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中的作用

2019-10-18肖琴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肖琴

摘要: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传统文化是一种可以借用的十分重要的资源。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论作用、文化作用、实践作用。理论作用表现为,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理解与阐释党的方针政策;文化作用表现在建立了普遍性的文化心理基础,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和意识形态自信;实践作用表现为,是新时代政策取向合理性与社会正义的评判依据,有利于完善制度结构和现代治理体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风险;理论作用;文化作用;实践作用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献编号:1009-3605(2019)05-0028-10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方面呈现积极健康向上态势,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对于风险与挑战,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1],努力化解风险,迎接挑战。

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可运用的方法有很多,如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可借用的资源也有不少,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表现,传统文化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更好地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中的理论作用表现为:它可以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发挥理论阐释作用,可以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提供适合中国国情、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科学概念、范畴,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更强大的对时代问题的解释能力。

(一)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意识形态所发挥的理论作用首先表现在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它使马克思主义从“西方的”理论形态变成了“中国的”理论形态。

如果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文化土壤、理解框架,那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阶段,在已经构建起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贡献则体现在它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不脱离中国化的轨道,始终能够摆脱各种思潮的影响,保持其固有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总是面临着保持自身的理论特色与吸收其他有益的理论资源的内在紧张,如何化解这种理论的紧张,是理论创新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正是传统的理论资源。历史上正是从旧式知识分子脱胎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先驱借用传统的理论资源,搭起了一座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转换的桥梁,唯物与唯心、认识与实践、辩证法、难物史观等等一些重要原理,就是传统话语资源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话语进行互动与交融的结果。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另一方面又要进一步的中国化,即深度中国化,在“深度”中国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概念借鉴和吸收了传统哲学的理论元素,或者说,许多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而使之得到更好的理解,使它的真实意涵得以澄明。这分两种情况,一是往旧的概念里充实新的内容;一是创制新的概念。不管是哪種情况,都与传统哲学理论的贡献分不开。在第一种情况下,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概念,放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其意涵已有了重大的变化,越来越显出“中国的”特色,如“民主”概念,它跟西方语境中的“民主”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特色的“民主”更多地吸收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更多地突出人民当家作主的内蕴。关于第二种情况,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运用西方的概念体系和理论逻辑很难把握其理论精髓,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和大同理想,当然也结合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则可以得到更生动的体悟和精深的把握。

其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运思方式、理论逻辑以及理论理想,都是中国式的,即带有中国的传统风格。这或许是一种理论的本能,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理论基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围绕现实问题主要是社会政治问题展开理论探索,注重理论的道义基础和理想的高远。“民”是这种理论当然的逻辑起点,也是道义基础的保证。而传统儒家的社会政治理论也是按这种逻辑进行运思的。

再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述方式也深受中国传统表达方式的影响。来源于《易经》的象思维是传统文化中各种理论普遍采用的表达和阐释工具,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样在许多地方借鉴和运用了“象思维”。比如,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形式和包装上符合西方人的理论体系标准,中国传统的各种理论观点、理论主张都是通过譬喻等形象化的叙事来揭示问题而不是通过严格的哲学论证。中国的理论总是在各种经验的总结、方针政策的实施、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寓含了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正如《易经》里的“象思维”那样,在各种形象化的“物”与“事”中显示大本大原。

(二)有利于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传统文化作为源头活水,可以为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范畴和概念。核心价值观虽然不等于范畴和概念,但总是通过范畴和概念来体现和表达的。一个精当的范畴,往往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价值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是人类理论概括的结果,也是人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比如,诚信、爱国、敬业、友善、和谐等,这些概念几乎是从传统文化中原原本本照搬过来。因此,没有传统文化的支撑,新的时代性的价值体系就不能说建构完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3]5更何况任何时期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任何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其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传统。在这种意义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所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包含了这种相反而又相成的两个方面,特别是体现了“下沉”为基础性的大众文化的意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包含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即保护和弘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时代化,指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时代特征就是当下的文化处境,它总包含有传统的元素。大众化就是现实生活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6]大众是染着传统气味的大众,作为具有历史和社会身份的大众,他们是从传统中走过来的,实际上,也是传统与时代融合的产物。所以,我们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深层意蕴是将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三“化”的程序,使之化为一种更具底蕴、更具软实力特征的文化样式。换句话说,通过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意识形态更能融入生活。

