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孙双金老师一节课看古典名著阅读的设问策略

2019-10-16黄雅芸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9期

黄雅芸

新教材有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编排、新设计,值得老师们好好揣摩、深入研究。譬如,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设置为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单元。单元页上,既有“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的点睛导语,也列出了单元语文学习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四篇课文《草船借箭》 《景阳冈》 《猴王出世》 《红楼春趣》,分别为中国四大名著的经典片段。在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中,提出“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倡导学生閱读中国古典名著,走近人物,品精彩故事。

冷静观察当下的小学生阅读现状,总体而言,短、薄、轻居多,长、厚、重不足,更何况当代小学生与中国古典名著年代暌违、相距甚远,学生自愿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致不高、兴趣不足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如何让小学生通过走进中国古典名著的节选故事,产生亲近经典之心,享受阅读经典之趣,从而顺利走向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实在是一个颇有难度、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最近,笔者有幸现场观摩了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景阳冈》公开教学,孙老师引领学生轻松愉悦地走进《水浒》,聚焦景阳冈打虎的经典段落,围绕主要人物武松展开层层深入、饶有兴味的阅读讨论,课堂上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思维和情感都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是什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中国古典名著,并产生了美妙而有深度的阅读体验?孙老师的教学涵养之深、教学设计之妙、课堂驾驭之功等都值得品味学习。限于篇幅,笔者在此只选取一个小角度,与老师们分享孙老师课堂的“设问”之妙,希望对老师们进行古典名著阅读指导有所启发。

纵观孙老师课堂上的设问,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质疑性问题;基础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审辩性问题。

一、质疑性问题:倾听学生,摸准起点

课堂从检查预习开始。如何检查预习?提问。孙老师鼓励学生:“提出小的问题,就有小的进步;提出大的问题,就有大的进步。”

问题1:“我的问题是文中出现了三次‘使尽气力,武松真的有使不完的力气吗?”

问题2:“我觉得力气一下子就花光了,他后面是怎么来的气力?”

老师点评:“两位同学都关注了‘使尽气力,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呀,武松没有力气,怎么又打了大虫五六十下的呢?有不同的问题吗?”

问题3:“我关注的问题是,店家为什么要挂上‘三碗不过冈的旗子?这样他的生意不会清淡吗?”

老师点评:“现在卖酒的大多追求多多益善,看来这个店家是有良心的商人啊!”

问题4:“大虫晚上才出来伤人,可是为什么店家说中午才能过冈?早上和下午为什么不能过冈?”

问题5:“我觉得武松在打虎之前喝了18碗酒,已经醉得站不稳了,但为什么他还能跟老虎搏斗呢?”

问题6:“第3段的结尾明明可以继续写下去,为什么另起一段?”

【启发】孙老师的课堂,是向学生问题开放的课堂。无论是对学生质疑问难的大加鼓励,还是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尊重欣赏、巧妙引导,都透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任何时候,阅读首先是个体行为。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每个学生的阅读状况,除非我们去与个体对话,老老实实地探听询问。只有充分倾听学生,问问他们各自阅读后有些什么问题,摸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问题所在,才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走向深度阅读。

虽然课堂上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多在细节上纠缠,没有触及文本的核心,但是提问本身的价值并不因此而有丝毫折损。带给我思考的恰恰是学生提问水准不高的事实(从课堂上的后续表现可以看出,这个班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远远超过他们提问的能力)。这难免会让人产生推想,或许平日语文课上我们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太少,才导致了学生疏于提问,不会提问,提不出有价值的好问题来。

鼓励提问,征求问题,奠定了阅读讨论的逻辑起点。接下来,应是研读问题,解决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可能会遇到类似这节课的状况,学生难以发现值得探讨的核心问题,而这些关键问题却是真实存在的,仿佛海平面下潜伏的巨大冰山。这时该怎么办?孙老师的做法我认为是恰当的。在学生未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时候,老师的介入成为必要。孙老师从容接棒,主导提问,引领学生层层深入,思考明辨,一步步解决了他们未曾发问而实际有疑的真问题。当问则问,顺学而导,是教师课堂主导的身份应然和价值体现。这也非常符合艾登·钱伯斯阅读循环圈理念:“要想使阅读能够顺利进行,需要有能力的成人阅读者。”

