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2019-10-18程瑜唐春红
程瑜 唐春红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常见的一种临床消化系统产生慢性身心疾病,存在比较长的病程周期,且治疗疾病之后十分容易复发,且经常发生不良心理情绪,如抑郁和焦虑。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比较复杂的发病机制[1-2],不少研究人员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和心理因素存在一定联系。经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大约存在19%至41%的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在医院消化科门诊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患者大约占据50%的比例,且可能和饮食不当、服用药物、喝酒、饮用咖啡、饮用浓茶、吸烟、焦虑、抑郁、心理刺激等存在一定联系。此文研究了将心理护理策略应用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入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分析目标是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实验组入组40例,男女比是21:19,年龄取值在31至71岁间,中位年龄(50.34±4.32)岁;对照组入组40例,男女比是20:20,年龄取值在30至70岁间,中位年龄(50.21±5.00)岁。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数据资料,检验显示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经X线钡透检查、内镜检查确诊的患者,均符合临床判断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Ⅱ体系标准。
排除标准:存在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如健康教育指导以及用药指导,每日服药用量。实验组开展心理护理策略,(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不同心理疏导方式及时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其放松护理干预、个别心理护理干预、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家庭和社会支持心理护理干预、患者互助鼓励干预,全面了解患者不同时期下的实际心理情况,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依据患者不同情绪予以适当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2)认知干预,医护人员采取多种教育方式。详细为患者和家属阐述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改善以往错误的疾病认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以及计算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临床症状积分、疾病复发率。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情况,以密顿焦虑量(HAMA)评估患者焦虑情况。临床症状积分包括7个项目,即为嗳气、腹痛、餐后饱胀、腹胀、早饱、呕吐、恶心,每个0至3分,总分超过24分判定为十分抑郁,>17分为轻到中度抑郁,<7分判定为无抑郁。数值越高,表示存在越严重症状。判定疾病复发的临床标准,再次发生为嗳气、腹痛、餐后饱胀、腹胀、早饱、呕吐、恶心等情况,且全面满足罗马Ⅱ体系的临床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在 SPSS 17.0 for windows 计算软件中输入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涉及的数据,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疾病复发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临床症状积分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经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疾病复发率
计算数据表明,实验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疾病复发例数为1例,复发率是2.50%,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疾病复发例数为7例,复发率是17.50%,经卡方检验(χ2=5.000 0),P=0.025 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各项数据指标
计算数据表明,实验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HAMD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对照组,P>0.05,统计学不存在数据验证意义;实验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对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验证意义。对照组和实验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干预前显著降低,(t=25.4517、70.9491、42.9444,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 ep sia,FD)[3]是发生上腹痛、早饱、上腹胀、食欲降低、恶心呕吐、嗳气等临床不适症状,并且经检查将导致器质性疾病的上述病因排除的临床综合征,也被叫做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存在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临床研究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可能和心理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道激素等存在一定关系[4-5],其中占据主要作用的是心理因素,且目前因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存在不明确发病机制,导致没有形成统一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存在不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6-7]。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治疗之后容易发生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现象,对患者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促使患者容易形成不良情绪[8-9],所以,需要通过药物方式控制疾病症状,并且对其实施有效且积极的心理干预。采取心理护理方式可将患者心理应激能力显著提升,增加患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认知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0-11]。
表1 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各项数据指标对比分析
此次数据显示,实验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9.01±1.01ab)、HAMD评分(7.89±0.35)、临床症状积分(7.01±0.51)对比对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验证意义。参照组和实验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干预前降低,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验证意义;实验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疾病复发率2.50%低于对照复发率17.50%,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验证意义。李有梅[12]研究显示,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2例,将护理干预的为干预组,选取同期收入的62例即为行常规护理的传统组,干预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对比传统组更低,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验证意义。证实,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有利于负情绪的改善,可将临床症状积分和复发率降低。
综合以上结论,将心理护理策略用于临床护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和常规护理比较的优势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