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教师评学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2019-10-18侯建成王柳行管兰芳朱天宇郑中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督导学期评价

侯建成,王柳行,管兰芳,朱天宇,贾 颜,郑中华

(吉林医药学院教学督导与评价处,吉林 吉林 132013)

教师评学是对学生个体或整体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纪律状况、学习效果等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反馈,以期达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与学生评教互为主体与被评主体,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依赖[1]。绝大多数院校仍忽视教师评学的重要作用,或是在理论上将教师评学引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亦或是开展相关实践工作的时间较短,且未普及推广[2]。近年来,学校充分认识到教师评学工作的重要,从教学管理实际出发,每学期开展教师评学工作,通过对教师评学结果的整理与分析,进行教育评价探索,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教师评学的组织实施

学校建有“二三四”教师评学体系,即“两段、三级、四系统”。“两段”为教学督导评学、教学管理人员评学和教师总结性评学两段,教学督导评学、教学管理人员评学随课堂教学测评进行学生学习综合评价;教师总结性评学每学期期末组织开展。“三级”指教师评学工作分为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学校层面由教学督导与评价处(以下简称“督评处”)负责组织实施,二级学院负责组织所属教研室开展评学,教研室负责组织教师评学具体工作。“四系统”即“组织、标准、监督和反馈”4个系统组成的教师评学体系闭环。

(一)课堂教学测评(学生课堂学习综合评价)。

学生课堂学习综合评价是课堂教学测评的一部分,通过文献检索等形式设计初稿,通过召开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访谈,运用德尔菲法(Delphi)在原有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综合评价,初步确定完整的课堂教学测评指标。在督导组专家范围内经过1个学期的试用,根据督导组试用的意见进行调整,形成最终的学生课堂学习综合评价指标,在教学管理人员测评中推广使用。

(二)教师评学(学期总结性评价)。

沿用经过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的测评指标,测评指标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行为、课堂纪律和课堂效果4个一级指标(①学习态度、②课堂行为、③纪律状况、④学习效果)和11个二级指标,评价等级为A、B、C、D四个等级。

督评处负责组织实施学期总结性教师评学,下发通知并收集汇总各二级学院评学结果,通过整理、统计、分析数据形成学期教师评学报告,反馈给各二级学院,督促各二级学院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跟踪督导;二级学院负责组织所属教研室开展评学,由教研办进行数据的统计、上报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学工办针对学校的学期教师评学报告所指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教研室负责组织教师评学具体工作,引导教师公平、客观地评价,保证教师评学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二、教师评学结果的运用

教师评学结果的计算分为学期总结性教师评学成绩和教学督导与教学管理人员测评课堂学习综合评价分数两部分。其中,学期总结性教师评学成绩占比60%,教学督导与教学管理人员测评课堂学习综合评价分数占比40%;如无教学督导与教学管理人员测评课堂学习综合评价分数,班级成绩为学期总结性教师评学成绩;如无教师评学成绩,班级成绩为教学督导与教学管理人员测评课堂学习综合评价分数×95%。

督评处负责汇总、整理、分析教师评学结果,并反馈给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即时向学生反馈评学情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质量,建立教师评学档;总结评学结果供评选先进班集体(团支部)、优秀辅导员时参考;校级督导委员会成员、教学管理人员将教师评学结果不佳的班级列为下学期重点督导对象,并跟踪评价。

三、教师评学结果分析

教师评学采取纸质测评表与“微信+问卷星”平台测评方式进行,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对全校所有教学班级测评,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共评学1036个班次,统计共有1045份数据(将部分合班测评分别统计数据),统计教师评学结果如下(见附表)。

附表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总结性教师评学结果

从学习态度、课堂行为、纪律情况和学习效果4个一级评价指标来看,以十分制计,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分别是9.35、9.15、9.51、8.72。教师对学生的纪律状况最满意,对学习效果的打分较低。二级指标中,2.4、1.1、3.2的平均分较高,均在9.50以上,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尊敬师长,团结和谐;言谈举止文明,上课衣冠整洁得体;课堂出勤率较高,未因非正式组织的集体活动而冲击课堂教学行为;2.2、2.3、4.2的平均分数在9分以下,说明学生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不佳。

从教师评学总体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也有少数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存在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行为,例如玩手机等;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但自主学习能力不佳,对知识的探索、创新的意识欠缺。

从教师评学成绩平均分普遍偏高的情况来看,教师未能客观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没有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可能的原因一,教师对教师评学工作不够重视,主动性不够,或有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原因二,目前施行的教师评学工作制度不够完善,不同于学生评教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3]。原因三,教师评学的结果运用为评选先进班集体(团支部)、优秀辅导员时参考,与测评教师和被测评的学生个体无利益关系,教师或有送一个“人情”的心态进行测评。

四、展 望

我校教师评学工作的起步较晚,实践的时间较短,在一年多的实践工作中,深刻体会到教师评学的重要性,逐步发挥教师评学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加强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的互动、互益作用,以实现教与学的有力沟通,形成民主的教学氛围,达成相互补充、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学活动的起步、研究与发展较慢,各医学院校仍在积极的探索。在今后的教育评价研究的道路上,应该在制度决策上高度重视教师评学工作,设立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参与评学工作的主动性;加强评学工作的阶段性反馈、形成性评价,拓宽反馈渠道,及时地发现问题、督促问题、整改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师评学指标体系,进行三轮德尔菲法(Delphi)专家征询,检验评价指标维度的信度和效度,使得评价指标更加合理[4];在评学工作中引入教育教学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在现有授课教师、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测评的基础上,可引入学生所在学院、辅导员等相关方的参与,尤其要重视学生自评工作,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不足,更好地进行改进;综合运用教师评学结果,完善教师评学管理循环系统,做好评学信息收集、整理、干预、调控、反馈、整改、督导等相关环节;目前实施的教师评学制度中,多数院校测评的主体为班级,在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教师评学的个性化体现,在整体打分的基础上,对学生个体进行测评,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督导学期评价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