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9-10-16张婷
张婷
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能陶冶学生情操,潜移默化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与思想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引用国学启蒙著作,让学生在识字中感受传统文化
识字课是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课,也是小学语文的必备课程。学习汉字是小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第一扇门,学好汉字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识字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从识字阶段就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感悟中国文化。
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启蒙教育著作是古代人开始启蒙式学习的工具,比如《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经典启蒙著作引进课堂,以这些著作为识字教学工具,让小学生熟读这些著作,并抄写书中的生字,从而开展识字教学。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识字量,教会学生更多的汉字,又可以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引导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
二、注重古诗词教学,培养小学生传统文化视角
古诗词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语文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古诗词部分,在古诗词中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精神,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类型既有描写景色的,也有表达情感的,还有歌咏志向的,这些古诗词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与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作用。
三、挖掘语文教材资源,利用古代故事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古代美德故事,这些故事是从古代文学著作中提取出来,再由权威学者及教育专家进行改编形成的,对小学生的语文教育以及思想品质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實际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这些古代美德小故事,用文章中的主人公事迹教导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灵活、合理地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引入适当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精神,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界田小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