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该错过的阿城

2019-10-16赵凯宁

江西教育B 2019年8期
关键词:阿城孝顺异化

赵凯宁

阿城,是一位被我错过了很久的作家。

第一次接触阿城的文字,是在初中时读过的《棋王》,印象中那情节和语言,颇有武侠小说的味道。近日重读阿城,很快便被他的文字所折服。品读阿城的文字,清淡、隽雅,于一字一句处直抒胸臆,淡然悠远处而有古意,几个短句,便给人以极强的画面感。用阿城评价汪曾祺的话来形容他自己的作品,也是再合适不过的,那便是:结结实实和老老实实。

且不说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等代表作,就说我手中翻了多遍的《常识与通识》,虽其中只是短短十余篇散文,却让我品咂良久,回味悠长。笔者不才,不能尽述阿城作品之妙意,这里仅谈自己品读之后的点滴感悟,也算与同缘的朋友交流。

文化耶?武化耶?

何谓文化?这是一个我们天天挂在嘴边,却总也说不清的概念。以前,我很认可一个说法:“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这当然足够简约,然而,仍然显得大而无当,空泛抽象。直到我读了阿城的《文化不是味精》一书。阿城是如何理解“文化”的呢?他说,中国文化的“文”是很早就定下来的,非常简单、明确,它是针对“武”提出的。周公制礼作乐,这个“礼”,就是文。为什么要这样做?周初建立政权,自己力量小,施行的是军事化统治,面对的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武化”事件。所以周公为了安定天下而“制礼”,“礼”就是文。也就是说,大家放弃“武”的关系,约定好建立“文”的关系。

噢,我终于明白了!追究“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从来就是相对于“武化”而提出来的概念。文不是天然就有的,文需要“化”才能获得。何谓“化”?正所谓“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行动上”,就是一举一动,包括所有细节、行为,都是按“文”的方式去处理,这就是“化”。“化”是极漫长的过程,于人类社会而言,需经历千百代积淀而成。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是不是符合“文化”的要求。比如我们刚听完一场音乐会,心情愉悦,往往变得温文尔雅。然而在音乐会散场回家的途中,如果被别人不小心踩了脚,那一刻,你是立刻勃然大怒、跳将起来,还是心平气和、宽人恕己?然而仅仅明白了这一层,还只是理解了一半。做个“文化人”谈何容易?因为,文化往往会异化,异化的文化,往往顶着“文化”之名,行“武化”之实,因而更有危险性和欺骗性。

当我理解到这一层时,不禁有醍醐灌顶之感。世间有多少异化了的“文化”,让我们身在其中,深受其扰而不可得知。回到我的本职工作,这对我也极有警策意义。比如,对待学生,不管出于何种看似正当的理由,教师都不能有体罚羞辱等“武化”言行。更进一步,在教学研究中,对于不同的学术声音、不同的观点,都应该报以“同者相亲,异者相敬”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胸襟。我始终认为,学校,应该是这个社会最讲文化的地方;教师,应该成为文化的引领人群。

真敢说自己孝顺吗?

曾看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词:“《常回家看看》是一首长大后才能听懂的歌。”一直以来,我都把“百善孝为先”奉为圭臬,自认为是个孝顺的人。但是,在读了阿城的书后,却不由地自我怀疑:“我真的是個孝顺的人吗?”

原本我坚信,孝应该是人的本性。然而阿城的解释,用他自己的话说,却颇为“煞风景”:爱护下一代,的确是人源自动物的本能,因为人和动物都要靠下一代来延续和发展。然而,孝却不是。比如从春秋时期“元觉劝父”的故事中,可猜想到那时候将衰老的父母扔进深山是常有的事情。再比如日本著名电影《楢山节考》,说的是一个寨子里,母亲年老了,不中用了,不能再为家里创造价值了。按照当时当地的风俗,儿子要把母亲背到山上去,让母亲等死。儿子纵然很不忍心,但是家中食物短缺,只得把母亲背到山上……

所以有句老话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则贫家无孝子。”正因如此,在中国文化中,把孝提升至极高的地位,在实行科举之前,“举孝廉”是重要的选拔人才和官员的途径。一个人能够做到“孝”,就说明这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样的人就可以“做官”,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说到这里,反躬自省,我真的敢说自己是个孝顺的人吗?审查自己,内心便直发虚。已过而立之年,我仍是靠着父母的帮助,才能安心工作,自己的孩子也靠父母帮着带。我所谓的孝顺之举,也不过是偶尔给父母一点钱,给他们买点东西。然而,这些微不足道的行为,还只是因为经济条件允许。如果父母真的无法自理,需要子女来照顾的时候,我能做得很好吗?……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们数千年“孝”文化的积淀,我们个人数十年接受的“孝”的美德教育,也往往敌不过现实的轻轻一击……

阿城总是这样,于平平常常间言说的,往往都是这样“断根儿的道理”。读他的书不会像喝糖水那样“甜腻”,有时会觉得有些苦涩,苦涩之后又有回甘,透着畅快。他的文字总是特别耐“琢磨”,一句话包含不同维度的意思,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你可以从他的作品里学到文字功夫,收获创作的启迪,得到与众不同的思想。

我觉得从古到今,有些极好的东西,它一定是只被少数人所知道、所赏识的。阿城自己是不会主动向你去贩卖知识的,更不会主动去讨好你。朋友,别错过,他正叼着烟斗,安静地在书中等着有缘的你……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阿城孝顺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戏子多秋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孝顺
La cultura de la piedad fi lial e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