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问题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2019-10-16陈思

新财经 2019年17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大学生就业新闻媒体

陈思

[摘 要]就业与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总体呈现出平稳的趋势,但是就业率却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平稳发展而有所提高,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就业上显得尤其严重。对此,文章对就业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展开探讨,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形势展开分析,并从强化专业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作用,发挥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社会沟通作用,以及加强高校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就业指导作用三个方面对促进高校学生就业提出笔者的思考。

[关键词]经济发展;大学生就业;新闻媒体;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F249.261 前 言

就业与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出平稳的趋势,但是就业率却没有伴随着经济的平稳发展而有所提高,尤其是大学生等高知识群体的就业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得尤其严重。因此,研究就业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将结合我国经济现状与就业形势的分析,对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的关系展开探讨,并对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提出笔者的思考。

2 我国经济现状与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也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因此,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趋向完善化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稳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以及吸纳就业的主渠道,除此之外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现在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增长的方式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东部沿海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而经济增长的方式落后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失调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缺乏后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首先,经济发展中的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带动需求,扩展新兴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的同时,也扩展了就业的空间,拉动了人才就业;其次,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调整,中西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流动发生了新的变化,区域之间工作的环境差别有所减小,返乡就业、创业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本地务工人员的选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也相应地减弱,这主要体现在现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缓慢,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上,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是比较缓慢,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比较缓慢。同时经济发展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以及开拓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 但是实际上求职者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就业现象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3 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相互关系

3.1 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第一,经济发展促使就业队伍不断壮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的增加会引起就业岗位总量的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会增强,对劳动力转移的吸纳能力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而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尤其是不断发展的新兴产业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增强了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第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增大。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高学历层次更高、专业素养能力更强的高级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我国现在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时期,对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人才的需求量增大。

第三,经济发展扩大了就业空间。在经济平穩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了就业的空间。

3.2 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充分就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实现充分就业,对于稳步提高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使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平等的社会交往和沟通,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群体之间的隔离因素,并形成主流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进而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就业有利于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从人才供给方面来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实现充分就业是实现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充分就业有利于提高劳动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人尽其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让社会成员形成一种真正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防止一部分社会成员长期由另一部分成员来“供养”的不合理状况,从而提高社会的整合程度,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三,就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劳动就业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使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源泉,充分就业能够促进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充分结合,促使劳动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4 促进高校学生就业的措施

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要在经济平稳发展的情况下来解决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4.1 强化专业课程的职业能力锻炼作用

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高校专业教育中,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在强化专业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锻造作用时,第一,要保证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在锻炼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上的作用,尤其是要重视动手操作实践环节,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第二,要借助各方资源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在真实的专业实践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促使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自己专业综合实力,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就业层次和就业实力,进而帮助高校学生朝着更加职业化、规范化的专业标准前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如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广播电视台的主持、采访实习,以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4.2 发挥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的社会沟通作用

在就业中,新闻媒体对就业信息的广泛传播对于沟通求职者与招聘企业有着社会沟通的作用,因此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要重点发挥新闻媒体营造舆论的功能。

第一,地方主流媒体向社会积极的传递企业招聘信息,发挥好引导公众就业的主流渠道的作用,为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承担起应有的媒体责任,如地方广播电视台、主流报纸以及公众号平台等,可以采用添加留言板的方式来增强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提高应聘信息的互动性来发挥就业信息的舆论引导作用,增强新闻媒体的对外信息传播功能,提高就业率。

第二,高校的主流媒体以及招聘宣传的自媒体要发挥好信息传播功能,要对企业招聘信息进行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工作岗位采取不同的形式来进行宣传,提高宣传的信息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如校园新闻网、校园招聘微信公众平台以及校园招聘微博,对不同的企业的招聘信息要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让校园新闻媒体成为学生与企业沟通的重要平台。

4.3 加强高校职业规划课程的就业指导作用

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就业目标以及未来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上,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必须要发挥专业指导教育。

第一,要在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学业特点和学习心理特点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如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以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的职业,帮助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建立未来就业的学习态度,在大三、大四学习阶段,主要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个方向的就业内容,帮助学生确定就业计划的职业教学为主。在整个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举办求职比赛、企业巡讲以及考研讲座等活动,来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就业或者继续学习的内容。

第二,要整合学校、企业等各方资源,发挥就业资源在增强高校就业率上的作用。如联合社团举行创业比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来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又或者加强与企业单位的交流,为学生争取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强化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5 结 语

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高校学生的就业几乎每年都能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之一,因此,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背景下,要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要充分整合社会各方的资源来促进就业,尤其是对高校的学生,要在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发挥好校园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的功能,为帮助学生就业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1]董伟.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商论,2017(12):2-5.

[2]林玲燕.我国劳动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新经济,2016(5):33.

[3]史丹丹.中国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J].商情,2017(29):4.

[4]王子鉴.现代社会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与监管[J].声屏世界,2015(12):57-58.

[5]郭超.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网信息传播功能的发展策略刍议[J].视听,2018(7):229-230.

[6]史耀波,党兴华,史耀疆.就业稳定问题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1):68-71.

[7]吴绮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经济发展与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9(3):34-40,186.

[8]高运敏.劳动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探析[J].北方经贸,2019(6):127-128.

[9]赵海英.新时代企业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J].商场现代化,2019(11):64-65.

[10]王凡非.浅析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429,486.

[11]程虹,高诗雅.新中国70年經济发展质量:制度红利与人口红利的叠加效应[J].宏观质量研究,2019,7(2):1-29.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大学生就业新闻媒体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