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域下虚假新闻的生成与扩散研究
2019-10-18徐浩宇
徐浩宇
摘 要 虚假新闻的生成和传播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有着新的姿态,自媒体、新闻聚合平台、权威新闻媒体和受众在虚假新闻的生成和传播中扮演了各自的角色。新闻真实性的核实不在于媒体权威与否,重塑“把关人”角色意识,避免陷入虚假失实报道的漩涡。
关键词 虚假新闻;新媒体;诱因;扩散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2096-0360(2019)16-0024-02
《北京青年报》在2018年12月19日刊发了一篇题为《小偷偷电瓶车身亡车主要不要赔偿》的新闻,内容是武汉市刘先生的电动车停在楼下充电,小偷在实施盗窃时触电身亡,小偷家属索要20万元赔偿金,在法院调解后刘先生赔偿了5万元精神损失费[1]。这则新闻在互联网引起了舆论漩涡,将《北京青年报》推向了关注度制高点,众多权威媒体和自媒体纷纷转载这条新闻。然而当月20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通告称:“我市两级法院近年来没有受理过媒体所报道、评述的相关案件或类似案件。”假新闻不攻自破,《北京青年报》迅速删帖,在网上的大规模传播却没有停止,2019年8月13日23:20百度搜索“小偷偷电瓶车身亡车主要不要赔偿”,显示搜索结果为2 280 000个。
这是一则典型的网络空间生成的虚假新闻,反映了全媒体环境下虚假新闻的生成和扩散流程。《楚天都市报》在对这篇虚假新闻的澄清追溯中发现,相关信息较早是在2018年7月13日被网络传播,是“Who、Where、When”都没有的“三无”信息,在自媒体的多轮“润色”下逐渐出现了“武汉”“刘先生”等关键字眼,在被《北京青年报》报道后迅速见光,成为一条虚假新闻。
1 虚假新闻生成的内在诱因
1.1 媒体与受众的利益盘错
每一则虚假新闻大肆传播的背后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利益综合体,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刚需,尤其是在虚假新闻的重灾区健康、食品、科学方面①,是受众传播最为密集的虚假新闻类型。媒体传播虚假新闻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有的是为了快速获取文章阅读量的“10万+”,快速提升媒体的粉丝量或知名度,以流量变现。比如虚假信息《协和医院刘昌伟:一个可将血管壁清理得干干净净的方子》能够在短时间内为自媒体获取大量粉丝。有的是为营销产品,在新闻中植入软性广告,以药品、理财产品、保险等常见,这不仅仅是审核不当那么简单。
1.2 信息产品的转瞬即逝
新闻产品是时鲜产品,停留短暂、转瞬即逝,谁抢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谁就抢占了头部资源。虚假新闻的传播多来自自媒体,可以说媒体抢夺新闻时效性而造成新闻真实性的偏差,是虚假新闻生成的原罪。网络新闻浩瀚如海,新闻的发布就像鱼饵投入大海,能够吊起观众胃口的才是“好新闻”,所以网络新闻有着巨大的试错空间,100条虚假新闻里可能有1条引起了受众的关注,在以讹传讹的转载和分享后带来的是自媒体粉丝量的激增和流量变现能力的提升。
1.3 传统媒体采编流程的变革
当下媒介环境下,互联网成为新闻获取的蓄水池,众多传统新闻媒体对记者部门瘦身,甚至取消记者部门,所有资讯都来自网络。UGC代替了记者的现场实地采访,权威媒体发布代替了真实性求证,首发、转载、独家评论等成为新的采编流程下的新闻形式。这是媒介技术不断压缩新闻生产成品带来的负面效应,大量廉价低质的网络新闻充斥其中,让传统新闻的生存面临挑战,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
2 虚假新闻产生的外在条件
2.1 互联网空间的高度自由
从BBS、博客到微信、微博、新闻聚合平台,互联网一直都是高度言论自由的空间场域,网民可以以“全民记者”的身份即时上传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信息,也可以对时事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媒体或网友展开互动。但网民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知识学习,不懂得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更多的是赚取眼球,博得注意力。自由并不是目无法纪,互联网也不是散播虚假新闻的法外之地。近两年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开设了官方辟谣网络平台,比如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上海网络辟谣平台等,在立法上也针对虚假新闻的网络生成和传播提出惩戒法规,但总体来说,网络新闻监察体制仍然处于发展阶段。
2.2 媒体犯错成本低
