艺术、文物欣赏氛围与感受。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建立,充分调动了游客的积极性,让游客从原本的被动吸收知识,转变到如今的主动吸纳并传播分享知识。除此之外,智慧博物馆的语音导览功能可以让游客实时了解博物馆的展出动态与展品信息,便于游客的自由活动与参观。与此同时,数字信息技术还可以还原一些遗址现场、文物名品,让游客在智能手机中观赏曾经的历史,且博物馆展览活动咨询也会自动推送到用户手机终端上,游客可随时查看[2]。

3 移动互联网推动智慧博物馆更好建设的建议

智慧博物馆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文博圈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些省市已经在逐步铺展智慧博物馆建设计划。不过,由于移动互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自身的特殊性,在建设智慧博物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保障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安全、稳定和顺畅。

3.1 合理科学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虽然有效实现了过去实体传统博物馆的更新换代,为其注入了加快发展的新动力,但在使用过程中应秉承合理、恰当的原则,不要为了追求更先进、更完善的信息技术,而忽视了博物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博物馆是文化历史的殿堂,尊重历史是本心,其他任何技术手段方法都只是辅助手段,只是为了更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的功能,让人们了解博物馆的重要性。所以,只有科学使用移动互联网,才能有效推进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3.2 加快智慧博物馆标准评估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智慧博物馆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智慧博物馆国家标准评估体系的缺失。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快有关标准制度的出台步伐,并分析制订能有效推进智慧博物馆发展的评估体系,生成以评估促建设、以评估促发展的新做法,保证各个省市智慧博物馆建设都能够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将标准进行有效落实。当前,我国一级博物馆评估体系与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评估体系这两种都在逐渐完善,智慧博物馆评估体系可以以这两种评估体系为参考,听取各方意见,来逐渐形成与自身特质相符的评估体系。

3.3 保障智慧博物馆数据的安全与开放

智慧博物馆建设不可避免的就是数据开放,其也是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不过,在数据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用户信息的隐私性。第一,智慧博物馆数据开放应在我国信息部门的监督管理下施行,以保证数据安全保护的专业性;第二,智慧博物馆应分析明确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政策法规的详细内容,编制开放资源相关目录,确定管理制度与规划实施步骤,以保证智慧博物馆数据的安全性开放;第三,调低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门槛,为公益性单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给予政策支持与倾向[3]。

3.4 加大博物馆资金投入

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我国大部分博物馆因为受到国家免费开放政策的限制与约束,资金来源基本就是政府财政拨款,门票所占比例小。而发达国家博物馆资金的来源则丰富得多,主要有财团资助与个人投资两种。我国博物馆因为政府拨款数额有一定限制,且没有其他资金来源,在移动互联网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投入少、进度慢。因此,想要加快移动互联网下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给智慧博物馆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移动互联网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是一个全面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方法和手段,如身份识别与定位、网络技术应用于智慧博物馆等,并提出了合理科学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快智慧博物馆标准评估体系的建立、保障智慧博物馆数据的安全与开放以及加大博物馆资金投入等建议,以期实现智慧博物馆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远俊.数字化背景下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4):227-228.

[2]徐家赫.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理念导向和实施路径[J].世纪桥,2018(9):89-90.

[3]李冰,辛春.互联网+中华文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4):105-106.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
微信在金融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推送特点及问题分析
分享经济的价值创造模式及其影响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微美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