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探究

2019-10-15岳海晶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教育扶贫贫困生

岳海晶

摘要:本文在对贫困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把握教育精准扶贫这一基本方略基础上,结合实际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思考,对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教育扶贫工作、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贫困生;学生资助;教育扶贫

一、问卷调查分析

通过自编问卷,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对象,对学生资助工作中奖勤助贷补减偿等各项工作内容进行调查发现:

(一)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

总体而言,目前学生们认为国家和学校对其资助的效果很好,达到其预期。广大贫困生群体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工作满意度很高,对目前的学生资助工作是认可的,具体表现为:

1.学生们对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的了解度和认识度很高,其中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学校老师召开宣传会的途径了解,近半数的学生是通过学生手册的途径了解,一小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和宣传栏的途径了解资助政策。

2.学生们普遍认为国家和学校对其关注度很高,60%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关注贫困生;39%的学生认为学校比较关心,有相应的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80%的学生认为学校资助学生的资金还可以,仅有16%的学生认为一般。

3.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这些资助工作落到了实处,尤其是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

4.调查显示,目前在奖助学金等资助资金上不存在教师截留等违规行为,学生们普遍认为各种资助评选工作是公平的,资助工作流程是公开的,超半数的学生认为资助工作是公正的。

(二)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成因

通过调查显示,学生贫困的最主要原因是家中有人患重病,几乎所有的学生家中都存在患重病的情况。第二个致贫原因是单亲家庭,占调查学生总数的70%,第三个致贫原因是地区经济落后,而因为教育费、生活费等费用大而致贫的学生很少。

(三)目前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资助名额分配不均,有的院系过剩,有的院系则不足;有的学生则认为资助对象筛选存在问题,有些学生无法获得相应资助;资助标准和界定还需要更进一步明确,避免造成不合理现象;资助对象的评选过程还需要更加公开透明,避免存在不公平现象,如家庭不贫困的学生受到资助;而认为资助措施和后续工作不到位,对扶贫政策的宣传也不到位的学生最少。

这说明目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上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更加明确认定标准、优化认定过程,將真正家庭贫困的学生认定为贫困生。

(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显示,广大贫困生群体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的建议主要表现在提高学生自身摆脱贫困的能力、积极落实相关扶贫措施等方面,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成绩占主要,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次之。

2.多开展师生之间的谈心谈话,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内心。

3.多设置勤工助学岗位,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勤工助学。

二、对未来学生资助工作和教育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扶贫先扶志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和教育扶贫工作首先要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人成才的志向,只有具备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的积极心向和执着意念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顽强拼搏,最终以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以不畏艰难、努力的奋斗的实际行动走上成人成才的道路。

(二)扶贫必扶智

扶贫的重点是要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和生活,重点关注并帮扶贫困生的学业发展。在贫困生入学初便引导其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加强对其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学习方法指导,在日常学业学习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专题辅导,通过设立奖助学金激励其创先争优,最终使学生的学业成绩不断取得提高和进步。

(三)扶贫要扶心

除了经济上的扶贫更要关注精神上的扶贫,因此要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智情感的健康发展,大力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入学初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渠道重点关注并帮扶贫困生常见的自卑、挫折、心理压力大等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在尊重贫困生自尊心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帮助其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智情感,走出心理上的阴霾。

(四)扶贫知感恩

在资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树立诚信、感恩、励志的品质,要启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知恩感恩,加强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开展以“爱心传递”为主题的资助育人系列活动,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引导并教育学生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培养之恩,感恩社会的扶助之恩,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之举,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和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国家和社会。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教育扶贫贫困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高校“伪贫困生”现象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独立院校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