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思维自由生长
2019-10-19华云锋
■华云锋
教学案例
对于图形中的计算问题,很多学生感到比较棘手,因为这类问题都离不开几何结论的证明。可以说,几何图形中的计算问题是基于“证明”之上的数量关系研究,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要求较高。要想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努力打造让学生思维自由生长的成长课堂。
添加辅助线可以对图形进行模型再构建,形成与已知信息相关联的全新图形,从而找到新的突破口,这就是所谓的“一线生机”。在教学中,教师要一步步启发学生沿着解题脉络不断思考、探索,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才会渐进渐深,数学能力才会渐生渐长。下面,笔者试以两道图形中的计算问题的课堂教学为例,展示一下成长课堂的做法。
【问题1】如图1,半径为1的⊙O沿着△ABC的内部边缘滚动一周,回到起点D后,停止运动。已知AB=15,AC=13,BC=14,求圆心O的运动路径长。
图1
图2
图3
师:解决路径长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做什么呢?
生:画出动点的运动路径。
师:如图2,我们发现圆心的运动路径长就是△O1O2O3的周长。那么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呢?
生:我想到2017年盐城市中考卷中一道类似的题目,那道题是以特殊角为切入口,运用三角函数分别算出相关线段的长。
师:联想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称赞!可是本题没有特殊角,怎么办呢?
生:根据圆与三角形三条边相切的条件,可以添加过切点的半径。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只需再想方法求出6条切线BG、BL、CK、CM、AP、AN的长度或长度和即可。
师:你的思路完全正确。那么如何求切线的长度或长度和呢?
生:可以考虑整体求值,如图3,画A1C1∥AC且与圆O相切,这样6条切线长度之和就等于△A1BC1的周长,可是我不知道如何求△A1BC1的周长。
师:出现思维“断档”现象,可能是思考方向有问题,谁有其他思路吗?
生:我发现△A1BC1的内切圆半径为1,我想求出△ABC的内切圆半径再试试。根据图4,运用勾股定理先求出AH的长度为12,再运用面积法求出△ABC的内切圆半径IE=4。由图3的△A1BC1∽△ABC,容易证得图3的△OBC1与图4的△IBC相似,得到,所以路径长为15+14+13-10.5=31.5。
师:这位同学的思路清晰流畅,解法自然,一气呵成,这是经常积极参与、深刻思考所获得的学习能力。受这位同学的启发,有没有同学能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生:由题意可知△O3O1O2与△ABC有相同的内心I,分别作出它们的内切圆。
如图5,易证O1O2∥ BC,O2O3∥ CA,O3O1∥AB,所以△O3O1O2∽ △ABC,得到13)=31.5。
图4
图5
师:这位同学沿着“前人的足迹”,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轻松求解。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我们小组的意见是构造半角的三角函数。
师:很好!请你代表小组,到台前说说解题思路。
生:为便于观察关系量,可以分解图形如下:
图6
图7
图4中,BC边上的高AH将△ABC分割成两部分,得到直角三角形AHB、AHC。设∠ABH=α,6、图7,此时易得
师:这组同学通过构图,将半角的三角函数巧妙地“创造”出来,这种“图形智造”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更是神奇的。这就是思维的延展性和生长性,我们必须为这个小组点赞!以上我们欣赏到了三种不同的解法,都很精彩。下面我们换一道题,再试试好吗?
生(齐):好的。
【问题2】如图8,O是半圆的圆心,半径为4,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COA=60°,则FG= 。
图8
师:这道题初看无从下手,再看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图9
生:我们可以运用特定的解法——特殊图形法。如图9,假定点E运动到某一位置,使得点G与点O重合,即EO⊥CO,此时有EO=CO,△OEF≌△COD,可得EF=2,CD=FG=23 。
师:很好!还能试试其他特殊位置吗?
生:如图10,当点E运动到某一位置,使点F与点O重合,即EO⊥AO,此时EO=CO,△OEG≌△COD,可得FG=CD=2。
图10
生:如图11,当点E运动到与点A重合的位置时,此时点F也与点A重合,便能求出FG的长度。
图11
师:特殊图形法就是将图形特殊化,对动点运动到特殊位置(包括临界位置)的图形进行研究,相当于代数中的“特值法”。假如这是一道解答题而不是填空题,大家有更高明的解法吗?
生:老师您说过,大战可以搬救兵,让我们多想辅助线。
师(微笑):是的,辅助线可以改变图形的“格局”,对图形进行创新。
图12
生:根据图中线段垂直关系的条件,可以联结半径OE,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斜边,可以联想到四点共圆。如图12,由题意可知∠OGE=∠OFE=90°,因为∠COD=60°,所以∠COB=120°,∠GEF=60°,联结OE,取OE中点 I,联结 IG、IF,可得 IG=IF=OE=IE=2,所以∠GIO=2∠GEI,∠FIO=2∠FEI,即∠GIF=120°,作IH⊥FG,根据“三线合一”可得GH=HF=直角三角形IGH中,有cos30°=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要想求线段FG的长,可添加辅助线,构造以FG为一条边的直角三角形,再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图13
如图13,根据“一中同长”得出G、O、F、E四点共圆,可得∠GFO=∠GEO,作 GH⊥OA,有△GHF∽△OGE,得出CD,有△GHO∽△CDO,得到
师:有没有小组能再一次锦上添花呢?
生:我们小组认为,G、O、F、E四点共圆,圆的直径为OE,直角三角形CDO的外接圆直径为OC,因为OE=OC,所以这两个圆是等圆,由∠COD=∠FEG可得弧CD与弧FG度数相等,所以FG=23。
师:果真厉害!你们小组繁花似锦,你就是其中最为夺人眼球的一朵!
一题多解,解法同源;一题多图,殊“图”同归。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归纳,数学思维之花就能永不凋谢。“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课堂需要每个人的独立思考,但更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小组合作的头脑风暴。这样,学生的思考才会更深刻,思维才能更自由,这也是成长课堂的价值所在——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