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简《系年》的战争叙事特点

2019-10-18

关键词:左传战争

翁 倩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清华简《系年》通篇描写战争,是一部反映西周初年至战国早期诸侯争霸的战争史。《系年》以独特的方式叙写战争,与作者独特的战争景观不无关系。《系年》的问世,使后人得以见到2 000多年前未经秦火焚毁的一部先秦重要史书。研究《系年》的战争叙事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该著的叙事体例,并对先秦史学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清华简《系年》的研究现状

自2012年公布至今,《系年》的研究成果众多,主要集中在叙事体例、文字考释和史事研究等方面,尤其是关于叙事体例上的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之争论,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但目前学界对《系年》战争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李充(2014)详细分析《系年》所载春秋中期秦晋、晋楚、齐晋间及春秋晚期齐晋、吴楚越间共计15个战事,并与《左传》《史记》及《国语》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内容主要涉及史事方面,叙战方式论及较少(1)李充:《清华简〈系年〉所见春秋战事述略》,吉林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李旭颖(2014)重点比较《系年》与《左传》所载城濮之战、鄢陵之战和河曲之战的内容,分析两书作者的写作意图、叙事详略及手法的差异(2)李旭颖:《〈系年〉与〈左传〉所载史事比较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侯文学等(2015)就《系年》中的重要战事与《左传》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叙事结构和叙战方式上的差异(3)侯文学、李明丽:《清华简〈系年〉与〈左传〉叙事比较研究》,中西书局2015年版,第51-116页。。刘天伦(2016)对《系年》与《左传》所载城濮之战与邲之战相关史事进行比较研究(4)刘天伦:《清华简〈系年〉历史叙事的特点——以〈系年〉与〈左传〉若干事、语、人比较研究为例》,吉林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张文库(2016)就《系年》所载晋国战争与《左传》《史记》等进行史事对比和考证(5)张文库:《北斗齐秦,南战荆楚——清华简〈系年〉所见晋国史事研究》,西南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可见,学界对《系年》战争的研究主要通过与《左传》《史记》《国语》等传世文献进行史事的比较,鲜有注意到《系年》与《春秋》的联系,且未从战争角度系统探讨《系年》的叙事特点。笔者通过仔细研读《系年》及相关成果,将《系年》与《春秋》《左传》进行细致对比,发现对《系年》的战争叙事研究还有许多待发之覆。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非常频繁,而战争及其结果直接改变了政权之间的力量对比,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系年》作者也意识到了战争的重要性,紧扣时代主题,以晋楚争霸为中心,通篇描写战争以呈现当时社会的变迁。《系年》所载的战争大部分都见诸《春秋》和《左传》,但在战争细节方面具有独特之处。《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继《春秋》后的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继承和发展了编年体。瞿林东说:“《春秋》简略,犹如事目编年;《左传》丰腴,记述生动的历史过程和人物活动。”(6)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系年》以时间为序,多用纪年,叙事简略,注重记叙事件本末,其中也有少数言论,可见其在叙事体例上与《春秋》《左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系年》全篇约4 000字,记载战争约68次(7)杨博:《裁繁御简:〈系年〉所见战国史书的编纂》,《历史研究》2017年第3期,第11页。;《春秋》全篇18 000字,《左传》全篇180 000字,两书记载战争次数相当,约400余次。就《系年》与《春秋》《左传》的文本篇幅、叙事规模来看,战争的记叙均占据三者叙事的相当比例,但在具体叙述方式及思想上,《系年》与《春秋》《左传》表现出本质的不同。笔者针对《系年》中城濮之战及鄢陵之战相关记载,与《春秋》《左传》的记事进行比较,探究《系年》的战争叙事特点。

二、《系年》与《春秋》《左传》记载的城濮之战之不同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奠定晋文公霸主地位的重要战役,《系年》与《春秋》《左传》都有重点记载: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490页;第501-515页。(《春秋·僖公二十八年》)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慭次于城濮。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晋车七百乘,韅、靷、鞅、靽。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西将左,子上将右……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君子谓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赏刑之谓也。(1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490页;第501-515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总体来看,三者的叙事较为完整,均包含战争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及结果,但通过细致比较,可以发现三者在细节处理上大不相同。

(一)关于战争原因及战前准备

(二)关于战争的过程

《系年》和《春秋》对战争过程的记载都极为简略。《春秋》记载交战双方为“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没有明显体现此战为晋楚主导,也未交代楚国的盟国,而且“楚人”有明显的倾向性。《系年》的记载中,晋楚两国各自带领盟国作战,楚由令尹子玉而晋由晋文公指挥,楚有郑、卫、陈、蔡及群蛮夷之师,晋有秦、齐、宋及戎之师。《系年》的记载还可见双方实力的差异。观之《左传》,详细记载交战双方将帅的选择、战略策略的推敲和安排,塑造了宏达的战争场面,“伪遁”“横击”和“夹攻”等词极为形象地再现了当时交战的场景,语言极为精炼而生动。

