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口腔冲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2019-10-16张克春刘珊曾乐群辜兰英庞慧黄欣艺蒋姝梅
张克春 刘珊 曾乐群 辜兰英 庞慧 黄欣艺 蒋姝梅
(乐山市人民医院颌面外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技术随着显微外科和3D打印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术后维护患者口腔清洁是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保证皮瓣成活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1]。但在其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患者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口角牵拉伤、创口裂开、误吞或误吸、衣服浸湿、疼痛、呛咳、恶心等,影响患者的安全。针对此情况我科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改进,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2 月11 日—3月1日,根据自制的查检表共查检口腔冲洗患者100例次,发生不良反应共45例次,其中呛咳11例,疼痛10例,误吸7例,误吞7例,创口裂开5例,恶心3例,口角牵拉伤2例,发生率为45%。
1.2 原因分析
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情况,将无口腔冲洗操作标准、评估与观察不到位、操作后评价及处理不到位、吸引速度小于冲洗速度列为本期主题活动的真因,见图。
图1 口腔冲洗并发症发生率高的要因图
1.3 对策及巩固措施
修订口腔冲洗流程、制定口腔气味等级评分表及口腔类型分型表、设计一款增加吸水速度的吸引头、制定个性化口腔对症处理表。
1.4 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口腔冲洗不良反应发生率、口腔冲洗不良反应、舒适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开展后口腔冲洗操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开展前的45%降至开展后的12%,见表1。
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口腔冲洗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2.2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口腔冲洗的舒适度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患者对口腔冲洗操作舒适度比较[n(%)]
3.讨论
由表1可以看出,品管圈实施前后发生口腔冲洗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实施后改良口腔冲洗吸引头在做口腔治疗或冲洗时,材质本身可塑型,折为弯钩形状直接钩挂于病人嘴角,位置较易固定和调整,可多方位多角度吸引口腔各部位,另外其管径较细,侧孔小,导管头端为钝面半包裹式小孔分散导管外径周围,吸引时不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由表2可以看出品管圈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升了口腔冲洗操作的细节质量及病人舒适度,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口腔专科护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