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修订说明与解读
2019-10-16杨一鸣
杨一鸣
摘 要: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编教材“回头看”提出的意见以及教学一线反馈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工作。本次教材修订包括补充性修订、更新性修订和完善性修订三种类型。通过教材修订,希望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
关键词:统编教材修订;补充性修订;更新性修订;完善性修订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要求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对相关教材修订工作,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不断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编写组按照教育部教材局的统一工作安排,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统编三科教材“回头看”提出的修改建议,结合2018年秋季学期教材使用后收集到的来自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和教材使用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部分修订。
编写组在教材修订过程中坚持编写理念不变、编写思路不变、基本结构不变、主体内容不变的基本原则,在保持教材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本着彰显国家意志、反映时代进步、服务教育教学的初衷,朝着“教师好教、学生好学”的编写方向尽力做到应改尽改,努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总体来说,此次修订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根据党的最新理论表述对教材进行补充性修订;二是根据最近时事新闻对教材进行更新性修订;三是根据一线师生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完善性修订。以下,笔者就教材中比较大的修订分类逐项说明其修订依据,解读其教育意义。
一、根据党的最新理論表述对教材进行补充性修订
1.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我们对第一课第一框第二目中关于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建设成就作了新的表述:“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同时,揭示了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6—2017年稳居世界第一的客观事实,提出要“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我们在第二课第一框第二目中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的科学论断,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尤其是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我们在第五课第二框第一目中丰富和扩展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与本质的认识:“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3.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我们在第七课第二框第二目中对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四条路径(政治、文化、经济、人员往来)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其中,我们丰富了两岸实现和平统一文化路径的表述:“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同时增加了对经济路径的表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基础”;进一步明确了对通过加强人员往来促进和平统一的具体要求:“俗话说:‘人不走不亲。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根据最近时事新闻对教材进行更新性修订
1.根据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我们调整了第一课第一框第二目中关于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
2.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八大基本理念、两个阶段的总体目标、十大战略任务和三大保障措施。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我们将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替换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3.2018年12月27日下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提供全球服务的有关情况。据此,我们在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关于北斗系统建设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中补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最新进展情况。
4.2019年1 月 8 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刘永坦、钱七虎获 201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据此,我们修改了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中关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人数。
5.2018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三届常会在毛里求斯路易港举行,会议批准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我们更新了第五课第一框第一目中关于我国入选非遗项目的数量。
6.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据此,我们修订了第六课第二框中塞罕坝精神内涵的具体表述。
7.2019年 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区冯·卡门撞击坑,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中国的“嫦娥四号”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据此,我们补充了第八课第二框中关于我国实现“航天梦”的最新进展情况。
三、根据一线师生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完善性修订
教材是教与学的基本依据。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自全国部分省市使用以来,陆续收到来自一线广大教师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编写组深入北京、湖北武汉、西安灞桥区、浙江嘉兴、郑州金水区,通过听课、座谈、问卷等形式开展教材使用的相關调研,收集到许多修改建议或意见。通过对这些建议进行辨别、筛选和讨论,编写组本着应改尽改、方便教学、减轻学习负担的指导思想,尽可能简化表达,理顺逻辑,精准设问,替换图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1.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我们统一了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中关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表述和第八课第二框第一目关于“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表述;将第一课第二框第一目中关于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简化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化了第七课第二框第二目中反对“台独”的语气:“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2.为了使得教材表达逻辑更清晰,我们将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所有制改革以及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内容作了分段处理;将第四课第一框第二目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中“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与“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作了删减处理;对第四课第一框第一目“相关链接”中关于加强法治的领袖语录作了相应补充。我们对第四课“厉行法治”一目的表达逻辑进行梳理,将坚持厉行法治的内容要求表述为:“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主体要求合并为:“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我们还调整并重新疏通了第五课“中华文化根”一目的表达逻辑,将“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表述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点明了“延续文化血脉”的具体内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揭示了中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文化自信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其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为了使教材表达更精准,避免学生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修正了第三课第一目的标题:“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这一修正强调我国作为一个新型民主国家,其民主形式、民主制度都与西方不同。我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这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是人民的自觉选择。“民主国家”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专属品。讨论“民主国家”不能掉入西方政治话语体系中。教材采用这一标题,旨在引导学生强化一个重要的思想认识,即“我国是一个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民主国家”,从而彰显我国在民主政治领域的“自信”。我们还删除了第三课第一框第一目中康有为关于民主的理解;更改了第四课第一目的标题:“夯实法治基础”;删除了第四课第一框“探究与分享”中关于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要求,直逼法治主题本身;用“人治思维”与“法治思维”替换了“人治”与“法治”的语意辨析;还原了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中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关于“三张清单”的内涵表达;修改了第四课第二框第二目“探究与分享”中“老杨学法”的时间界定。
我们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对第五课“导语”中谈到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作了明确界定:“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对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阅读感悟”中《朱子家训》的出处加以说明;由于“顺其自然”这样的好人好事还在继续,我们删除了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探究与分享”中的故事引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当前的捐款数额。为避免重复和引起不必要的认知冲突,我们还删去了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中“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朱子家训》中“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以及第二框第二目“阅读感悟”中关于中华文化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表述。在第五课第一框“拓展空间”的“经典阅读”中,我们将《论语》重新定性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代表作”;强调林觉民的《与妻书》虽是写给妻子的诀别信,却表达了烈士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牺牲小我、幸福万家的爱国情怀,并将推荐理由修改为:“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诀别信。这封信将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全文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动人心魄。”
第七课第一框第一目涉及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特点。从大范围来说,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汉族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从小范围看,每个民族又是集中居住,有汉族的地方一般都有少数民族。因此,我们将这种特点修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为避免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我们在第七课中特别提到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特别在“拓展空间”中提到“少数民族”时加上前缀“我国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还必须看到,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为了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我国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又不至于盲目乐观,我们删去了第八课第一框第二目“探究与分享”中“厉害了我的国”的提法。在第八课第一框关于“航天梦”的历史描述中,为避免将“嫦娥奔月”的传说与“万户飞天”的历史故事相混淆,我们删除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梦想”。为了更准确描述医生职业的使命,我们将第八课第二框第一目“探究与分享”中“迎接生命的诞生”修改为“护佑生命与健康”;为了避免学生语意理解出现不必要的困难,我们删除了第八课第二框第二目“探究与分享”活动中文学家对中国自信表述中“升到了让世界可以看到的高度”这句话。
4.为了使教材中的活动设问指向更明确,我们将第三课第一框第一目“探究与分享”中的设问修改为:“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民主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的”;将第七课第一框第一目“探究与分享”中的设问修改为:“各族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说明了什么?”将第七课第二框第二目“探究与分享”中的设问明确为:“国外某杂志的预言为什么会落空?”
教材中的好图片能为教学提供支持。为使教材图片及其图说准确、鲜明地反映教材主旨,有效渲染主题,我们将第五课第二框第一目“探究与分享”中“中国女排赛场拼搏”的图片和第八课第二框第一目“探究与分享”中“责任”图片分别作了调整和替换;同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第六课第二框第二目“相关链接”中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图说更正为“太阳能光热电站”。
通过对本次教材修订进行爬梳和作出说明,我们真切希望,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教材能愈益丰满成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服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