(三)关于战争的结果

《系年》用“败……于”,《春秋》用“败绩”的表达方式进行概括。《系年》记载了战争的后续事件,即晋文公“朝周襄王于衡雍,献楚俘馘,盟诸侯于践土”,以此得到周王室认可,确立其盟主地位。《左传》不仅有战后叙事,还有对战争的评价。城濮之战后,《左传》载“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君子谓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实则借君子之口评价战争,暗示晋国胜利的原因在于其有“德”,即刑罚分明,这正好与前文呼应。战前和战争过程中的人物语言、细节都从侧面展现了晋文公之“德”。

三、《系年》与《春秋》《左传》记载的鄢陵之战之不同

鄢陵之战是继城濮之战、邲之战之后,晋楚争霸过程中的第三次重大战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系年》和《春秋》《左传》都有重点记叙:

共王亦率师围郑,厉公救郑,败楚师于鄢。(《系年》第十六章)

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960页;第965-974页。(《春秋·成公十六年》)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范文子不欲战。郤至曰:“韩之战,惠公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反命;邲之师,荀伯不复从,皆晋之耻也。子亦见先君之事矣。今我辟楚,又益耻也。”……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范匄趋进,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栾书曰:“楚师轻窕……必获胜焉。”郄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王卒以旧……旧必不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公从之……及战,射共王中目。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晋师乃止。囚楚公子茷……苗贲皇徇曰:“搜乘、补卒,秣马、厉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复战!”乃逸楚囚……晋入楚军,三日谷……范文子立于戎马之前,曰:“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有德之谓。”(1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960页;第965-974页。(《左传·成公十六年》)

整体来看,《系年》与《春秋》皆一句概述战争,战争基本要素都有记载,而《左传》不吝笔墨,详叙始终,情节跌宕起伏。

(一)关于战争原因及战前准备

《系年》寥寥数笔概述战争原因,楚共王伐郑,晋厉公救郑。《春秋》未载原因,但徐兆昌指出,在《春秋》编年体框架内,除时间性的连续因素之外,还有大量连续性质的事件因素,这些事件是相互联系、能组成相应事件群组,并呈现史事发展的因果、过程及影响(14)在《〈系年〉〈春秋〉〈竹书纪年〉的历史叙事》一书的第二章第二节“《春秋》一书中事件因素的运用”中,许兆昌逐年分析《春秋》所记事件,并将事件记录分为无关联的单独记事以及具有关联属性的不同记录两大类作详细分析。详见许兆昌:《〈系年〉〈春秋〉〈竹书纪年〉的历史叙事》,中西书局2015年版,第49-307页。。以此为线索,参照《左传》《系年》相关记载,再翻看《春秋》前文可发现两条记录,《春秋·成公十五年》“夏六月,宋公固卒。楚子伐郑”,《春秋·成公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晋侯使栾黡来乞师”,这两条记录其实就是战争背景,由此可推知战争的原因。可见,《春秋》所载各条记录并非全无联系,或前后记录,或间隔记录,事件间呈现因果、进程和结果的联系,只是《春秋》并未刻意体现相互之联系。观之《左传》,此战背景散见于成公十五年、十六年的记载中。《左传·成公十五年》载楚侵郑卫一事时,详叙子反、申叔、韩献子之言,子反主张背弃盟约侵晋;申叔时因子反不守信和礼的行为而预言其将不免于祸;因楚侵郑卫一事,韩献子预言楚国重罪,人民将反楚。这种战前预言在《左传》中很常见。在战前,《左传》详载晋国大臣们对战与不战的争论以及“楚晨压晋军而陈”时,楚国大臣范匄的应战准备及鼓舞士气之辞。栾书因楚军轻佻行为以及郄至因楚有“六间”,预言楚必败。《左传》还载楚王登巢车望晋军动向,楚王与伯州犂的对话,侧面展现晋的战争准备情况,即晋厉公接受苗贲皇的战争策略并进行详细部署。

(二)关于战争的过程

《系年》《春秋》的记载依然很简略,仅记载晋楚两国在鄢陵交战。《系年》中,楚国由楚共王、晋国由晋厉公指导战争;《春秋》记载晋侯即晋厉公指挥作战,而楚国有郑国支持,两国一起对战晋国;《左传》详叙战争过程,就晋楚双方、正面侧面等角度,记叙晋楚双方交战的详细过程,塑造宏大的战争场面。

