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9-10-15佟圣丽林红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心理健康心理

佟圣丽 林红

【中图分类号】R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衛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宜昌市作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和全国水电名城,近年来在深入推进“平安宜昌”、“健康宜昌”建设中,积极探索宜昌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有效防范和降低了社会风险及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程度提升,目前宜昌市已经被确立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城市。我市的经验和做法如下:

一、深化认识,高位推进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央加强“平安中国”的一个重要抓手,一个崭新的平台。是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关注民生的暖心工程,因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从现实需要去深化认识和推进这项工作。

1.成立由市委常委担任组长的试点领导小组。建立了由相关部门都参与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试点的日常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定时召开会议并组织实施。同时明确此项工作由市政法委综治办和市卫健委双牵头机制,市政法委综治办主要负责整体工作的协调和推进工作。

2.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宜昌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包括工作目标、工作任务、部门职责分工和方法步骤等。方案制定后发到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然后不断优化方案报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管理办公室备案和市委市政府同意,最后再组织实施和落实。

3.明确经费保障机制,体现真重视。2018年下半年,我市从市长专项发展基金中下拔近200万元资金,用于一个市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六个试点社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及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公益热线服务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此项工作的真重视。在2019年工作中,我市也将此项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更大力度地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突出特色,创新作为

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城市,我们要大胆探索,不断发现和发掘我市的特色,去做出我们的特色和亮点。

1.建立健全的各部门、各行业社会心理服务网络。重点抓好“一个市、十四个县”的市区心理服务分中心和乡镇(街道)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设,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开设心理咨询室达到100%,在三年时间实现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

2.打造一支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活动,依托现有的心理健康专业医生、心理咨询师、精防医生、社会工作者组建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队伍,引导公共卫生医师、网格员、基层干部、心理爱好者积极参与心理健康咨询专业培训,打造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由政府出资对上述人员进行每年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且由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负责举办专业人员服务技能提高班,用三年时间建成一支服务能力强,专业度高的实用型人才队伍。

3.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市民提供可及性服务。为满足不同人群心理服务需求,我市设立心理救援公益热线电话,并由专业人员负责接听电话开展电话咨询服务;在“市民e家”中增加心理健康服务模块——心理导航APP,为民众提供媒体和网络平台服务;建立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与各分中心之间的远程会诊服务,既解决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又方便来访者就诊咨询。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学校,社区和各行业,将公共心理健康课纳入公需科目来不断提高公共心理健康意识。贯彻“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团体辅导,为老、幼、妇、残等特殊人群提供专业心理辅导;通过开展对心理行为问题较严重的人群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多渠道地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的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度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共同创建平安和谐社会。

5.严格考核,促进规范。市政法委、市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适时召开全市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工作现场会,听取各地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分析问题,总结成绩,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同时组建专家组和工作专班,对每个阶段建设情况进行督查跟进,及时下发通报,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完善奖惩措施,将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和作为领导干部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并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真抓实干、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等待观望、简单应付的单位,进行约谈或挂牌督办,直至“一票否决”。

三、理清思路,任重道远

1.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模糊认识: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就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事。这种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因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平安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这两项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纳入党政领导牵头,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件大事。如果认识不到位,这项工作是很难得到重视并向前推进的。

2.目前我国专业的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匮乏。因此,2017年1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要求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人才有序发展,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在全国推进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需要一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网格员、综治干部、心理志愿者等组成的服务队伍,在原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内融入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大众心理健康,规范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要实现这一点还需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这项工作才刚刚起步,目前还在试点阶段,因此存在认识不够、机制不健全、人员缺乏、专业水平不高、经费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要正确面对和解决的。所以我们就要大胆地去创新,大胆地去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提高,最终形成“宜昌模式”向全国推广。因此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心理健康心理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