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分析

2019-10-19曾源华

企业文化 2019年15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曾源华

摘要:高考改革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既考核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学科素养。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应当有所转变。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如何变革才能适应现代高考变革,这也是所有高中教师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高考改革;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一、引言

高考制度的改革与我国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引导着我国教育发展的未来。基于新的高考改革制度的大力推行,各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逐渐落实,每个方案都对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组织方式等都做出了重大的变革,这也将会直接影响着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学。为此,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政治教育必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政治教师也应当深刻研究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应当如何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来应对这一变革。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让高中生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精神、道德法治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其中,高中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当注重对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主要依赖于教师对于学生政治意识的教育。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就必须重视学生政治敏感度的培养,除了教导学生学好书本知识外,还要做好延展性教学。例如,要指导学生接触生活中的各类政治新闻,注重对于政治知识的积累,进而让学生充分了解政治学科的知识框架。为此,在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对于政治问题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之中。

(二)着力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

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基础。只有教育学生强化对于理论、实践知识的认识,才能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政治品德,以及增强学生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及爱国守法的思想品德,进而强化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让每一个高中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提升政治辨别力。

三、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不足

(一)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导

由于新高考的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使得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然而,目前,虽然有些教师已经能够顺应高考改革的发展,但是学生依旧停留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其自主探究能力较为薄弱,学生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实践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当前的教学模式依旧十分落后,学生不能主动的学习知识,进而使得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厌恶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创造性的学习,进而使得他们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够真正学习到政治的核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脱离学生培养目标

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于课程的简单学习,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以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实际生活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辨别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是“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传播者,是课程的中心,仅把书本上浅显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知识概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选择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虽然在考试的过程中成绩十分理想,但是对于思想政治素质、政治辨别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却十分低下。为了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新的高考改革制度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开拓创新的学习模式。

四、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探究

(一)积极探究高考改革趋向,转变政治教学理念

“选课分层走班制”是高考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政治学科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这也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了政治教学应当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学业质量的提高,更加突出强调思想政治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教育生活化”作为教育的原则,进一步体现了思想性、准确性以及时代性。就目前发展的趋势而言,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密切关注高考变革,转变教育课程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对教师积极的进行校本培训来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新课标”精神的传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索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大胆创新实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由来以及发展的历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潜在能力。

(二)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

为了贯彻落实新高考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平等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存在偏差,一方面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理论逻辑知识具有很大的难度,同时也与部分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佳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作为政治知识的传播者和主导者,要按照新高考改革和《新课标》要求,认真分析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经验,避免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模式,积极进取,努力创新研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而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能得以建设。众所周知,只有生动的课堂教学,学生才更加喜欢这个教师进而更加热爱这个学科,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准确了解学生的需求,掌握现代生活的发展变化,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兴趣融入到课程之中,进而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于政治学科的热爱。

(三)加强政治教学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提升其学科价值和现实认同

由于许多家长和学生对于政治学科存在着传统的刻板印象,他们对于学科的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有所偏差,认为政治学科就是“假、大、空”。为了使得人们转变对于政治学科的偏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居安思危,提高课程的质量,既要让学生在应试教育下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政治学科的魅力,认识到政治并不是空谈,而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且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四)利用现代手段,将课堂与现实紧密联系

高中教育不同于初中教育,初中政治知识比较通俗易懂,学生学习时也毫无压力,然而高中政治课堂大多都十分苦涩无聊,难度也比较高,但却有着极高的教育意义。这就使得很多高一新生对于政治的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高中政治课堂风格的转变,对于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为此,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诉求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状况,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使得高中政治教育更具时代性。此外,高中政治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學方案,掌握现代化教学方式,创新设计教学组织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考的改革,对于政治学科的发展而言,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机遇。政治教师应当树立教育责任感以及危机意识,了解高考改革的新方向,积极应对政治学科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人数的转变,力求在高考变革中获得胜利。

参考文献:

[1]汤琦.基于新高考方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5):46.

[2]唐满意.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探寻[J].教育教学论坛,2017 (14):275-276.

[3]童琴.基于新高考的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6):52.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