虚假新闻被揭穿后,删掉、误发、操作失误、道歉是涉事媒体的惯用伎俩,造成当事人权益受损和舆论危害的弥补举措并没有体现。2018年10月28日@重庆青年报微博发布消息,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大巴车被撞后冲破护栏坠入长江,疑有重大伤亡。目前,事故伤亡情况不详,政府正在组织救援。据传,事故系一女司机驾驶的红色私家车桥上逆行所致。随后,新京报网也发布报道《重庆万州大巴坠江前曾与逆行轿车相撞》。可以看出,“据传,事故系一女司机逆行所致”成为事故发生的“铁证”,这完全是媒体根据网络传言做出的先入为主的定性,没有实地调查,为了新闻首发而引用错误的信息,迎合了网络舆论对“女司机”的众矢之的。被冤枉的“女司机”被众多网友人肉和谩骂,当事人和其家属都受到人身攻击。而真相大白后,网友的口诛笔伐又倒向了“抢方向盘”者。媒体犯错不能“一删了之”,应做出实质性补救和赔偿。
2.3 受众对网络新闻的“耐药性”
网络新闻的真实度低、网络新闻媒体的公信度低是当前媒介环境下的新闻现状,喧嚣的海浪过后,裸泳的媒体自见分晓。网民作为伴随互联网新闻成长的一代,早已具备了辨识虚假新闻的火眼金睛,对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党”可以迅速判定其真实性,但出于娱乐性,还是坚持读一读,只为图个乐呵,比如《警惕: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这就使得虚假新闻的产生陷入了怪圈,好比虚假新闻是病毒,受众的“耐药性”随着“病毒”的增多越来越强,反而造成虚假新闻越来越复杂、失实信息愈发隐性,澄清虚假新闻的成本越来越大。
3 虚假新闻的扩散机制
3.1 社交平台是第一推手(弱关系助推虚假信息的传播)
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来自微博、微信和网友的弱关系推送。有数据调查,用户对社交媒介的信任度要超过传统媒体,对微信、微博、电视新闻的信任度分别为63%、36.8%、34.2%[2],相较于电视新闻,用户更加信赖微博上的“小道消息”。而现实中的陌生人、网络世界的亲密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比如微博的“后援团”、微信的“点赞之交”等,这种弱连接、弱关系带来强大的传播号召力。众多虚假新闻都是在弱关系网络中发酵,又被自媒体整理、編撰和散播。
3.2 权威媒体搭起起飞跳板
虚假新闻的生成集中在网络自媒体,但没有权威媒体的转载,单靠自媒体的传播力非常有限,因而权威媒体为虚假新闻的传播搭起了起飞跳板。以《新闻记者》杂志评出的2018年度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为例,其中涉事媒体为传统媒体的占到80%以上,一些国家级的权威媒体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等纷纷被拉下水,因为没有核实新闻真实性就转载或评论了一些媒体的新闻,导致虚假新闻传播的恶劣影响。所以新闻的真实性核实依然是不能放松一丝警惕的首要任务,否则就会洋相百出。
3.3 算法推荐的推波助澜
新闻聚合平台较早的使用算法推荐来为用户制定清晰画像,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浏览痕迹来推测年龄、性别、学历、收入、社交关系等,根据用户画像精准推荐用户所喜好的内容,比如平时浏览体育新闻较多的会收到更多的体育新闻推送,而虚假新闻的传播力更强,更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在接收到真假混杂的信息后难以辨认。
虚假新闻的治理要掐源头、肃渠道、提高惩戒力度,对于传播量较大的新闻要第一时间核实,对于传播虚假新闻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媒体不仅要封号、整顿处理,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总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坚守媒体初衷,不管媒介技术如何发展,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为社会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舆论空间。
注释
①相关内容来自: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http://www.piyao.org.cn,2019年1-3月,该网站辟谣内容条目数分别为政治3条、社会7条、文化4条、健康32条、食品23条、科学24条。
参考文献
[1]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白红义,江海伦,陈斌.2018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9(1):4-14.
[2]匡文波,周倜.2018年网络舆情的特征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9(2):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