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
2019-10-16杜雯静
自主识字,开放识字,在“全语境”识字项目建设过程中,南京市小营小学一直在路上,如一架不停探索、滚滚向前的车辆,迎向儿童识字的无边风景。
“車”在起步
大量文献资料学习,对团队成员进行理论和精神洗礼,是驾车起步的基础。研究伙伴们达成了共识——“开放”是为融合,在融合中求效果。“开放度课程”不是指某种具体的课程,也不是传统课堂方法的简单的综合运用,其实质是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互动的教学系统,并在时空上做进一步的延伸,与新的课堂改革中倡导的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做法是十分和谐的。体现开放度,就要追求课程的最优化、课程管理的过程效益化和科学化,以及课程辅助系统的合理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课程系统结构化,达到外部适应与内部和谐,实现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智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项目开展初期,在区教科所项平老师的引领下,“金字塔”形研究队伍为我们带来了信息的交汇、思想的交锋和创意的交融。我们结识了它们——实验研究丛书:前有原省教育厅周德藩副厅长和省特级教师陈树民老先生带队的汉字研究成果——《现代儿童识字创新之路》 《潜能识字》,后有区教科所项平老师的专著《学习力研究》 《让儿童解开汉字的密码》,书中有数不清的学问、道不尽的经验和举不完的范例。团队每一位教师犹如一个个初学驾驶的学员,从驾照考试“科目一”开始逐步熟悉掌握之。如何拉动开放认读这辆大车起步,成了目前的难关。大家认真研读各类文献资料,大量阅读开放性课堂教学理论类书籍,尽可能多地汲取其中养分,为早日打造属于小营小学自己的开放认读课例做积极的准备。得力于区教师发展中心丁青副校长和项平老师等专家的精心点拨、搭建平台,我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个个探秘童心开放认读活动课程的足迹。
具有“开放度”特征的“全语境”识字活动课程,是针对改变当下封闭性的单一的识字写字课程模式而存在的,是对传统汉字教学模式的一次挑战。它拥有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格局,正脚踩“融合”刹车,手执“开放”档位,启动课程引擎……
“车”留辙痕
驱车行驶在研制“开放度”识字旅程中,团队成员们边实践边统一思想,边实践边转变观念。
1. 开放主题认读。即每周一节的“识字活动课”研究。只识不写,减压减负;结合生活,边玩边识;启发联想,激活大脑;开发潜能,重在长效。识字活动课上,教室的四周墙壁似乎隐形了,主题扩展到无限大,学生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什么事情最令大家关注就聊什么,什么主题能勾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就学什么,社会、家庭和校园生活中的汉字资源,都成了老师精心寻觅的识字主题。杜雯静老师的“我是南京娃” “汉字糖果屋” “走,到运动场上‘玩汉字去”,张怡老师的“兔年说兔”,孙怡老师的“小饮料大世界”,卢婧老师的“爸爸去哪儿”,王芳老师的“我爱我家”,陈砚雯老师的“玩具总动员”,陈语老师的“‘小南京乘地铁”,鹿胜男老师的“我的课程表”等,认读主题的开放度一览无余。
2. 开放资源认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资源与其开发、利用有专门的文字表述。开放认读汉字,团队首当其冲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自始至终做到将南京本土及其他各地蕴藏着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 开放课堂认读。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适宜的气氛中进行。在课堂上,创造师生平等的氛围及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进入无拘无束的认读状态是课堂开放度的典型标志。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善于“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别出心裁”,甚至“牵强附会”地发表汉字识记新看法,支持学生的认读之举,大可不必强求统一。
(1) 课本开放。“人生若只如初见”,在接触开放认读团队之初,就是剪贴本的“初见”。A4大小的软抄本、富于创意的排版布局、稚嫩的绘画创作,以及那浓浓的生活气息,无一不是学生围绕主题自由搜集,无一不让团队成员心神沉醉。于是不再满足于“初见”,而是朝夕相处。剪贴本作为学生自己制作的识字读本,为了使其最大化的实现价值,让汉字活起来,是需要花上些心思指导的。学生找寻识字材料,讨论其中的知识结构,不懂就随时请教家长和老师。极具开放度的课堂重在鼓励学生创新超越,使得认读课本开放的同时,创意尽显,愈发提升学生认读汉字的兴趣。
(2) 状态开放。改变传统识字教学长期以来封闭式的信息交流状态,建立多边信息交流网,开放师生教与学的状态,打通家校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交流协作,积极地开展汉字认读活动。设立“骨干教师日”,向团队教师开放,每位骨干教师确定时间,进行汉字认读活动课展示,学术交流、研究分享活动,也可以在活动中邀请学科专家进行现场互动点评;设计“伙伴邀请日”,向全班家长、汉字研究专家发出邀请,团队教师进行汉字认读活动汇报,进行学生认读展示活动等。
(3) 空间开放。建立以一个主题驾驭一堂课的“支架式”空间,以同学互教抛出一个问题,引导一群学生思考倾向的“抛锚式”空间,全班分享,游戏互动,教师于此空间里随时插入讨论群体中,指导与点拨助学,抑或开发游戏共学。还有“随机式”等空间,使学生在同伴开放的问题情境中不知不觉间认识汉字新朋友。