(三)关于战争的结果

《系年》《春秋》的记载依然很简略,两者都沿用城濮之战的记叙手法,《系年》用“败……于”,《春秋》用“败绩”,《左传》不仅有战后叙事,还有战后评价。《左传》的记载凸显苗贲皇的军事才能,对晋厉公的忠心,同时,塑造晋厉公任人唯贤、虚心纳谏及运筹帷幄的形象。最后,范文子之言点明了楚败晋胜之因,楚“失德”,背弃盟约,且楚王年幼、身边大臣无能,而晋有“德”,更有良臣辅佐。

四、《系年》与《春秋》记载的其他战役(15)此部分只对比分析《系年》与《春秋》的战事。《系年》与《左传》《史记》的战争比较,学界已有详细研究,笔者不再赘述。详见张文库:《北斗齐秦 南战荆楚——清华简〈系年〉所见晋国史事研究》,西南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李充:《清华简〈系年〉所见春秋战事述略》,吉林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秦晋韩之战,《系年》与《春秋》的记载如下:

立六年,秦公率师与惠公战于韩,止惠公以归。惠公焉以其子怀公为质于秦,秦穆公以其子妻之。(《系年》第六章)

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1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383页;第640页。(《春秋·僖公十五年》)

《系年》和《春秋》记载秦晋韩之战都很简略,寥寥数笔交代清楚战争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和结果,《系年》较《春秋》多了战后内容:惠公为了与秦交好,让其子为质于秦,而秦穆公将女儿嫁给惠公之子,以巩固与晋的友好关系。原因在上一章晋国骊姬之乱,惠公出奔,秦穆公“纳惠公于晋”,秦对晋有恩,而惠公承诺“我苟果入,使君涉河,至于梁城”,意在给秦土地,而惠公继位后背弃承诺,使秦晋关系恶化。惠公立六年后“秦公率师与惠公战于韩”,结果“止惠公以归”;另一结果是“惠公焉以其子怀公为质于秦,秦穆公以其子妻之。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常用以质子、联姻的方式维持双方的友好关系。由此,秦晋再次交好。”晋惠公是改变秦、晋关系的主要线索,也是战争叙写的主要对象。

关于秦晋河曲之战,《系年》与《春秋》的记载如下:

灵公高立六年,秦公以战于堇阴之故,率师为河曲之战。(《系年》第十章)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1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383页;第640页。(《春秋·文公十二年》)

《系年》和《春秋》都记载了战争时间、交战双方,但未交代结果,从后文“秦公以战于堇阴之故,率师为河曲之战”可知,此战结果是秦败晋胜。《系年》提到战争原因“秦公以战于堇阴之故”。

《系年》记载的“靡笄之战”与《春秋》所载鞌之战为同一战役:

齐顷公围鲁,鲁臧孙许适晋求援。驹之克率师救鲁,败齐师于靡笄。齐人为成,以甗、骼、玉筲与淳于之田。明岁,齐顷公朝于晋景公,驹之克走援齐侯之带,献之景公,曰:“齐侯之来也,老夫之力也。”(《系年》第十四章)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1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857页;第1709页。(《春秋·成公二年》)

《系年》和《春秋》都记载了该战之时间、交战双方及战争结果,但《系年》的记载较《春秋》更为详细,交代了战争起因。断道之会前,驹之克在齐国聘问,“齐顷公使其女子自房中观驹之克,驹之克将受齐侯币,女子笑于房中”,驹之克因此受辱,断道之会后,驹之克执南郭子、蔡子、晏子以归。直接原因是齐顷公围攻鲁国,鲁臧孙许到晋求援。驹之克找到机会报复齐,因此爽快答应,结果“败齐师于靡笄”。《系年》还记载到,战后第二年,当齐顷公来朝见晋景公时,驹之克“走援齐侯之带”,当众侮辱齐公之事。《春秋》记载简略,并未直接交代原因,但前文载“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一事,实乃此战原因,且又记载战前鲁国大夫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大夫与晋大夫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会盟之事。

注意,《系年》共有四章记载吴楚柏举之战:

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伍员为吴太宰,是教吴人反。楚邦之诸侯,以败楚师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归随,与吴人战于析。吴王子晨将起祸于吴,吴王阖闾乃归,昭王焉复邦。(第十五章)

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许人乱,许公佗出奔晋,晋人罗城汝阳,居许公佗于容城。晋与吴合为一,以伐楚,方城。遂盟诸侯于卲陵,伐中山。(第十八章)

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陈、蔡、胡反楚,与吴人伐楚。秦异公命子蒲、子虎率师救楚,与楚会伐唐,县之。昭王既复邦,乃克胡围蔡。(第十九章)

晋柬公立五年,与吴王阖庐伐楚。(第二十章)

