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环节全程康复链护理在老年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20余宛婧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9年4期
关键词:单侧全程置换术

余宛婧

(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 江西上饶 33400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属于有创操作,术后患者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而影响治疗效果,且术后疼痛大大延迟了患者康复训练进程,不利于术后恢复〔1〕。因此,采取高质量的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恢复进程具有重大临床意义〔2〕。常规护理应用于老年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有限,难以满足患者需求,而三环节全程康复链护理在护理质量、护理作用时间轴方面均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环节全程康复链护理在老年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9岁,平均(61.72±4.11)岁;体重56~79 kg,平均(68.31±4.82)kg。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4~78岁,平均(61.68±4.07)岁;体重55~78 kg,平均(68.27±4.79)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对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结合影像学检查与医生体格检查结果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②患者及家属已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术前存在胃炎、胃溃疡等消化内科疾病;②术前长时间应用镇痛药物;③凝血功能异常;④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⑤存在外周神经病变。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对患者饮食、运动及日常生活方面提供科学指导;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症状、体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功能锻炼,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

1.3.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三环节全程康复链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康复训练、术后快速康复活动及院外延续康复管理。①术前康复训练:强化患者入院后至手术前期间的健康教育,通过一对一沟通、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使患者深入理解三环节全程康复链护理干预的理念;术前15 d内,由专业康复管理护士指导患者在非负重情况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及肌肉收缩训练,30 min/d;通过充分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情况,可通过针对性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必要时可给予相关药物治疗。②术后快速康复活动:于术后24 h内完成对患者导管留置指征的评估,尽可能早地拔除尿管、负压引流管等;在确保患者无严重贫血状况后,鼓励其利用助行器开始下床活动;采用药物、局部冷敷等多种模式联合进行镇痛;协助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恢复效果调整训练强度及持续时间,后续可逐渐增加患肢部分负重训练及爬楼梯等下肢力量训练活动,单次训练完成后使用冰袋进行局部冰敷,返回病室后可将足跟部垫高使之悬空行膝关节伸直锻炼。③院外延续康复训练管理:为出院后的患者定期组织关节康复训练活动,提前电话通知活动时间及当期康复训练内容,由专业康复管理护士对训练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示,指导患者参与训练,训练结束后参与的患者共同交流经验;组建出院护理微信群,定期推送疾病及家庭护理相关健康知识,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遇到的疑问,设置常见问题的自动回复功能。两组均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参照标尺刻度0-10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表明痛感越强烈。(2)康复相关指标:严密监测患者症状、体征,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4〕。但老年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周期较长,仅仅依靠手术治疗难以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故采取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5〕。

三环节全程康复链护理把术前功能锻炼、术后快速康复活动及院外延续康复训练管理作为护理干预的三大环节,为老年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了长期、高质量的护理。在该护理模式下,术前功能锻炼受到了前所未有地重视〔6-7〕。术前15d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能够帮助患者充分掌握康复训练动作要领,促使肌力、关节囊柔韧性在术前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降低术后功能锻炼的不适效应,且患者在术前训练中对良好改善效果的预体验还可提高其对康复功能锻炼意义的认同感,促进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提升。通过针对性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多途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能使患者机体保持良好运作,为后续手术及术后恢复做好准备〔8-9〕。术后快速康复活动中,尽可能早拔除尿管、负压引流管等让患者尽快投入到康复训练中,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活动能力,加快康复进程。此外,多模式镇痛能够减轻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尽可能消除患者对康复训练疼痛的恐惧,确保早期功能训练能够如期进行。院外延续康复训练保证了康复护理的全程性,定期组织关节康复训练活动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专业性的康复指导;且出院护理微信群的建立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患者了解相关健康知识、参与康复训练活动的积极性〔10-12〕。本研究中,术后1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表明在三环节全程康复链护理干预下,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减轻,且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老年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三环节全程康复链护理的效果较好,可减轻疼痛城程度,加快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单侧全程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肌力平衡疗法的临床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