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眼·眼界
2019-10-16
丹麦:儿时多亲近自然,成年后心理更健康
丹麦奥胡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童年生活在公园、森林或其他绿地附近与成年时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有关。
研究人员收集丹麦所有登记居民以及所有记录在册出现精神障碍的居民数据,借助卫星数据评估登记居民出生至10岁生活区域的绿地数量。结果显示,在绿地周围长大的居民成年后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较低,最多低至55%。在各种心理问题中,酒精滥用障碍、药物滥用障碍风险与童年是否亲近自然的关联最明显。更重要的是,童年时在绿地附近生活的时长会影响这种关联的紧密度。研究结果刊载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研究牵头人克丽斯廷·恩格曼认为这一结果显示,对发育中的儿童而言,大自然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有益心理健康。因此,确保孩子更多接触到绿地,加强绿地的多样化使用,可能有助于减轻全球不断增加的精神障碍疾病造成的负担。
(黄敏 新华网2019年2月27日)
英国:修订督导标准,避免过于狭隘地关注考试结果
据英国《卫报》官方网站报道,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简称Ofsted)提议对学校督导标准进行修订,解决教育过于狭隘地关注考试结果的问题,这将是英国学校近10年内经历的最全面彻底的督导改革。
Ofsted的企业战咯总监卢克·特尔表示,在新的督导框架下,数据在对学校的评价中将不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我们并不是说学生的学业成绩不重要,只是我们已经到达了分数本身能够告诉我们的极限。”他说,未来督察员将会有更长的时间来评估教学质量,并将采访学校工作^员作为评估过程的一部分。新的督导框架也得到了英国教育部长达米安·海因兹和英国儿童委员会委员安妮·朗菲尔德的大力支持。达米安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与Ofsted合作,竭力让年轻一代能够从广泛的、丰富的、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中获益”。安妮称,“我非常关注能够进入新的督导框架体系的学校数量,也希望Ofsted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让那些将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排除在外的学校有所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石佩编译)
德国:通过提高弱势学校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据德国《教育点阅报》官方网站报道,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让困难家庭的孩子能有更多的出路,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联合提出19/7027号协议申请,该协议的核心是大力促进个人和社会意义上的教育成功以及社会参与。项目的设计期限为10年,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以试点的形式进行,此后向全国推广。
此项协议的重点对象有两类,一是处于社会不利地位和教学水平较差的学校,二是由有移民背景的学生组成的学校。因为学生大多来自弱势家庭,其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经济资本都较低,这些儿童和青少年在入学时往往跟不上进度,这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挑战。通过提高学校质量,良好的学校教育为所有儿童提供更多机会,最终达到“没有一个学生掉队”的目标。
(《世界教育动态》2019年第3期陈囡编译)
创新>
加拿大:“粗野游戏”使学生在课堂上更专注
据加拿大《环球新闻》官方网站报道,魁北克的一些小学正尝试让学生玩一些“粗野游戏”以缓解压力。目前该地区至少有两所学校已宣布试点项目,在校园内建立有监督的“粗野游戏”区域,学生可以在雪地里嬉戏、争夺和摔跤。
试点学校四方小学校长雪莉·伯尼尔描述,在下雪天,学校用锥体圈出一个游戏区域,孩子可以抓住对方的外套,让他们的对手摔倒,并且“叠起来,互相抓夺对方,一起翻滚”。当然,这个区域受到严格的管理,游戏参与者必须是自愿参与,严禁踢、打、咬或投掷物品。
校长伯尼尔说,学校开展这个项目是为了让那些精力充沛的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目前,每个休息期间大约有15名学生可以进入该游戏区域,该项目已经对他们产生了积极影响。伯尼尔说:“我们在课堂上看到那些孩子更平静,更专注了。”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许恬编译)
日本:小学利用条形码记录出勤,督促教师不过度工作
据日本朝日新闻官方网站报道,茨城县的小学普遍利用条形码记录教员工作时间,并开发出一套简便的系统进行推广其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教员出勤时间,避免他们长时间劳动。
茨城县综合北中的教员室里,每个教师的条形码表旁都有一个电脑屏幕,屏幕上显示上班的教员情况,绿色表示在岗,红色表示下班。此前,日本学校都通过在上班表上盖章来掌握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而受到超市收银机的启发,该市一小学教师独立开发了出勤条形码,既便于时间统计又有助于实时观测管理,督促教员不过度工作。基于关注教师健康和劳动状况的目的,2014年该技术首次在牛久市立牛久第二小学大规模使用,由于效果良好,2018年起在茨城县得到大规模推广。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王文静编译]
澳大利亚:教师应用合理方法平衡数字技术与教学
澳大利亚教育的数字化程度极高,学校拥有的计算机总数已经超过在校学生,然而学生的学业表现却没有因此改善。相关人士认为,现实中没有证据能证明在课堂应用数字技术的合理性,相反一些研究表明,数字技术与沉迷网络、抑郁与焦虑、视力下降等之间存在联系。
来自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的凯西·米尔斯教授提议教师应当采用合理方法平衡数字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六点:第一,将识字等教学内容以电子书、视频、动画、博客、数字游戏等多种形式表现,鼓励学生使用多种信息模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模式设计和数字信息交流的能力;第二,教学软件不能只让学生被动地坐在屏幕前接受知識,还应添加填空、基本代码编写等创造性平台,增强人机交互性,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提供允许多用户同时在线的软件,改变学生间完全独立的计算机使用模式,支持学生在数字化教学下协作学习;第四,使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增强学生感官参与,鼓励学生在使用大脑的同时活动身体;第五,限制学生使用数字技术的时间,让学生每天有—定的时长处于隔离电子设备的无媒体区域;第六,教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与使用规范,安全、负责地进行在线活动。
(《世界教育动态》2019年第3期 杨希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