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防融合模式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获得感现状评价及制度优化研究

2019-10-15于杰程亮张丽娟于友红于晓芳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获得感家庭医生

于杰 程亮 张丽娟 于友红 于晓芳

【摘 要】目的:探究医防融合模式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获得感现状,并尝试进行制度优化研究。方法:选取潍坊市中心城区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计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了解500名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满意度以及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医防融合模式前后居民获得感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软件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00例居民,其中275例男性,平均年龄(64.23±13.42)岁,BMI指数为(23.55±5.80)kg/m2,平均签约时长(1.43±0.77)年,有98例有住院经历,了解家庭医生的有384例。实施该模式后,家庭医生知晓率、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居民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区设施满意度实施后未有显著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防融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保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顺利进行,提高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关键词】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获得感;制度优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residents' sense of acquisition under the contract service mode of medical and preventive integration family doctors, and try to optimize the system. Methods: Totally, 25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 in Weifang downtown area were selected. Questionnaires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rate, satisfaction rate of 500 contracted residents about the family doctor's contracted services and the residents' sense of acquisi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family doctor's services and medical prevention. The software SPSS 24.0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500 resid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f whom 275 were male,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4.23 (±13.42) years, BMI index of (23.55 ±5.80) kg/㎡, average length of contract signing (1.43 ±0.77) years, 98 had lived there and 384 knew family doctor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odel, the awareness rate of family doctors, the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es and the sense of medical acces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 0.05), while the satisfaction of community facilities was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 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family doctor contract servi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improve the awareness rate of family doctor contract service,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family doctor contract service, and improve residents' satisfaction and sense of acquisition.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revention; Family doctor; Contracting service; Sense of access; System optimization

【中圖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潍坊市中心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医防融合为基础,以家庭医生团队为支撑,门诊就医时为居民提供健康档案完善、慢病随访和健康教育[1],以“3+X”模式组建117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实施“互联网+”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效率[2],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室,进驻社区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点,设立健康驿站引导居民开展健康自我管理。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慢性病、常见病的诊治和健康教育,为需要的居民提供城区二三级医院的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引导居民合理有序就医[3]。本研究通过对潍坊市中心城区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医防融合模式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后居民获得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知晓率、满意度和意见建议,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中心城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了解潍坊市中心城区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00名签约居民,并通过调查问卷进行信息采集。纳入标准:(1)潍坊市中心城区25家社区常住居民;(2)已完成签约的本区居民;(3)具有独立完成问卷的阅读和书写能力;(4)精神、心理正常;排除标准:(1)外来务工人员或本地居住时间少于2年;(2)存在精神、心理疾病;(3)无独立阅读和填写问卷能力。

1.2 研究方法

1.2.1 收集资料 利用Pubme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及中国卫生健康委网站、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网站等查阅收集相关文件资料、文献研究成果,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

1.2.2 问卷调查 通过专家咨询和专题小组讨论等方法设计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同时进行预调查并完善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潍坊市中心城区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居民开展问卷调查。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机抽取20名签约居民进行调查,共500名居民。

1.2.3 个人深入访谈 结合访谈提纲,对随机抽取的居民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主要访谈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家庭情况、慢病信息、签约情况、家庭医生知晓情况、转诊情况、满意度等内容。

1.2.4 资料收集方式 现场调查阶段:调查前进行调查人员培训,明确问卷各项指标的内涵,统一调查口径。调查中通过个人自查和负责人抽查,对调查问卷有遗漏或不符合逻辑的问题及时更正或者补充,保证问卷质量。数据整理阶段:定量资料通过二次录入的方式进行数据库的逻辑校对;定性访谈资料由研究者对所有访谈文本转录进行检查,确保记录准确、完整;编码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没有遗漏。

1.2.4 详细资料收集过程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对潍坊市中心城区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的常规报告资料的收集,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查表》对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知晓率、满意度两个方面评估分析潍坊市中心城區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可行性。 本研究的具体技术线路图见图1。

1.3 统计方法 定量资料使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定性资料主要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录文本、编码、归类等一系列分析步骤,对资料进行解读,使用MAXQDA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居民基本信息

收集居民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人口学信息,同时计算BMI指数,问卷调查签约时长和转诊经历、是否了解家庭医生等问题。本研究共纳入500例居民,其中275例男性,平均年龄(64.23±13.42)岁,BMI指数为(23.55±5.80)kg/m2 ,平均签约时长(1.43±0.77)年,有98例有住院经历,了解家庭医生的有384例,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 实施签约后效果评价

收集实施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前后家庭医生知晓率、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社区设施满意度和医疗获得感等信息资料,实施该模式后,家庭医生知晓率、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居民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区设施满意度实施后未有显著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结论

潍坊市中心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医防融合为基础,以“3+X”家医团队(团队中有1名医生、1名护士、1名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X是二三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专科医师,作为技术指导)为支撑[4],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5]。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掌握辖区居民健康状况[6],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和健康管理服务,为需要到上级医院就诊的居民提供城区二三级医院的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引导居民合理有序就医,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最基层组织,承担着城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须将医防融合融入医疗全过程,完善家医工作室功能,充分发挥家医团队作用;推行诊间随访,公卫人员及时维护来诊居民的健康档案、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进行面对面慢病随访、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做好健康体检过程中的疾病筛查,为慢性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年度免费健康体检。对于指标异常人群进行早期个性化干预,对于筛查出的疾病进行门诊和住院服务,需要上级专家诊治的提供预约就诊和双向转诊服务;入户随访、居家护理与基本公卫服务结合,居家护理的慢性病人群除了每周家庭出诊2次外,纳入公卫慢性病管理;

根据本研究成果,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显著提高居民的获得感,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知晓率。同时,也能提升居民对社区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能提高对设施的满意度。

家庭医生要真正成为居民健康守门人,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扎实做好履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区二、三级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开展双向转诊,引导居民合理有序就医,保障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周然, 李晋, 王娉婷,等.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09, 26(3):336-336.

范敏华, 汪泉, 李祖胜,等.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 2018, 13(1):24-26.

万勇.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 2018(1):44-45.

尹穗芦,辛倩倩,殷涛,等.城市社区全科医生团队各岗位人员配置需求测算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6, 32(9):674-678.

猜你喜欢

获得感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洛阳老城:群众“获得感”的党建元素
家庭医生增强基层首诊粘性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