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2019-10-16董国义
董国义
摘 要: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丰富的源泉是生活,语文是一门对生活、对世界表达强烈情感的學科,语文写作更是将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在纸上作为一种收藏。基于此,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多年来教师一直注重语文写作教学,但是效果却是时好时坏,那么要想让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提升,就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才能够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从而进行语文写作能力的塑造和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教师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结合实际,不能让学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生活的感悟和体会,学生写出的作文总是少了一些韵味,教师在中学语文写作的教学工作中要追求返璞归真,充分发掘和利用身边现成的、优秀的生活资源,让学生融入生活中,在生活中进行语文写作教学,这样既有利于对写作的理解和提升,更有利于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生活化”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当代大多数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
很多教师在经过了多年的教学经历后,已经形成了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并且把这种教学方式作为一种“舒适圈”,不愿意走出这个“舒适圈”,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并不进行创新,也不乐于去接受新鲜事物、研究新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代学生的教育,学生会觉得课堂枯燥,老师古板,久而久之,学校不再是学习知识的海洋,而是一个煎熬的囚牢。这也导致课堂活力越来越低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步步减少,学生长期陷于特定的教学和固定的写作周期,长此以往,就像做任务一样累并且有压力。
(二)应试教育严重,所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并没多大用处
很多学生都会私下吐槽,每天这么辛辛苦苦地学习,牺牲睡眠和玩耍时间来学习,究竟是为什么?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不知道学习对生活来说有什么帮助。造成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当代教育的“应试化”较为严重,学生学习仿佛只是为了分数,感受不到语文与生活的具体联系,自然也就不会对语文写作产生兴趣。教科书的内容通常大部分都是众所周知的作品。学生觉得课本上的内容离自己特别远,无法感同身受,长时间下来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抵触,不乐意学习。
二、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一)将写作教学与课堂讨论相融合
现在的中学语文写作课堂,几乎很少能见到口语与书面相结合的课堂训练了。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学生不张口,表达能力就会渐渐减退,学生之间不交流,也无法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无法共同进步。现在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离实际生活越来越远,学生很少会亲自走出课堂,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能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就导致了学生对写作无从下手,缺乏真实情感,这也是当今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较为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合理地安排学生走入生活,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所看所想用各种方式记录,可以是拍照,可以是随笔,也可以是绘画,之后再拿到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分享,要落实重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讨论交流环节,让这一环节成为人与人交往进步的纽带。课内讨论打基础,课外自主发掘训练,课内讨论与课外实践相辅相成,养成这一习惯,势必会对学生阅读、交流表达及写作能力有所帮助。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要让学生走出小学写作文的方式,把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对写作的看法都有所进步和提升。
(二)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展现知识的价值
学习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学习,更要将知识充分用在生活实践中,这样学生才会认为“我学习是有意义的,我所学习的知识是对我以后的成长及生活是有帮助的。”当学生产生这种想法时,对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真正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教师要想在语文写作教学上实现这一点,首先要从根本着手,对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备课要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其次就是教学方式要不断地进行改变和创新,减少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多去了解新鲜事物,要与时俱进,将生活和语文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多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不要只是闷在室内,不要做“井底之蛙”。
总之,对于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教学是慢慢教出来、悟出来、引导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一点点在生活中摸索试炼出来的,绝不是仅仅依靠课本内容,死记硬背范文和写作方法而“逼”出来的。只要教师肯在“生活化”上多些功夫,多研究,多创新,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课堂上的良性循环,自然就会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上。
参考文献:
[1]丁桂霞.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有效对策[J].课外语文,2012(16):53.
[2]傅王琼.浅谈初中习作素材生活化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7(1):4.
[3]梁芳芳.引语文教学入“生活”课堂: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1):27-28.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