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18唐清华
摘 要:微课是当今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微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充实了整个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模拟数学函数图象变化等优势。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G43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6-0050-02
一、微课应用于数学教学的积极因素
当今的高中生,是深受教育信息化影响的一代,各种网络资源、电子产品、新型的学习方式都伴随着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研究表明,数学学科被高中生视为最枯燥、最难学习的学科。提高高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集合了声音、图象、音乐、文字等元素,迎合了当今高中生的学习“口味”,提高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微课中动画的展示,数字中原本死板的东西“活”了起来,实现了把原本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的目的。另外,数学学科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微课的引入可以大大丰富数学学科的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巧妙地把高中生的“枯燥乏味”的学习特点和“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连接到了一起。
二、微课教学案例——《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基础模块第四章第三节。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函数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学习指数函数既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又可以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为研究后面的对数函数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此外,指数函数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又极为密切,学习它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运用。
【学习难点】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发现过程,即指数函数图象与底数的关系。
【学习目标】①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②通过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增强识图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请学生拿出一张纸,然后按照教师所说的步骤进行折叠。先是对折一次,观察所得纸的层数是多少;接着再对折一次,观察所得纸的层数是多少;然后再对折一次,观察所得纸的层数是多少。
(1)思考问题:那么一张纸在对折x次之后,所得纸的层数应该是多少呢?你能快速得出来吗?
(2)得出结论:一张纸在对折x次之后,所得纸的层数应该是y=2x。
(3)提出指数函数概念(形如y=ax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微课展示30秒)
本节设计意图:通过折纸小实验,能够让学生快速观察到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在平时生活中较为共性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微课来展示结果,能够让学生直截了当地得到答案,构建对指数函数概念的基本认识。
2.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1)学生思考问题:怎样得到指数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图象的特点?通过图象,你能发现指数函数的哪些性质?(微课展示四类指数图象、底数变化。2分钟)
设计意图:在观看微课的同时,教师点拨学生以前学习画函数图象时一般是采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得到函数图象,那么画指数函数图象也是如此。学生先动手画图,然后对比微课展示的画图情况,通过实践与观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规范作图技能。
(2)观察指数函数图象,归纳指数函数特点及性质。(微课展示2分钟,分类对比当底数a发生取值变化时,函数的图象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