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六课型”中方法指导的智慧应用

2019-10-18陈云香

求知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

摘 要:方法指导课,顾名思义就是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习得知识或能力能够解决问题的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掌握方法是关键。正是这样,在综合实践活动六种课型中,方法指导都会一路伴随,直至最后成果展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方法指导在六种课型中的智慧应用。

关键词:方法指导;“六课型”;“选题课”;“开题课”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123-0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指出“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如果一个主题活动从确立到结束,少了教师的指导也许它就只能是个人一时的自由行动而已,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探究行动产生。又因为我们的实践活动课程很重要的一点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每一种课型中,方法指导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五彩纷呈“选题课”,万众一心百川归“海”

众所周知,“选题课”是六课型中的第一课,在这课堂上师生们就是要解决“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的问题。“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以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纲要》)。带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主题活动“走进凤岗子强腊肠 弘扬客侨特色文化”选题课堂上,教师谈话导入后,播放了一则凤岗镇客侨文化节的视频。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教师配以解说。

师:“同学们,为了把凤岗的文化特色向世人展示,请你想想,凤岗的哪些事物最令人感兴趣?选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我们来学习探究。”

话题一抛出,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老师,园龙山博物馆最有特色。”“老师,老师,体育馆的象棋园最有代表性,那里有象棋大师杨官璘的雕像,好威风的。哦,对对对,我们还举行全国象棋比赛呢。”“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鲜,凤岗的美食最有名了。”“老师,我们的东深河通往香港,作用很大,这个可以让人感兴趣。”……几十个学生,几十个建议,听得出每一个都是说的心里话。话题范围广、缺乏研究价值、现不具备研究条件等上述情况常常出现在我们的选题课上。

师: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爱发言的好孩子。可是,我们在这个学年里不可能去研究完成几个主题,我们只能选择一个来进行详细的探究。请大家对照“选题原则”问问自己:我的问题都符合以下的原则吗?

(投影)选题原则:①能激发研究兴趣;②有代 表性;③能引起广泛的关注;④切合实际,具有研究條件;⑤有一定的研究价值;⑥少数服从多数。

对照这些原则,学生去审视评价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是思想朝理性、深层的跃进。经过这样的筛选,就把一些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的、生活中不可能开展的无探究价值的话题等逐渐删去,沙里淘金,成功筛选出我们的探究主题。在这节选题课上,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最终我们师生成功确定了班上90%以上的人都感兴趣的、有条件去参观、采访、实践的凤岗品牌——子强腊肠。

“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就是这样,来源生活,又走向生活。

二、各抒己见“开题课”, 集思广益水到渠成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开题课”中,我们主要是完成主题的辩论并生成子课题。

所以课堂中我们要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而事实上常会听到教师吐槽:其一是学生没问题可提;其二是问题单一;其三是子课题归类不明朗。甚至还会出现在归类好子课题重新分小组时纪律乱、人数分配不均等情况。

种种的困难,怎样更好地解决?

1.利用“问题设计卡”发散思维,多角度提问

如教师在设计《大榕树探秘》“开题课”时,上课前两周便给学生人手发了一份“问题设计卡”(见表1),并告诉学生用心去观察校园那棵大榕树,尽可能去发现各种情况,把遇到的问题、心里的疑问写下来,记录到问题卡上,还要学生四处去走走看看,什么地方也有大榕树呢?

上课了,学生的“问题设计卡”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榕树生长了多少年了?”“大榕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根?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大榕树为什么可以长得这么大,还能再继续长大吗?”“北方那边有大榕树吗?”“我看到有人在榕树下许愿,大榕树是不是有神灵呢?”“大榕树有什么作用,可以入药吗?”“榕树这么大,能不能缩小作为盆栽欣赏?”“榕树的种子是什么?”……

2.利用“问题选择的标准”,科学筛选子课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处于“原始状态”,问题多、杂、乱,不成系统,有些问题过于简单、有些问题过于深奥或不具备研究的条件。这时必须给学生一个标准确定其是否作为探究的目标。

问题选择的标准(投影)

第一:这个问题自己感兴趣吗?(趣味性)

第二:这个问题符合科学吗?(科学性)

第三:这个问题有探究价值吗?(实用性)

第四:这个问题通过努力能解决吗?(可行性)

通过这些问题再次引发“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把一些能够直接找到答案,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当场解决,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请给问题找朋友”,把一些相互关联、能够合并在一起的问题合并归类整理,进一步归纳出“榕树的历史”“榕树的生长”“榕树的绿化与欣赏”“榕树的药用”四个子课题,将生活问题转化成为研究主题。

