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辅图书的策划与出版

2019-10-15黄俊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融合出版选题策划

黄俊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的教辅图书出版出现了同质化、量大质地、原创性不强以及同市场需求贴合度不高等现象。本文从选题策划的角度,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改进教辅选题策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帮助出版社在教辅图书市场中获得新的竞争力。

关键词:教辅出版;选题策划;融合出版

一、引言

教辅图书出版一直是我国出版行业中较为重要的板块,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出版社而言,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形势下,如何提升教辅选题策划的质量,以提升图书品牌价值,应对市场冲击,是一个亟需教辅出版社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教辅出版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辅市场的放开,民营公司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教辅图书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这也导致了教辅图书的出版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同质化、重复出版现象严重;量大质低、编辑加工粗糙;教辅原创性低,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同质化、重复出版现象严重

由于教辅图书市场种类繁多,各个出版社产品数不胜数,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同质化、重复出版的问题严重。某品种的教辅图书一旦畅销,很快市场上就会出现不同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版本,内容重复、书名相近的教辅比比皆是,许多教辅书换个封皮就写上新题型、新大纲字样,实则换汤不换药。教辅图书市场跟风出版现象严重。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教辅图书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且利润丰厚,教辅图书出版市场犹如一块鲜美蛋糕,各出版单位纷纷趋之若鹜,同时,民营书企也纷至沓来,与出版社抢占市场,这在给教辅图书市场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同质化、重复出版问题。

(二)量大质低,编辑加工粗糙

目前,教辅图书占据了图书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品种多、数量大,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材料,但其中不乏质量低劣、内容粗糙的品种。教辅图书的质量成为图书质量问题的重中之重。究其原因,在于作者责任心的缺失和编辑能力低下,也在于出版单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一些作者脱离教学一线多年,不熟悉新教材及教学模式,又或为了尽快交稿,在网站上找试题,复制加粘贴,匆忙糊“任务”,交给出版社的稿件质量低劣,源头上无法保证教辅图书的高质量;多数编辑没有教学经历,不熟悉教材,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过关,加上教辅图书的时效性强,编辑们也没有时间去研究教学;部分出版单位内部管理松散,奖惩制度不健全,出版流程混乱。以上种种造成教辅图书市場量大质低的现象。

(三)市场竞争缺乏规范,出版社营销手段单一

面对民营公司对教辅市场的冲击,出版社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市场的充分竞争,普遍缺乏营销意识,教辅图书的营销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有很多出版社仅靠行政政策生存,机制的不灵活造成竞争力的低下。随着教辅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民营公司凭借机制灵活的特点,采取价格战、折扣战等方式,逐步蚕食出版社的教辅市场,在教辅销售市场赢得了非常有利的地位。

三、教辅出版应对策略

(一)加强市场调研,找准选题定位

市场调研是图书策划的基础工作,是对选题的市场情况进行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过程,策划编辑通过对书店、会议、读者等相关服务对象进行深层的了解,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论证选题的未来市场情况。

1.发挥多种调研渠道。第一,深入书店开展竞品分析。根据策划意向,通过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两个渠道了解市场行情,分析市场上同类热销图书。第二,深入学校开展面对面访谈。将选题策划的思路形成读者问卷,同一线教师开展座谈与问卷调查,了解教学的实际需求,抓住第一手资料。第三,是及时关注教育主管部门课程改革的动向,如新高考、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等政策,从这些政策信息中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运用到图书的选题中,使其成为好创意的来源。

2.确定图书定位与特色。结合市场调研的结果,对策划选题与市场同类产品进行比对,从市场销售和读者需求两个方面开展选题的竞品分析,对比该选题与已有图书在内容方面的特色与差异,借鉴热销图书在内容设计与营销手段上的特色,取长补短,找准自身定位。

(二)优化作者队伍,提升选题质量

教辅图书的核心竞争点在于内容质量,而内容质量的源头在于坐着的稿件质量,而作者作为教辅图书内容的创作者,其能力与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辅图书的质量。因此,建立高水平的稳定的作者队伍,对提升选题质量尤为重要。

1.甄选优秀作者。作者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特别是中小学教辅的出版,需要选择既了解该学科的情况,又具备一线教学经验的专家型作者,他们一方面具有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又积累了丰富的备考经验,另一方面对课程标准和考纲了若指掌,能正确把握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改革的动向。如教研室教研员或学校高级教师,以及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其次是编辑要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以了解教育前沿的新动态,了解教学课改的发展方向,近距离地接触最新的教研成果,从而发现有价值的选题和优秀的作者。

