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riostin对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

2019-10-16李豆豆周维维曹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去势膜片牙槽骨

李豆豆 周维维 曹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骨组织工程中最常用的种子细胞[1]。骨质疏松状态时,BMMSCs的功能发生异常,由BMMSCs进行组织修复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2]。成骨特异性细胞因子2(periostin,POSTN),是相对分子质量为93 000的分泌型细胞外基质蛋白,主要在胶原丰富的结缔组织中表达,如骨(尤其是骨膜)、牙周韧带和心脏瓣膜[3]。POSTN受机械应力、PTH、生长因子等因素的影响参与调节骨内稳态[4]。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唯一骨代谢药是小剂量、间歇性的给予PTH,而在所有受PTH调控的基因中,POSTN被证明是一种高反应基因[5-6]。POSTN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通过模拟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状态,研究POSTN基因在去势大鼠BMMSCs中的表达和对其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主要材料、仪器

实验动物:4周龄雌性SD大鼠(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α-MEM培养基(Hyclone,美国);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胰蛋白酶、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吲哚美辛、抗坏血酸、胰岛素、油红O、茜素红(Sigma-Aldrich,美国);BCIP/NBT碱性磷酸酯酶显色试剂盒、BCA(北京康为世纪);RIPA裂解液(上海碧云天公司);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南京建成公司);RNAiso Plus、SYBR®Premix Ex TaqTMII(Takara,日本);Micro-CT(Siemens Inveon,德国);实时定量PCR仪(Prime Q,英国);酶联免疫检测仪(BioTek Synergy HT,美国);CO2孵箱、离心机(Thermo,美国)。

1.2 去势大鼠模型的构建

16只体重180~200 g、4周龄SD大鼠根据是否摘除卵巢分为去势组(OVX,n=8)和假手术组(SHAM,n=8),去势组结扎双侧输卵管并切除卵巢,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等量脂肪组织。3个月后处死大鼠,无菌条件下剔除股骨周围软组织,并对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和重建,随后比较2组指标,包括小梁厚度(Tb.Th),小梁数目(Tb.N),小梁间距(Th.Sp)和骨体积分数(BV/TV)。动物福利及所有手续均按照《实验室动物护理使用指南》(中国科技部,2006)执行,并经第四军医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细胞分离与培养

无菌条件下取SD大鼠股骨及胫骨。充分暴露骨髓腔,用添加青、链霉素的α-MEM培养基冲出骨髓,反复轻轻吹打均匀,接种于25 cm2培养瓶中,置37℃、5%CO2和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半换液,以后每3天换液。当细胞融合至80% ~90%时,0.25%胰蛋白酶传代培养,细胞传至P3代使用。

1.4 Real-Time PCR

用RNAiso Plus提取细胞总RNA,以20μl体系将RNA反转录为cDNA。反应条件为:37℃15 min;85℃5 s;4℃。使用SYBR®Premix Ex TaqTMII进行Real-Time PCR实验。反应条件为:95℃30 s;95℃5 s、55℃30 s、72℃1 min共39个循环。引物具体见表1。结果以Ct值表示,以GAPDH为内参照,以2-ΔΔCt计算基因相对表达量。

1.5 病毒转染

携带POSTN的病毒(上海吉凯基因),病毒序列为 GV492(Ubi-MCS-3FLAG-CBh-gcGFP-IRES-puromycin)。细胞以5×104个/ml的密度接种在6孔板中,细胞贴壁后,用含有6μg/ml促细胞感染液(Polybreen)的2 ml新鲜培养液代替原培养基,并分别加入35μl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免疫缺陷病毒AdPOSTN和AdE(空载体阴性对照)于培养基中[病毒体积=(MOI×细胞数目)/病毒滴度,预实验探索出当MOI=70%左右时可同时保证较高的感染效率和良好的细胞状态,本实验病毒滴度=1×108TU/ml],转染12 h后更换为常规培养基。感染后72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的阳性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OSTN的表达量。

表1 RT-PCR引物Tab 1 RT-PCR primers

1.6 细胞膜片的构建

细胞以3×105个/孔的浓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待细胞贴壁生长至密度达90% ~100%时,更换成膜诱导液(培养基添加100 mg/ml维生素C)。每3 d换液1次,7~10 d后可获得细胞膜片。

1.7 牙周缺损动物模型

24只4周龄SD大鼠按前述切除卵巢,术后3个月分为3组:对照组,OVX-BMMSCs组和POSTNOVX-BMMSCs组。无菌条件下,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麻醉,仰卧位固定大鼠,提拉上下颌骨使尽量暴露其上颌牙列。用尖头手术刀切开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侧牙龈,轻轻翻开粘骨膜瓣,暴露第一磨牙近中根的牙槽骨骨面后,用直径为1.5 mm的牙科球状车针去除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的近中牙槽骨,直至车针完全没入。柱状车针修整洞型使其达到手术标准统一为3 mm×2 mm×1.5 mm的箱装洞型,体积为9 mm3。OVX-BMMSCs组和POSTN-OVX-BMMSCs组在缺损处分别小心植入OVX-BMMSCs膜片和POSTN-OVXBMMSCs膜片,将粘骨膜瓣缝合。对照组不植入仅缝合。第3、6周进行Micro-CT扫描和重建分析。6周后麻药过量处死,分离上颌骨并用10% EDTA脱钙30 d左右,石蜡包埋,HE染色。

1.8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对进行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比较用成组t检验,3组样本比较用one-way ANOVA,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成功构建去势大鼠模型

