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观察

2019-10-16罗善明

医药前沿 2019年25期
关键词:食管癌生存率出血量

罗善明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食管癌属于肿瘤疾病的一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一般在患病初期患者的身体无明显症状[2],当病情延展到中后期时会出现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声音沙哑、吞咽疼痛、体重下降等等[3]。目前对于治疗早期食管癌采用的方法为手术治疗,开胸手术在手术时视野受限,对淋巴结的清除数量受限,不仅如此,开腹对患者损伤较大,影响术后恢复,降低生活质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患者创伤小、治疗率高且安全性高,因此近几年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本次选取我院进行手术的早期食管癌患者76例作为对象,具体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0:18,年龄分布在43~79岁,平均年龄在(68.8±5.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7,年龄在45~77岁,平均为(69.2±7.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本次参选的患者均符合以下几点:(1)无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肝肾疾病等;(2)无精神疾病,如认知障碍、抑郁症等。本次参选的患者均排除以下几点:(1)不知晓手术方式和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2)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进行电凝标记,标记的位置在病灶边缘0.5cm处,在黏膜下注射美蓝与甘油果糖混合液,在透明帽内安装圈套器,并在内镜前端套透明帽套,对透明帽内的病灶黏膜进行圈套器切割。对病灶进行切除。研究组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病灶边缘0.5cm处进行电凝标记,将美蓝和甘油果糖混合液注射到黏膜下,将透明帽套安置在内镜的前端,在透明帽内安装圈套器,将病灶黏膜吸入到透明帽内,沿黏膜下层剥离,在对黏膜下层进行剥离时,要进行反复黏膜下注射,并且要保持黏膜层在剥离层的上方。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

1.3.2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率。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研究组,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情况对比(±s)

表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情况对比(±s)

组别例数手术用时(min)术中出血量(ml)研究组38236.34±23.278.44±1.18对照组38192.22±15.1612.23±1.11

2.2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26.32%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生存率,生存率为术后六个月未死亡,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食管肿瘤中比较常见的有食管癌,食管癌的发病率占85%以上,尤其在我国北部,发病率极高,对于食管癌的治疗,多采取手术的方式,一般传统的开胸手术存在很多弊端,如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易出现感染现象,术后容易引发并发症等等[4]。在手术后比较常见的肺部感染,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呼吸不畅,造成一定的生命危险。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微创手术存在很多优势,比如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等,因此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更易被患者所接受[5]。对于食管癌的治疗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后生存率较高。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次选取7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组手术用时长,但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生存率高,说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有较好效果,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食管癌生存率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