二、基础性问题:提纲挈领,长文读短

古典名著的阅读讨论究竟从哪里开始呢?面对纷繁复杂的文本内容,不少老师觉得千头万绪、一筹莫展。

“《景阳冈》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讲的是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课文很长,这么长的文章怎么读?有什么方法?”孙老师一上来便抛出这个问题,继而环视全场,全班学生纷纷面面相觑而不得其法(估计台下不少老师也同样陷入了迷茫)。这时候,孙老师告诉学生长文阅读首先要学会梳理故事情节,顺势引导学生搜索主要情节,简要提炼,很快便理出了故事情节框架:“吃酒——上冈——打虎——下冈”。

无独有偶,进入重点情节“打虎”片段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快速搜索“武松打虎有几个回合”,同样练习使用关键词简要提炼,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躲闪——棒劈——脚踢拳打——棒打”。

【启发】以上两个环节貌似是常规项目,老师提出的都是梳理信息、归纳概括的基础性问题,或许有人会不以为意。但我认为,这样的梳理非常有必要。

对小学生来说,古典名著阅读所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文本特别“长”,要将一部架构宏大、内容庞杂的书“啃”下来谈何容易!就算是经过节选删减后的《景阳冈》课文(2300多字)也明显比普通课文篇幅长得多,想像普通课文那样从头至尾、面面俱到、深入细致地去阅读,是不可能完成的。孙老师指导学生依据线索拎出情节简纲的过程,扎扎实实、紧凑高效,相信经历了《景阳冈》的两轮训练,学生已初步习得了迅速梳理情节、将长文读短的基本方法。

三、探究性问题:咬文嚼字,深入研读

在提纲挈领地理清情节之后,孙老师带领学生重新进入文本,抓住几处关键处细细研读,在语言深处品悟人物,丰满人物形象。现截取两处教学片段:

片段1:

师:当武松突然见到老虎,你认为他会怎么叫?刚才那个同学读得不真实。

生1:他会这样叫:“哎呀。”(语气较平淡)

师:一点不紧张。

生2:他会这样叫:“哎呀!”(语气稍强烈)

师:有一点紧张了!

生3:他会这样叫:“哎呀!”(语气强烈、夸张,语调大转弯,其他学生笑)

师:(笑)这是戏剧演员。

生4:他会这样叫“哎呀!”(语气强烈,语调上扬)

师:这样叫,说明他根本不紧张,而是沉着应战了。(示范:“哎呀!”)你们都试试看。

生: (纷纷地)“哎呀!”(语气语调均较为得当)

师:这时武松吓坏了,吓到什么程度?酒化作一身冷汗全出来了,这就是意外情况下人的应激反应。

【启发】一个语气词“哎呀”,孙老师放手让学生充分练习朗读,放慢阅读节奏,一而再、再而三,启发、引导、点拨、示范,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在放松愉悦的气氛中进入课文特定的语境。孙老师的教学回答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朗读?“真实”的朗读就是好的朗读。“真实”,意味着对文本语境的恰当理解、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因为古典名著的特定语境(武松忽见猛虎)距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难以感同身受,所以读得“真实”是有难度的。正因如此,在“哎呀”处驻足停留、反复指导便有了切实的意义,也产生了明显的成效。探究语境、揣摩心理、贴近人物、朗读表达融为一体,这个环节可谓精彩、扎实。

片段2:

生:武松在应对老虎的攻击时,都是闪在一边的。

师:是的,就是“一闪” “一闪”,又“一闪”。

师:我就纳闷了,你们不是说《水浒传》是名著吗?平时语文老师也说用词不要重复。我们来把第二个“一闪”换个词试试。

生:“一躲”。

师:好!第三个“一闪”也换个词。

生:“一避”。

生:“一让”。

生:“一藏”。

师:好的,这样用词就不重复了。你们觉得是改了的好,还是用三个“一闪”好?

生:“一闪”好,因为“一闪”比其他词感觉动作快,显得武松动作敏捷。

生:“一闪”好,武松是个英雄,用“躲”“藏”让人觉得他胆子太小,“一闪”则可以看出他的动作很有章法。

师:说得好!就像你们说的,“一闪”中能看出武松的机敏灵巧、积极主动!

