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10-18刘守仁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课程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也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赏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与潜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欢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实现赏识教育的逐步渗透。文章将对赏识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赏识教育;体育课堂教学;渗透点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068-01
一、找准渗透点
在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应用赏识教育,应该找到合适的渗透点,促进教学实效性提升。教师应该对体育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以保障课堂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转变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较为常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组,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1]。建立高效化抢答机制,教师针对学生在抢答中的优异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在小组合作当中,教师不仅应该对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进行表扬,还应该对展现出强大合作精神的小组加以鼓励。
二、营造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为赏识教育的渗透提供保障,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在体育课程当中,很多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有效示范与讲解,通过幽默的方式消除学生内心的畏难情绪,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通过挑战困难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师还应该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当学生动作出现错误或者任务未能完成时,教师应采用委婉的方式加以鼓励,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2]。很多学生内心自卑、性格怯懦,教师应该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鼓励,同时引导其他学生为其加油助威,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在赏识教育当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敞开心扉,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三、优化评价模式
评价方式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在传统评价模式当中存在唯成绩论的弊端,教师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分析,也难以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因此,应该对评价模式进行逐步优化与创新,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价值。在评价形式方面,可以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增强评价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在评价内容方面,应该将学生的任务完成度、课堂表现、创新能力和进步程度等作为衡量标准,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化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赏识教育策略,帮助其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态度。
四、开展课外活动
为了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拓展,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此过程中实现赏识教育的逐步渗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增强赏识教育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帮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校园足球比赛或者亲子运动会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展现出的运动优势予以肯定,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使学生在课外活动当中获得较强的成就感。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此过程中渗透赏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使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在当前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
[2]乐国建.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2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自筹课题“小学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实验研究”(DX〔2018〕GHB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守仁(1977—),男,甘肃定西人,一级教师,本科,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