(二)树立文化自信和意识形态自信

当今世界上,文化上自信的民族都是因为他们具有世所公认的优良文化传统。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传统文化必然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难道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这里必须把文化自信与那些对传统文化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的现象区别开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不是每个民族都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国民对本民族在历史上因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建立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和广泛的影响力而产生的优越心理和自豪的心态。所以有些弱小的国家,注定只能是小国心态。中国自古以来以泱泱大国著称于世,先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世所公认,曾经长期居于世界霸主地位。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来讲,中国人应该与生俱来地具有文化自信。然而曾经一段时期中国人都丧失了文化自信,究其原因,就在于近代的中国没有很好地守护自己的传统。守护不是保守,不是原教旨主义,而是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或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一味保守只是扼杀,变化日新才是守护,才是继承。因此,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也一定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坚持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的民族。中国在前近代和近代因为保守而失掉了传统,也因为保守而失掉了文化自信;同样,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改革创新而恢复了传统,也因为改革创新而恢复了文化自信。

那么,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有什么关系?

意识形态本就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它是从文化传统中引伸而来的,是传统文化提升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家政治理论主动嵌入文化传统的结果。因此,文化自信必然引发意识形态自信。意识形态自信也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任何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都不可能忽略传统文化的因素,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7]

中国共产党在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也充分地吸取了传统文化的因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来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坚持结合中国的特点,尊重、理解传统文化。毛泽东运用传统话语资源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实践论》、《矛盾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方面对传统的封建糟粕不遗余进行批判;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能够辩证地加以吸收。确立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本标准和方法原则。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对于中国过去的和外国的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必须加以继承和吸收,并且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来整理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8]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曾经出现过“全盘西化”的论调,但社会主流仍是要求批判地借鉴传统文化,提倡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说,它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也即国家层面,它要为国家权力的合法性作论证,即要构建一套关于政治正确的宏观话语;中观层面也即社会层面,要建构和阐释一套用于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微观层面为社会个体成员提供精神庇护所和精神的归宿地,也即为个体提供加强人性修养和提升精神境界的方法与途径。在中国没有关于宗教修炼的话语体系,但不能没有关于人生修养的话语体系。由此可见,其中的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全是文化的。文化的兴盛繁荣程度,决定了意识形态作为主流地位的巩固程度,也决定了意识形态影响和控制社会的广泛和深刻程度。就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宏观层面来讲,民主、法治、以德治国、人民、公平等这些支撑起宏观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形式上好像是借鉴于西方文化但在理论阐释和实际运作中,却是更多地借鉴和参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

在中观层面的话语中,由于在十八大以前,国家发展的重点尚放在经济上,文化的发展和价值观建设相对并未同步。也就是说,十八大以前,中观、微观建设的成就比不上“宏观”建设。十八大以来,国家软实力建设、价值观建设摆上议事日程,也就是加强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又都大量地吸取了传统文化的内容。文化内容的充实的直接后果是摆脱了过去意识形态建设的教条气、说教气,增加了生活化、大众化的内容,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地气”。这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因为有传统文化的涵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具有中国化特色,更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基礎,更具有现实的适应性,更科学、更合理、更具实践性。基于此,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更为坚强。反过来,意识形态又对传统文化起到保护和激发的作用。在这种相辅相成、彼此良性互动中,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就得以建立。没有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就缺乏文化基础和精神源泉;没有主流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主体性就缺乏基本的规范和精神理想。实际上,当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最鲜明具体的体现。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