4. 开放思维认读。校园里,团队成员带着学生参观校园,植物的名字,校园里的各种标语,校风、校训,画廊、橱窗都有开启识字思维的元素,学生可以自主组织识字活动。路上的门牌、灯箱、商店的名称,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电视节目的名字、广告语,这些汉字都成了最好的识字内容。“上学路上” “悦享美食” “游乐场里乐翻天”等活动课,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识字。我们把在生活中指导学生自主识字作为课题研究的又一重点。倡议家长随时随地引导孩子关注汉字,与更多的汉字交上朋友。节假日里,家长带着孩子出去旅游,走亲访友,思维碰撞,采集汉字又成了认读的乐途。开放式识字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与每周一次的识字活动课相辅相成,效果突显,学生认读能力不再是纸上谈兵,识记、理解、运用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识字活动始终焕发着思考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
5. 开放评价认读。基于汉字认读的评价,我们命名为“五W”开放评价。它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从五个维度“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为了自我、为了同伴、为了学校”展开的人性化评价,是通过每一个学生实际的进步状况来做出判断的评价。通过评价革新,从深入观察学生学习经验的现状开始,从积极地评价学生的汉字认读优势与进步状态立场出发,把学生始终当作学习活动的有力支撑,教师顺着“评价—改进—计划—实施”路径,追踪学生展示真实的自我。开放“五W” 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拥有学的主动权。“五W”评价以长远的发展眼光追踪学生的汉字认读历程。
“车”行途中
途经“蹴鞠”站——
生1:大家猜猜,我在干什么?(做踢球动作)春天到了,我最喜欢在操场上踢足球了,我的梦想就是拿到大力神杯。什么是大力神杯呢?请刘子德为大家介绍。
生2:(介绍大力神杯)请豆浩华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足球的起源。
生3:我想给大家说说足球的来历。(做介绍)
师:你是怎么知道“来历”这两个字的意思的?
生3:查字典。
师: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识字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字典这样的工具呢。
生3:你们知道哪些足球明星?(点两个同学回答)
师:你喜欢哪个足球明星?为什么呀?(生回答)
一节课,台上站一位,台下众人“推”。每一节课,都饱含着集体智慧和深情。
如何将开放认讀活动课打磨设计得开放度更高,更经得住推敲,更贴近学生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是校园里迎风招展的横幅在无声地提醒团队里的每一位教师,这是小营小学办小班教学的誓言,是办学永恒的追求,是团队奋斗的风向标。
下一站——《爸爸去哪儿》
师:谢谢飞儿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军营之旅,掌声送给她!刚刚飞儿教会了我们一个“兵”字,仔细看看,这个字里还藏着哪些字?
生:丘、乒、乓。汉字在和我们捉迷藏呢,可真有意思!
师:“乒乓”这两个字,就像兄弟俩,每次都是一起出现。那丘这个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丘是比较平缓的土山,小山。
师:“丘”字还可以和不同的部首组成新的字,你还知道有哪些?(邱、蚯、岳)
瞧,我们用丘字开了一朵生字花。哪个小朋友能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生:组词读,丘,土丘的丘。
师:真棒!掌声送给小老师。
“车”行途中,团队成员结合小班化教育特点,针对学生身心认知规律,设计的每一节汉字开放认读活动课逐渐初具雏形!继续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提炼出具有小营小学特色的开放式汉字学习的课堂理念和特征,令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车”驾走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专家的悉心引领之下,团队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多场“玩转汉字”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项目的观摩研讨会上亮相。我校曾邀请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室的张一清主任现场指导。会上,专家深情讲述汉字前世今生,解析汉字内外乾坤,用其多年致力于汉字研究积累下来的生动案例和小营小学汉字研究团队成员深入浅出地探讨培养汉字学习兴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话题。开放的会场,反响尤为热烈。团队的老师们无一不珍视此次研学机会,与专家积极互动交流,如:低年级识字活动时如何引领小学生欣赏汉字之美,中年级开放识字又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高年级的开放认读汉字如何实现自主完成……大家无不为汉字文化浸润的大家课堂而喝彩!
一次次开放的研讨活动,展现的是小营小学浓厚的汉字认读研究氛围;走心的活动安排,正是“塔尖”专家团带团的用心之举。活动的开展为团队成员寻求识字认读新路径的进一步开拓点亮了前方的明灯。我们在这片研究沃土上坚守着……
春风十里不如“你”——“全语境”汉字认读活动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