《系年》在上述四章有关吴楚柏举之战的记载中,侧重点不同,但情节可以互相补充,这使得叙事更加完整。第十五、十八、十九章的纪年一样“景平王即世,昭王即位”,以楚纪年,而第二十章以晋国纪年,明显是晋为主。第十五章记载更为详细,但细节处可以从其他章得到补充。吴楚柏举之战,起因楚连尹奢谗杀伍员之父,伍员为吴大宰后,“教吴人反楚邦之诸侯”。此次战争晋与吴合作,陈、蔡、胡也参与其中,结果败楚师,吴入楚郢都。此战以伍员为叙事重点,他使楚国面临亡国之危,国力大大被削弱,吴楚地位发生绝对变化。《春秋》对吴楚柏举之战也有记载: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庚辰,吴入郢。(1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857页;第1709页。(《春秋·定公四年》)

观之《春秋》,仍然简述战争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及结果,《春秋》的记载简约而有序,绝无刻意重复的内容。而《系年》对此事件重复记载,体现作者有意识突破编年体一事件跨多个年份、无法完整详叙事件始终的局限性,由此可见《系年》具有纪事本末的因素。

五、结 语

综上,《系年》叙事既不完全同于《春秋》,也不完全同于《左传》,《系年》与《春秋》《左传》的叙事笔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呈现其独特性,尤其是把《系年》所载城濮之战、鄢陵之战的史事与《春秋》《左传》相关记载加以比较后,更可看出一些端倪。

(一)《系年》叙事详于《春秋》略于《左传》

《系年》继承《春秋》笔法,叙事简略,不重细节,注重宏观观察。《左传》是在编年体总的格局中,富于变化,着意叙写史事本末(20)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而《系年》叙事简略,同时又注重事件的完整性,每事为篇,具有纪事本末的特点,近于《左传》。从战争叙事来看,《系年》不叙写战前的谋划、各方交战情况及战争的后续影响,同于《春秋》;而《系年》战争叙事结构是统一的因果式叙述,则与《左传》同,《系年》尤其重视叙写战争原因,甚至常用“以复……之师”的句式结构概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

(二)《系年》非常重视事件的前后关联和因果关系(21)孙飞燕:《清华简〈系年〉初探》,中西书局2015年版,第138页。

《春秋》只单纯记史,各条记载间无必然联系;《左传》不直接建构事件因果联系,但是能把握事件的因果关系,前后呼应,在这一叙事特点上,《系年》与《左传》接近。

(三)《系年》笔触冷静朴实,以人事为主,叙事客观

《系年》未记载战前灾异现象、战前预言,也没有战后分析,不评论战争,同于《春秋》。《左传》则相反,有战前预言,在战前“写尽双方战争成败因素,通过人物语言展现,似在预言战争结果,每一事都给读者强烈暗示,刀剑未拔而胜负之态已见”(22)侯文学、李明丽:《清华简〈系年〉与〈左传〉叙事比较研究》,中西书局2015年版,第103页。;还有战争过程胜败因素的探讨、战后的总结评价,其中多有天道、鬼神、星象、占卜方面的叙述。两者叙事理念不同,必然造成叙事方式的差异性。“《春秋》书法既是对百国《春秋》书法记事成例的一种继承总结,也是一种强化,他的书法含义至少包括了劝惩思想以及据事直书精神两层含义。”(23)尹雪华:《先秦两汉史传作品叙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页。《系年》和《左传》都继承了《春秋》笔法,宣扬“春秋大义”,但内涵各不相同。《左传》在叙事中常常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强调“礼”“义”“德”准则,为后世提供借鉴。《系年》则受《春秋》叙事风格的影响,在记载内容上又受作者史学思想的影响,其叙事目的不在于强调道德准则以“劝善惩恶”,或是如何打赢战争,《系年》具有独特的思想倾向,意在借古鉴今。《系年》以西周末年王室衰微为叙事背景,体现了天命未定的思想倾向,各诸侯国未得天命认可,诸侯国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最终导致战乱不断而天下不能定。《系年》第十八章“至今齐人以不服于晋,晋公以弱”,第二十章“至今晋、越以为好”,通过“至今”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上采《春秋》、下观今势”的眼光。可见,作者不局限记载历史,而是联系古今,体现借古鉴今的历史意识,使《系年》具有历史感与时代感相统一的意蕴。同时也可清晰地看出以《系年》为代表的原始史书,相较《春秋》《左传》等传世史籍存在的差异和联系,对研究战国史学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与思考。当然,《系年》凸显的史学价值远不止于此,其中奥秘有待后人进一步发掘。

猜你喜欢

左传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节日与战争
不是兵书的兵书——从吴起说《左传》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从善如流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他们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