2.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在教辅出版过程中,编辑要与作者经常沟通,在策划阶段,要让作者了解编辑的选题策划要求及特点,也可以帮助进一步检验选题立意的可行性,也便于能及时调整不妥之处;在书稿编写阶段,要同作者交流内容的设计与栏目策划,包括难度把握、试题数量、参考答案等,这样会大大提升作者在编写效率,有利于及时成稿,不影响后续进度。

(三)加强营销理念,提升图书品牌

对图书出版工作而言,印制完成只是编辑工作的第一步,为了让读者能够愿意购买图书,传承图书所承载的知识与文化,最大化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还需要做好出版后的营销宣传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实体经营与网络经营并存的阶段,图书编辑应会同销售发行部门共同开展后续的宣传工作,通过多种营销方式提升图书的品牌价值。

1.加大编辑发行的协同联动。在出版前、出版中、出版后保持同营销发行部门的沟通与写作,教辅编辑发挥其专业性特点,与营销发行部门共同制定宣传策划方案,共同深入学校了解师生的使用体验与反馈意见。

2.加大地面推广活动。以往的教辅发行缺乏主要依靠书店、民营渠道,缺少同读者的深度交互。现阶段,随着教辅图书的竞争日益激烈,出版社除了在内容上的发力外,更应该做足服务质量的比拼,通过组织竞赛、比赛、讲座的形式,将服务从书本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升用户的认可度,加大用户粘性。特别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出版社在教辅宣传上可以结合网络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在充分利用传统的作者渠道、系统渠道、书店渠道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社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渠道进行宣传销售,争取图书效益最大化。

(四)做好媒体融合,推动教辅立体化开发

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出版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和内容传播方式的变革,给教辅出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这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教辅图书出版更需要考虑到发挥出版社在纸质教辅已有内容和渠道的优势,借助线上的新技术新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的互动通道,实现原有纸质内容的立体化开发。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辅出版时更应立足于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深度研发,将对纸质教辅内容的整合与拓展作为打造融合出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发挥新媒体、新技术在内容呈现与交互方面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辅内容在传播方式上的创新与在服务模式上的创新。

1.策划特色的配套内容作为引流的手段。目前,多数出版社都在尝试在教辅开展二维码,但二维码对应的资源定位较散,内容贴合度不高,只解决了资源从无到有的问题,因此用户使用频率也不高。未来如果要通过开展增值業务实现盈利,核心是要有一定的用户流量,因此,应通过教辅配套的二维码作为吸引用户的手段,让学生用户意识到二维码后面蕴含了优质的内容资源,因此,内容资源的优质性不言而喻。

2.以高质量、成体系的课程为增值盈利手段。优质的内容资源是增值盈利的核心点,也是教育知识付费的关键内容。鉴于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辅补课的严格管理,教辅出版社应抓住这一事件,发挥出版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出版资质开发出高质量、体系化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在课外对优质的课程资源的需求,并可考虑在周末、寒暑假开展在线课程培训,精准服务学生用户。例如通过直播让学生与名师能在线互动,责编作为线上的助教,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答疑或者课程辅导服务,探索融合出版下教育服务的新模式。

3.通过微信公众号打造教辅服务新品牌。单独申请出版社教辅服务的微信专用号,将出版社里的教辅图书拓展服务功能从官方微信号中独立出来,小初高3个学段的教辅微信服务都集中在新的微信号内,统一规划微信号栏目,打造教辅对外服务窗口。

四、总结

教辅出版周期性强、工作繁杂,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当前教辅出版的面临的竞争较大,困难重重,因此,我们更需要进一步分析并深刻认识这些现实问题,学会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来提升教辅的内容质量,服务质量和品牌价值,抓住融合发展的大好时机,立足内容,敢于创新,打造新时代教辅出版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园园.教辅图书的品牌策划与营销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8 (07):44-46.

[2]杨承静.试论教辅图书的选题策划[J].传播力研究,2018,2 (12):149.

[3]陈娟.浅析教辅图书策划和编辑加工的问题[J].科技传播,2017,9 (23):203-204.

[4]林建.教辅编辑提升专业能力的途径[J].出版参考,2016 (07):45-46.

[5]詹毅男.教辅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加工的问题分析[J].新闻传播,2016 (06):37+39.

[6]牛春玲.纸质教辅图书选题策划解困路径[J].出版科学,2015,23 (05):37-39.

[7]姚劲华.教辅图书策划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4 (06):28-30.

猜你喜欢

融合出版选题策划
互联网思维下的期刊融合出版
出版融合发展中的高校出版人才培养
国际首部ISLI MPR出版物《古文观止》的出版与思考
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结合下的“融合出版”分析
浅谈科技类丛书的策划
浅谈民生新闻报道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刊编辑素养的思考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出版业管理人才培养
新闻与历史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