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灵活性和相倚性自我价值对中医药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
2019-10-18王仲星王欣星兴美丹
王仲星,王欣星,兴美丹
(1.辽宁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辽宁 沈阳 110847;2.沈阳科技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公正世界信念(Just World Belief)是由美国心理学家Lerner[1]最早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人们相信世界是公正的,在公正的世界中,所有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即是一个人遭受到不幸也是其应得。研究表明[2]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适应功能,可以帮助个体减少焦虑并且提高主观幸福感。
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指的是个人自由的改变认知以应对不同刺激或环境变化的能力[3]。研究表明[4]认知灵活性偏低的个体常常伴有心理疾病的症状,如抑郁和强迫,而认知灵活性偏高的个体与自我经验不和谐和自我刻板呈显著的负相关[5]。
相倚性自我价值(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是自尊研究的一个较新颖的领域,Crocker[6]认为相倚性自我价值描述的是个体获得自我价值的一些领域,也就是当某些特定生活领域中的事件具有成败意义的时候,它们对个人自我价值判断的影响程度。依此理论Crocker等人编制了相倚性自我价值量表(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Scale)[7]经过王欣星等人[8]的翻译和信度效度检验,制作了该量表的中文版。
从概念上分析,公正世界信念的产生是个体用认知来适应外在世界的一种表现和结果。而以往虽然有许多研究关注公正世界信念和自尊的关系,可是内容多为公正世界信念与自尊的整体水平[9],并少有关注自尊来源(相倚性自我价值)与公正世界信念关系。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认知灵活性和相倚性自我价值对中医药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从而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沈阳市某中医药大学,从该高校的四个年级中(一年级至四年级)各抽取本科学生90人,共360人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339份,其中男生106份,女生233份。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10]。共19个项目,5级评分,3个因子,包括终极公正、内在不公和内在公正,3个因子的得分相加为量表总分,量表总分的分数越高,代表着被试持有越强的公正世界信念。
2.认知灵活性问卷[11]。共20个项目,5级评分,两个维度,包括可选择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的得分相加为量表总分,量表总分越高表示认知灵活性程度越高。
3.相倚性自我价值量表中文版[8]。共30个项目,7级评分,6个分量表,包括自我价值来源于他人肯定、自我价值来源于外貌、自我价值来源于竞争、自我价值来源于学习成绩、自我价值来源于家庭支持和自我价值来源于美德,分量表得分越高,意味着自我价值来源于此方面。
(三)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 果
(一)公正世界信念、认知灵活性和相倚性自我价值的相关矩阵。
由结果可见,公正世界信念与可选择性、可控性以及认知灵活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公正世界信念与自我价值来源于家庭支持和自我价值来源于美德显著正相关;公正世界信念与自我价值来源于竞争、自我价值来源于外貌、自我价值来源于学习成绩和自我价值来源于他人肯定四个维度呈显著负正相关。(见表1)。
表1 认知灵活性、相倚性自我价值和公正世界信念的相关矩阵
注:*P<0.05,**P<0.01,下同
(二)认知灵活性和相倚性自我价值对公正世界信念的预测。
在用8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公正世界信念)时,5个预测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即可选择性、自我价值来源美德、自我价值来源于外貌、自我价值来源于家庭支持和可控性对公正世界信念的预测有显著作用,5个变量可以联合预测公正世界信念31%的变异量(见表2)。
表2 认知灵活性和相倚性自我价值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讨 论
本次研究表明,在认知灵活性的两个维度里,可选择性和可控性对公正世界信念的正向预测作用最明显。针对于此,在高校里的具体心理工作中,可以在课堂或课外开设拓宽大学生的思维层次的讲座和训练;一旦大学生面对困难的时候,应当鼓励和激发其用更多的解决方案去化解,以及帮助大学生确立困难终究会被克服的信念。用这些手段来增强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使其在校园里和将来走入社会后有着更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本次研究也表明,相倚性自我价值里自我价值来源于美德和自我价值来源于家庭支持对公正世界信念的正向预测作用最强,自我价值来源于外貌对公正世界信念的负性预测作用最强。美德和家庭支持虽然是两个维度,但在高校的心理教育活动中可以同时培养。比如孝敬父母的典型宣传活动,这些具体的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美德的培养也增进了学生和父母的沟通,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起到积极的作用。自我价值来源于外貌是现在许多大学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所以在具体的心理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外貌”专题活动,使学生明白外貌只是自我价值中的一个部分而并非全部,尽量使其自我价值建立在美德和家庭支持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