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2019-10-20涂雯熊炜任闽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6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公共文化服务

涂雯 熊炜 任闽华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可以让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到知识,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人们可以有目标地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是带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健全了人们的思想品德,对与我国的稳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行分析,阐述了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服务;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是知识的储存地,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倡导全民学习的今天,图书馆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出来。图书馆已经不仅仅限于部分的人群使用,全民都可以使用图书馆,加大图书馆的建设力度,把图书馆打造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提升全民知识水平,使我国的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开展。

1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含义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近些年提出来的新的概念,其根本目的是使人们都可以学习到知识,整体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为打造文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公平特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启用很多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我国应用以后也得到了普遍的好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重要的体现场所。除了图书馆以外,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都是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全面学习,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被重视,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颁布了相关的规定,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甚至在中央的会议上都出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可见我国对其重视程度。国务院在2007年8月就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方法,并确立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标。但是,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只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着较好的体现,在我国的偏远山区和三四线的城市,由于条件的限制,公共文化服务出现了不均等的情况。这种不公平的服务模式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为了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的现象,我国的政府部门不停出台新的政策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把公共文化服务带到我国的各个角落。在这些政策的控制之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政策的指导之下,公共文化服务有了一个全新的目标。政策中提出要加强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我国偏远山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我国边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我国的所有地区,人人都可以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提升我国人们的知识素养,提高全面文化水平,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

2 图书馆服务的概念

图书馆是知识的储藏地,图书馆服务的概念就是改变图书馆只对特定的人群开放的模式,对全民开放,人们都有权利进步图书馆阅读书籍、查阅资料,并且可以免费借阅书籍。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表现在人人都有阅读和借阅的权利,并且是不含收费项目的,不受户籍和地域的限制,外地人也可以在当地的图书馆免费阅读和借阅书籍。图书馆均等化服务可以实现基本上的公平,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享受读书的权利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区别。这样的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偏远山区和相对落后的地区有非常大的好处,人们都可以免费借阅书籍,从而整体提升我国公民的文化素养,带动我国整体水平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非常重视,而图书馆是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佳地点,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可以充分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图书馆”等,可以看到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文章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在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在互联网上的检索可以发现,最早的一篇公共文化服务的图书馆服务的文章是在2005年发表的,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正是在我国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第一次展开讨论之后。文章表达的内容是以农村的图书阅读点为基础,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立一个系统的服务模式。在2007年的时候,一位高校教授发表的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做出了比较深入的剖析,文章的名字叫《服务全民,公共文化服务的简要阐述》。文章指出2005年我国政府部门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是一个全民学习的良好举措,公共文化服务的试点单位应该是图书馆,因为图书馆是知识的汇集地,人们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可以充分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在这之后,图书馆的有关人员与我国的政府工作人员经过周密的探讨和研究,对图书馆服务均等化进行了定义,并确立了目标,在探讨中有针对性地指出了我国弱势群体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方法,比如留守儿童、贫困山区的村民、残障人士等。这些理论的实践工作是在2011年开始的,在对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模式进行严密的探讨以后,2011年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模式正式的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公共文化服务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

3.1 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上,我国积极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构建方法,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概念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他们的模式构建方法比较成熟,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西方发达国家使用的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总分馆制模式。总分馆制模式是指有一个大型的图书馆,然后进行分支,以大型图书馆的名义建造分馆,分馆要分散在各个地区,偏远的地区更要设置分馆,图书馆也可以和社区合作,建立社区图书馆,这种由一点向外散发的图书馆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图书馆的大面积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图书馆读书,体现出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均等化。总分馆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有很多的优点,可以有效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图书馆焕发出新的活力,对于那些缺乏资金的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可以与其合作,在资金上对其进行援助,使这些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总分馆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了图书馆的整合,统一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可以使图书馆服务更加高效,改变了图书馆自己管理的局面,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效力,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均等化。总分馆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进行了试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的城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国政府部门对总分馆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非常支持,江苏省首先提出了在全省范围内发展总分馆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在江苏省提出全面建设总分馆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之后的短短两年时间,江苏省内的图书馆分馆总数已经达到了1000多个,图书馆总数是之前的两倍多。总分馆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可以给人们借阅书籍提供非常大的便利,图书馆在实行独立管理制度的时候,人们在图书馆借阅书籍,还书的时候必须还要去那个图书馆,有时候人在外地或者遠处,还书非常不便利;实现了总分馆制图书馆服务模式以后,人们在可以在各地的分馆还书,不再限于借阅书籍的图书馆,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便利,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读书欲望。在图书馆建立的时候,要以城市的图书馆为总馆,以城市向周围的农村发散,在农村建立分馆,总馆与分馆之间要有充分的联系,采用统一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要实现总馆与分馆、分馆与总馆之间的信息共享,在服务方面要实现均等化的服务,不论男女老幼,都要一视同仁,对外地的人员也不能排挤,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同样的待遇,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均等化。图书馆要对所有人开放,人们通过阅读可以有效提升知识水平,特别是在农村等偏远的地区,农民阅读农业方面的书籍,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提高粮食的产量,提高种植效益,对农民乃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总分馆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图书馆联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方法。图书馆联盟在本质上与总分馆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没有区别,因为有些单独的图书馆没有办法进行整合,所以只有采取合作的模式实现统一的管理。

3.2 实行全面联合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全面联合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主要是指在建立图书馆的时候,要根据实际建立地点的人口数量、人们的普遍文化程度水平和城镇的规模、提供服务的范围等,确定图书馆的规模、图书馆的内部配置、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的地区对图书馆的需求类型不同,比如在农村地区的博图书馆就要多一些农业类的书籍,其他方面的书籍数量要适中,这样才可以满足农民对农业知识的需求。图书馆要建立一个联合的系统,把公共图书馆与各个学校的图书馆联合在一起,学校的图书馆也要对外开放,学校图书馆书籍的种类较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书籍种类的需求。把图书馆的服务发展到各个地区,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把各个图书馆都结合在一起,采用全面联合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给人们提供更加公平的阅读机会。同时,各个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建立一个公共的图书阅读网站,把各大图书馆的信息都整合在一起,人们可以在网上进行更加便利的阅读。网上图书馆可以使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把各个图书馆都联合在一起并全面对外开放,实现全面联合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让人们可以在对图书馆的使用中感受到公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书本的集中储存点,而书本是知识的载体,图书馆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之后,图书馆有了新的职能,成为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主要表现点,是我国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可以使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体现出学习的平等性,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知识水平,推动我国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钱海钢.用户需求驱动下的图书荐购服务模式探索——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你悦读,我采购”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7):61-65+69.

[2]李艳,张弘.“人工智能+”下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6):58-59.

[3]李梅.高校图书馆“互联网+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实现路径探析——以吉林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5)112-116.

[4]丁安,朱朝凤.智慧推荐系统模型构建研究——用户需求驱动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9(4):117-121.

[5]苑亞坤,吴昊.基于SECI模型的专业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模式构建及实践——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例[J].知识管理论坛,2019(2):89-97.

[6]甘小玲.校企合作模式下民办高职图书馆精准社会服务路径研究——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J].科技传播,2019(8):191-194.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公共文化服务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青少宫青少年阅读推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挑战传统的“真人”图书馆发展现状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