本实验摘除SD大鼠的双侧卵巢后3个月对大鼠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和三维重建(图1)。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的密度减少,可见断裂的骨小梁及骨髓空腔(图1)。OVX组Tb.Th、Tb.N和BV/TV等指标比SHAM组显著降低,而Th.Sp显著增加(图1),说明OVX组大鼠严重骨质疏松。

图1 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鉴定Fig 1 Identification of an ovariectomized(OVX)rat model

2.2 OVX-BMMSCs内POSTN表达水平降低

采用PCR检测POSTN的表达水平,发现OVXBMMSCs的POSTN的表达量比SHAM-BMMSCs明显降低(P<0.05)(图2)。

2.3 上调POSTN的表达

转染72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效率,AdPOSTN和AdE转染效率均在70% ~80%之间(图2)。PCR检测OVX-BMMSCs转染病毒后POST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OSTN-OVX-BMMSCs内POSTN含量显著上调(P<0.001)(图2)。

2.4 上调POSTN促进OVX-BMMSCs的骨向分化

成骨诱导培养SHAM-BMMSCs,OVX-BMMSCs和POSTN-OVX-BMMSCs 3组细胞,第3天和第7天检测相关成骨水平,显示OVX-BMMSCs与SHAM-BMMSCs相比,前者成骨正相关ALP、OCN和Runx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成骨负相关Sost表达水平升高。POSTN-OVX-BMMSCs和OVX-BMMSCs相比,前者的ALP、Runx2和OCN等mRNA表达水平整体呈升高趋势,Sost的表达水平降低(图3)。

图2 POSTN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Fig 2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OSTN in BMMSCs

图3 Periostin对BMMSCs成骨分化影响Fig 3 Influence of POSTN o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MMSCs

2.5 构建细胞膜片

在成膜诱导液中培养BMMSCs,7~10 d左右可见细胞成膜状(图4A)。HE染色可见细胞膜片的厚度,横断面可见由3~5层细胞构成(图4B)。

2.6 体内实验POSTN促进牙周缺损的修复

经过3周、6周,对大鼠上颌骨进行Micro-CT扫描,扫描重建后结果显示(图5):在相同的时间点,POSTN-OVX-BMMSCs膜片组牙槽骨缺损处体积最小,愈合速度最快;OVX-BMMSCs膜片组次之。6周后对牙槽骨缺损处矢量状向切片并进行HE染色结果显示(图6),POSTN-OVX-BMMSCs膜片组新生牙槽骨面积最大,有明显的新生血管及大量的成熟成骨细胞,骨组织结构较完整,而空白组和OVX-BMMSCs膜片组中只有少量的成骨细胞和血管形成。以上均提示POSTN-OVX-BMMSCs膜片组修复牙槽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OVX-BMMSCs细胞膜片和对照组。

图4 细胞膜片的构建Fig 4 Construction of cell sheets

图5 骨缺损区进行Micro-CT扫描Fig 5 Micro-CT scanning of the defect area

3 讨 论

骨质疏松的患者常常遭受骨折和骨折后难以愈合的困扰,极大降低了生活质量[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较容易分离,有多向分化潜力,并保留“归巢”特点,使得它们在骨组织修复以及治疗相关疾病中成为第一选择。然而,雌激素缺乏的骨质疏松大鼠的BMMSCs骨向分化能力降低、成骨水平下降,由自体BMMSCs移植进行骨再生的修复效果并不理想,而恢复受损的BMMSCs的正常功能可能是治疗的关键[8]。

图6 骨缺损区进行HE染色Fig 6 HE staining of the defect area

POSTN是一种分泌型的细胞外基质蛋白,最初是从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 cDNA文库中克隆出的一种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和粘附功能的分子[9]。POSTN属于成束蛋白-I家族,此家族的蛋白与成骨关系密切,POSTN在调节全身骨代谢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0-11]。运动能改善骨质疏松,而运动产生复杂的机械效应,如重复压缩或剪切力等,大大增加了POSTN的表达,同时POSTN通过semaphorin-3A抑制破骨细胞分化[12]。骨折后POSTN的表达水平再一次升高,说明POSTN在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13]。这些研究提示POSTN在骨发育和重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通过摘除双侧卵巢成功构建了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分离培养了OVX-BMMSCs和SHAMBMMSCs。通过PCR检测骨质疏松大鼠中POSTN的表达水平,发现OVX-BMMSCs的POSTN的表达量比SHAM-BMMSCs明显降低。OVX-BMMSCs的骨向分化能力存在明显缺陷,这与以前的许多研究都是一致的[14]。通过逆转录病毒成功上调POSTN的表达后,PCR结果显示POSTN-OVX-BMMSCs的成骨水平高于OVX-BMMSCs,这阐明上调POSTN可以恢复OVXBMMSCs的成骨能力。反过来,这也证实了POSTN可能是监测骨代谢活动的指标之一[15]。

POSTN与牙周关系密切,缺失小鼠牙齿发育异常,并在牙周炎以及牙周术后表达增加[16]。在本实验应用细胞膜片技术,在骨缺损区分别植入OVXBMMSCs和POSTN-OVX-BMMSCs膜片。发现,在骨缺损区POSTN-OVX-BMMSCs膜片更能促进新生骨和血管的再生,促进骨的修复愈合,这与POSTN在组织创伤和伤口修复的组织中高表达有关[17]。

4 结 论

POSTN可改善和促进去势大鼠BMMSCs的成骨能力,可能有利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的再生。

猜你喜欢

去势膜片牙槽骨
去势方法及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橡胶膜片耐液体性能及等级评定
VEGF和PDGF联合诱导的BMSCs膜片复合马鹿角粉/PVA支架的体内成血管相关研究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探讨仔猪去势的替代方案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等张力钛膜片翻转特性研究
厚度梯度对钛制椭球形膜片翻转性能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