3.尊重个体,组建探究小组

子课题归纳完成了,当然是要重新组建探究小组。此时,教师要在尊重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给出规定的时间,让学生坐到相对应的课题小组去,比如可以限定时间20秒或30秒。限定短暂的时间有几大好处:一告诉学生要立刻行动;二行动的唯一标准就是按自己的兴趣就座;三避免看见好朋友而扎堆一组的盲目变动。当新的探究小组产生后,每个小组推选出组长,然后根据各成员的特点,商讨出各人的任务安排。

三、出谋献策“活动策划课”,保驾护航有序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课,就是要把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从而形成一种使综合实践活动得以运行的程式。一个主题活动确立下来,接着需要从哪里入手,采用什么样的活动方式,什么时候开展活动等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全新的。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设计出较为详尽的活动方案,是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通过多次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制订一份有效的行动方案,可以依以下的步骤操作。

1.讲座先行,模仿学习

在主题活动《凤岗服装行业探究》活动策划课上(教师揭题,板题之后),进行以下操作。

师:《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它强调了凡事在做之前都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的重要性。

这是在《走进凤岗象棋之乡》主题活动中其中“象棋历史”探究小组的活动方案表(见表2),请大家看看一份活动方案表包含有哪些项目?

呈现具体的方案,学生能清楚地知道一份活动方案表所包含的内容,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更直观、明白。具体活动方案的学习、讨论,也让学生明白一份完整的活动策划表里应该包含有: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方式和活动准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2.提供方案框架,让小组完善内容

有了先行的方案学习,学生知道了活动方案表所包含的内容,接着要着手制订活动方案也变得有章可循了。此时教师提供一份活动方案的表格,让小组讨论去完善,是可行的。如表3,便是教师在学生讨论知道了活动方案表的内容后出示的空表格,同时布置任务,各探究小组通过讨论完善。

3.讨论修改,完善方案

通过各探究小组的讨论策划,活动方案慢慢出来了,我们看这是其中“服装销售组”的方案表,里面探究的内容是否恰当?指导教师需要进一步做指导分析。所以,策划表初步生成,师生还要做下一阶段的讨论完善。另外,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方案策划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活动中,有些可能会做变动与修改,有的也会做更详细的分工安排,比如,表4在“活动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里加上具体的“销售地点”“人员的分工”这些,方案就更清楚了,对行动就更有指导意义了。

适当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订一份与实际相符的活动方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四、硕果累累“成果展评课”,整理反思促提升

一个活动主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实践,到了最后每个探究小组验收展示的阶段——成果展评,这个阶段无论是身体、心理、胆识、能力还是直接呈现的知识,可以说每个学生都会有很多的变化或收获,应该说要站在展示的舞台上,学生都是兴奋、期待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舞台上本该自信飞扬的学生却在展示自己时都内敛、保守,只是采用PPT呈现手中的成果,然后小组里某个学生出来解说,其他成员站在他背后静静地陪伴。内容也单一,更多的是展示收获到的学科上的相关知识,个性的发展、内心的丰盈、技能的掌握可能极少涉及。

如何让学生大胆、自信地展示出自己?

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各小组成果,建议合适的方式。其次,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变化,给予肯定,再推荐匹配的展示形式,如原先过于羞涩胆小的,通过活动外出采访,现在大方了,能够顺利与人交流了,建议上演一个“现场采访剧”。再次,教师要做统筹安排,使各小组的展评方式多样化,内容也丰富。最后,在课堂上介入“活动评价表”(见表5),对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的表现做一次总结,同时也是一次自我反思,促进今后更好地发展。

在综合实践活动六课型中还有“方法指导课”“阶段研讨课”,教研员陈碧瑜老师说过,方法指导课是一种特殊的课型,它既可以以独立的课型形态存在,也可以成为其他课型中的一个环节。这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中方法指导并不是某节课堂上才有的教学,而是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行为。无论是选题、开题,还是成果展评,只要学生有疑有需,教师都会有方法指导呈现并解决问题。另外,“阶段研讨课”是一主题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专门举行的课程,旨在对前一阶段的活动做交流归纳,肯定已有的收获,同时亦是对活动方案的调整,促进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常言道:教无定法,教学有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课程,方法的指導贯穿于整个活动,教师有效的方法指导是学生顺利开展活动的关键。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必将探寻出高效的方法用以指导我们的活动开展,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呈现丰富多彩的课堂,学生必定会在不断地探索体验中增长能力,健康身心,愉快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培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郑笑语.浅谈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题课[EB/OL].http://www.hnjyhd.com/news/kechengyanjiu/ 2016-05-09/326.html,2016-05-09.

作者简介:陈云香(1974—),女,广东博罗人,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班级文化与班风养成促进人才成长。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
骨干教师指导语文阅读教学
识字教学应重视方法
论学校工作中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文言文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天堂”
谈高中学生如何进行数学反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