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住环境的整治研究
2019-10-15张文责
张文责
摘要: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我国过去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郓城县农村进行走访、调研,发现绝大数乡村依然存在“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问题。基于此问题,尝试采用乡村振兴战略中“二十字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进行解决。通过一系列措施对乡村居住环境进行整治早日建成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居住环境;乡村文化
一、引言
?我国是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就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认识。从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三农”问题到十八大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再到党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对于我国乡村发展所处历史时期的一个研判,是我国矛盾的一个基本要求,即: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发展和不充分乡村之间的发展。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落实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居住环境建设。
二、“乡村振兴战略 ”与“居住环境建设”的契合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新农村建设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也是当前推进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通过整治农村居住环境、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实现乡村振兴。
三、十九大前乡村居住空间现状的认知
通过对郓城县乡村居住空间现状进行走访调查,将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结论:
自然環境:水源遭到多方面污染,化工厂污水排入河道,生活废水排入河塘,农药化学残留渗入地下水源。树木的大量砍伐严重,绿化面积日益减少;社会环境:一方面,社会文化环境氛围不浓厚,封建迷信、陈规陋习等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受城镇化和网络媒体的影响,乡土文化逐渐消失;人工环境: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匮乏,路面未进行硬化以及缺少有效的排水系统。绿化未进行合理规划,树木种植不合理等。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居住环境的解决方案
4.1、自然环境的有效治理
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必须留住青山绿水,要求生态宜居。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生态宜居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构建滨河生态系统,修建骑行绿道和滨河景观步道,打造集体验、运动、亲子、休闲和生态为一体的景观布局,担负起村民晨练、夜跑休憩、亲近自然和体验运动的多样化需求。
4.2、基础设施的优化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习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出行难、如厕难等一些基础性问题。坚持绿色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守住绿水青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道路建设是实现产业兴旺必不可少的基础保障,是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乡村要依靠产业的发展来逐步提升自身的吸引力,从而有效的将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进行引导和促进。
排水系统的完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站,将雨水可以直接排入河道和水塘,生活废水和农业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后作用于农业。
卫生基础设施是展现良好乡村风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在街道增添和安放垃圾收集设施,另一方满,还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村民对卫生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真正做到治理有效。
随着环境问题变得愈加严峻,清洁能源建设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起着积极作用。建设沼气池转换秸秆能源,减少居民在燃烧秸秆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无处存放秸秆造成乱堆乱放的现象。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农村用电量相对较少,太阳能发电板能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用电。
4.3、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前提。习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 通过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乡村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与弘扬乡村优秀文化,摒弃乡村文化中腐朽落后的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墙能够成为倡导文明、宣传文化、宣传公益以及提升乡村形象的载体,对居民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文化墙的建设和当地的民风民俗结合起来,挖掘当地的生活素材和榜样亮点,因地制宜的建设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展示区。
十九大召开以后,乡村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修建文化广场迎合了当下乡村需求,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搭建起和谐社会的舞台。广场建设时结合当地的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建设出一座具有归属感的乡村广场。
每一座乡村都有它特有的发展轨迹和特色,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这种特色在慢慢消失。乡村文化馆以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为背景记录乡村的发展历程,保留乡村的历史,突出乡村的特色。
五、结语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乡村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决策,认真研读报告,深入理解并贯彻到落实到乡村建设行动中去。相信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将会把乡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国祥.专家解读: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J].农经,2017,No.318,28-35.
[2]肖晴晴;王小娟;彭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J].黑河学刊,2019,71-72.
[4]王韬钦.乡村组织振兴的基本逻辑及实现路径探讨[J].岭南学刊,2019,1-6.
[5]彭明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J].湖南农业,2019,No.495,27.
[7]刘瑞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J].前进,2019,No.319,50-51.
[8]唐荣.浅谈对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J].现代交际,2019,No.496,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