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2019-10-16邴綨纶

新财经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高校

邴綨纶

[摘 要]提高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质保量的综合型经济管理型人才。为促进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从高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特点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相关现状,最后根据其现状问题探究了相应的提升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1 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特点

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高校经济学管理类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而这些不同课程之间或多或少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如果想要将这些课程构建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那么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为了提高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首先应该明白这些课程教学特点。

1.1 课程教学深度和广度有待强化

经济管理类课程本身就非常复杂,不同课程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而这些课程都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产生了影响。由于这些课程中有一些科目内容比较抽象,所涉及面也非常广阔,这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学习活动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受到课时限制,很多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都是一带而过,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并没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延伸,导致学生对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似懂非懂,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教授这些课程内容时一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会讲得非常浅显,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以学生能够理解掌握为底线,弱化很多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当教师给予他们充足的实践练习机会,他们才能熟能生巧,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2 学生部分课程知识基础过于薄弱

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更重视对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运行规律以及管理学、市场营销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他们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面临一些经济法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经济法方面的内容。然而,由于教师的疏忽以及学生没有意识到经济法对于他们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接触与法律有关的内容,导致他们的法律知识基础非常薄弱。由于法律知识基础薄弱,所以这些学生在学习经济法这门课程时往往比较吃力,很多时候都要依靠死记硬背去通过考试。学生部分课程知识基础薄弱的事实不仅不利于学生将经济管理类课程构建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实现交叉学科学习,同时还可能使他们的知识结构产生漏洞。

1.3 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學、不合理

天赋和学生努力的程度会对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学习方法往往会对他们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产生更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并没有花费很多业余时间进行复习,但是这些学生却能够很好地理解经济管理类课程非常抽象的概念,甚至还可以将不同课程知识有机融合到一起,勾勒出一个合理而科学的知识框架,不仅让他们复习时事半功倍,同时还保证了他们复习的质量和效果。而有的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很多时候即使他们非常努力的学习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不仅平添了学习的烦恼,同时还打击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的现状也是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特点之一,因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很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2 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现状

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师教学能力等。而这些影响因素属于“串联”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后续一系列的问题,直接使课程教学有效性大幅度降低。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很多企业都对经济管理类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量,但是当前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整个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2.1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任课教师一般都采取非常固定甚至是统一性的教学模式,忽视了不同课程之间的差异性,教学工作没有特色,学生学习积极性备受打击。教师是提供教学服务的主体,他们对课程教学的理解和应用程度直接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大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精准定位,一方面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为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些课程虽然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不仅没有为这些课程安排足够的课时,所安排的教师基本上也都是一些年轻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基础。教学模式单一化的现状导致课程教学缺乏必要的生机,而且由于这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他们丧失了发散思维和结合实践的能力,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极其不利的。

2.2 教学形式非常单一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那样,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非常庞大,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往往需要教师采取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教师只会应用多媒体设备,每天机械式地“课前准备课件,课上给学生讲解课件,课下给学生布置作业”,周而复始,学生早就厌烦了这种没有任何特色的单一教学方式。而且由于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的手段比较单一,所以根本不能将多媒体设备强大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这些教师所制作的PPT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以文字为主,几乎每张幻灯片上都是白底黑字,制作手法非常粗糙,让学生看起来十分枯燥。不仅如此,教师制作的这些所谓的课件基本上都是简单地将教材上比较重要的内容摘录下来,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深入讲解这些知识,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和应用,同时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3 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属于应用型人才,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基本上也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所以这就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以保证实用性为基本原则,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但是有很多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总是认为学生在对待自己这门课程时主要以理解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只会纸上谈兵,根本就不能满足学以致用的要求,导致企业对这些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满意度得不到保证。

3 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提供良好就业环境的同时,也对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而言,虽然其在培养这方面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出了一些作用,但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为此,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探索能够提高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提升学生和企业对于高校教育的满意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质保量的综合型经济管理型人才。

3.1 改革教学模式

教師对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未来教学的基本框架。经济管理类课程较多,不同的课程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而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根据课程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模式,而不能采用大众化的教学模式,否则必然会大大降低课程教学有效性。教学模式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根据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特点选择最佳、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为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那些名师讲课特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工作。

3.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同时降低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依赖,为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为此,教师可以试着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技术引入到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工作中,同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微课资源,让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微课资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对于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慕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查漏补缺,及时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课堂互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参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给学生分组以及与自己进行课堂互动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3.3 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都应该充分意识到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既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明白实践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参考文献:

[1]许其高.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5):65-66.

[2]左小平.提升高校经济管理类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1):154-155.

[3]旷强军.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9):416.

[4]康永琴.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4).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高校
宝鸡文理学院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