【启发】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孙老师非常巧妙地捕捉住关键词“一闪”,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过程中重复出现的词语,运用替换法引导学生推敲、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想象还原人物当时的动作,从而感悟武松机敏灵活的身手、积极迎战的心理素质。作者用语精炼传神,三个“一闪”,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教师设问精当有方,引领学生品读三个“一闪”,对武松的机敏灵活了然于心,同时也感受到文学名著的语言魅力。

古典名著阅读指导,特别需要教师从丰富繁多的文本语言中披沙沥金、提取精华,选取值得品味的语言点,引导学生停下脚步,深探究、细品读、悟语妙,从而走向主人公的心灵世界。而这一切,依赖于教师的文本解读功力。孙老师“火眼金睛”“明察秋毫”,令人贊佩!

孙老师的课堂还启发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无须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更多的应该追求一种发展性目标,让学生阅读得法,习得有效的阅读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上他连续两次指导学生使用“词语替换”策略(还有一处为给“揪”字换词),扎实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力、评判力,让学生感受到最好的语言就是最真实贴切、最生动传神、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这样的阅读策略通过反复练习、实践操练,相信会成为学生带得走的东西。

四、审辩性问题:审问质询,领悟人性

“武松真的是英雄吗?”孙老师说,“如果光是读到他的勇猛、机敏、力大无比,人物是不完整的,是单薄的。名著的魅力就在于人物性格塑造得非常丰满、真实。”接下来,他指导学生阅读打虎之前的“吃酒”部分,连续设问:“你爸爸是怎么喝酒的?你爸爸喝酒和武松喝酒有什么不一样?你读出武松的什么性格?”“一般人喝完酒就会说酒好,而武松却是‘叫,还有好几处都是‘叫,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谁来读读原文这段话,武松的粗鲁从哪里可以看出?”在一连串联系生活、比照生活的“接地气”的设问推动下,学生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豪爽”“鲁莽”“急躁”“无理”“不耐烦”……从多个角度说出了对武松性格的真实理解。随着阅读探讨的深入,原本完美无瑕的英雄人物性格丰富了许多,学生读到了一个真实、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追问:“写喝酒和打虎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打通文脉、贯通理解小说前后情节的内在联系,从中再次深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接下来的教学中,孙老师还抛出了“有人说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同意吗?”“武松是真英雄,还是假英雄?”等问题,均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们积极思考、纷纷发表独到见解,课堂上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掌声阵阵。

【启发】古典名著之所以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学经典,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真实地表现了人性的多样复杂,从而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古典名著阅读指导课如何上出名著精髓、让课堂上闪烁人性的真实光芒?孙老师为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示范。

首先,孙老师抛出的问题充满浓浓的“人文味儿”。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努力卸下高高在上的“英雄”光环,从生活出发,与生活对照,将问题指向“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在回归生活的积极思辨中,逐步认识到英雄人物的多个性格侧面,对武松有了真实、丰富、全面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是近在眼前、亲切可感的人,甚至自己还能与之产生某种同理之心、共鸣之情。这样的阅读感受,必将激发儿童进一步走进经典、阅读经典的兴趣。

其次,孙老师的问题大多带有强烈的审辩性。审辩性的问题不再囿于单篇课文所呈现的情节内容,也无法轻易地找到标准答案(准确地说,有的问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而是不断质疑、冲击着人们的惯性思考。当学生走进文本语境、真切体会到武松的胆小之后,孙老师说:“是不是小说里写出了武松的胆小,就降低了这个人?”有学生回答:“这样写,并没有让人物形象降低,而是写出了人性。”在掌声中,学生对什么是“好的小说”、应该如何看待“人性”等问题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课堂上还有这样一幕,有学生提出武松打虎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孙老师笑着指正:“不能离开特定的环境思考问题,莫用今天的眼光看古时候的人。”这点提醒非常可贵,这是在教给学生一种阅读古代经典、进行审辩思考的基本方法:只有对时代文化背景的差异有清醒的认知,才能做出合情合理的评判。

古典名著阅读,如何让学生步入“我阅读,我思考” “真阅读、真思考” “深阅读、深思考”的理想境界?也许我们可以像孙老师那样,努力多提些有价值的审辩性问题。因为审辩性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必然要经历审问、慎思、明辨、决断的深度思维过程,他们得根据自己的经验、理性,做出合乎情理的自我判断。积极开展审辩性问题的讨论,必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凭证据讲话的习惯,合乎逻辑地发表观点的习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到底,任何好的课堂设问策略都是“可学”而又“不可学”的。因为,这一切离不开教师本人的阅读水准、阅读素养。要想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热爱,切实推进学生阅读,为其提供优质有效的指导,唯有先将自己培养成合格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