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

2019-10-20陈建卿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9年4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陈建卿

(上饶市万年县中医院骨科, 江西上饶 33550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髋部骨折常见类型,多见于老年群体,与骨质疏松性引起的骨质量下降相关,表现为患肢疼痛、畸形等,直接影响患者活动功能〔1-2〕。对于年龄较轻、骨骼质量较好患者,手法复位内固定是首选治疗方法,可有效保留骨骨头。但老年患者因骨骼质量、身体状况较差,常规内固定治疗后体位限制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常用术式,可采用人工生物假体置换损伤关节,恢复髋关节功能〔4〕。髋关节置换术主要包括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范围、手术效果等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分别采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探讨其具体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选择合适术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11例女性,9例男性;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71.25±4.31)岁;致伤原因:14例摔伤,6例交通伤;骨折位置:9例左侧,11例右侧;Garden 分型:13例Ⅲ型,7例Ⅳ型。对照组12例女性,8例男性;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1.32±4.25)岁;致伤原因:13例摔伤,7例交通伤;骨折位置:10例左侧,10例右侧;Garden 分型: 12例Ⅲ型,8例Ⅳ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专家共识(2017)》〔5〕中关于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年龄≥65岁;对手术治疗耐受;对研究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病理性骨折或其他髋部骨折者;髋臼已明显退行性病变或破坏较重者;伴有严重糖尿病者;髋关节伴有化脓性感染者;伴有脑卒中后遗症等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疾病者;伴有精神障碍,不能配合研究随访者。

1.3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常规铺设消毒铺巾,行取健侧卧,行后外侧切口,直达肌肉层,分离关节囊外粘连,充分显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边缘粗线吊起,保留关节囊;修正股骨残端,扩大髓腔,将髋关节外旋、内收,使股骨头脱位,取出股骨头后将生物假体植入、复位,骨水泥固定;清除碎骨、骨水泥块,缝合关节囊、肌肉及皮肤,留置负压引流管。(2)研究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常规铺设消毒铺巾,行取健侧卧,行后外侧切口,直达肌肉层,分离关节囊外粘连,充分显露关节囊;将髋关节外旋、内收,使股骨头脱位,切除残留滑膜和关节囊,取出股骨头,植入生物假体;清除髋臼内碎骨,选择、置入合适人工髋臼,调整与人工股骨头位置,生理盐水冲洗,清除血液、骨屑、凝块等,纱布压迫止血,骨水泥填充固定。术后活动髋关节,无脱位倾向后,缝合创口,封闭负压引流。两组术后常规进行镇痛、抗感染等治疗,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尽早进行康复锻炼。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2)记录两组感染、疼痛、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3)于术后7 d、术后6个月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包括疼痛、关节畸形、功能、活动度4个维度,功能维度包括跛行、支具使用、行走距离、上下楼梯、坐椅子、穿鞋袜7项内容,满分100分,评分高则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6〕。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20〕

2.3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术后7 d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均高于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分,n=20)

3 讨论

髋部由股骨与髋臼组成,是机体活动的中心,极易发生潜在劳损〔7〕。老年群体生理机能退化,反应迟钝,肌肉群发生退变,难以有效抵消髋部有害应力。股骨颈上区密布滋养血管孔,生物力学结构较弱,且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骨质量及强度下降,股骨颈更为脆弱,在遭受暴力后发生骨折风险较大,这也是导致老年人活动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8-9〕。

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最主要治疗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髋部力学结构,改善髋关节功能,较骨折复位内固定相比卧床时间更短,利于减少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10〕。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择全髋还是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当。说明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各有优势,半髋关节置换术微创性更好,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其原因为半髋关节置换术仅对股骨头进行置换,术中保留关节囊,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耐受性更好〔10-11〕。全髋关节置换术则将股骨头、髋臼全部置换为人工生物假体,手术难度更高,创伤更大,但股骨头与髋臼匹配效果较半髋关节置换术更好,关节强度更高,更接近骨折前下肢生物力学,减少髋臼的磨损,术后可更早实现负重,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12-13〕。因本研究样本容量较小,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但半髋关节置换术有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未发生,这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早期负重,而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有关。高焕东等〔14〕研究发现,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各有优势,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恢复效果更好,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出血量更少,时间更短,患者耐受性高。此结果与本研究相似,进一步证明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但只要条件允许,临床建议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式成功与否不仅与术式的选择相关,还受术后康复锻炼时间的影响〔15〕。关节置换术后应根据患者情况早期、持续进行康复锻炼,以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半髋关节置换术微创性更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更早进行完全负重,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以获得最佳疗效。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