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分析

2019-10-15蒋艳张柳漪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放射科

蒋艳 张柳漪

【摘 要】目的:探讨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进行放射工作的230例工作人员,所有工作人员行健康检查,观察工作人员的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在230例工作人员中,共检出11例染色体畸变工作人员,检出率为4.78%;共检出13例淋巴细胞微核工作人员,检出率为5.65%。在142例男性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4.23%(6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4.93%(7例);在88例女性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5.68%(5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6.82%(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龄低于10年的98例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3.06%(3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4.08%(4例);工龄在10-20年的74例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5.41%(4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5.41%(4例);在工龄超过20年的58例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6.90%(4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8.62%(5例),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放射人员的染色体畸变及淋巴细胞微核情况,能有效观察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损伤程度及染色体损伤程度,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放射科;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射线及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愈加广泛,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得到了大众的关注,作为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特检指标,微核细胞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能反应出工作人员是否存在身体损伤[1]。由于低剂量电离辐射射线会损伤到工作人员的视神经、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出现,对放射性损伤进行早诊断显得尤为重要[2]。本研究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进行放射工作的230例工作人员,旨在探讨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进行放射工作的230例工作人员,所有工作人员行健康检查,观察工作人员的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情况。其中有男性工作人员142例,女性工作人员88例,年龄分布在24-39岁,平均年龄为(31.72±4.68)岁;放射科工作时间0.2-9年,平均工作时间为(6.01±1.42)年。

1.2 方法 通过微量全血培养法测定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及淋巴细胞微核,对一千个包浆完整的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微核测定,并计算微核数及微核率。在油镜下对100个形态清晰的中期细胞进行观察,统计染色体畸变细胞数量,将畸变率计算出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工作人员的检出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结果分析 在230例工作人员中,共检出11例染色体畸变工作人员,检出率为4.78%;共检出13例淋巴细胞微核工作人员,检出率为5.65%。

2.2 性别对检出结果的影响分析

在142例男性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4.23%(6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4.93%(7例);在88例女性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5.68%(5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6.82%(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工龄对检出结果的影响

在工龄低于10年的98例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3.06%(3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4.08%(4例);工龄在10-20年的74例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5.41%(4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5.41%(4例);在工龄超过20年的58例工作人员中,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6.90%(4例),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为8.62%(5例),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细胞内纺锤丝受影响或染色体断裂时,细胞会产生有丝分裂,在细胞核外滞留的染色物质就是淋巴细胞微核。临床可通过微核试验能将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的染色完整性改变进行有效的检测,最后得到的微核率大小可将染色体损伤程度直接反映出来,也能将辐射损伤程度反映出来[3]。此外微核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的特点,在临床的应用中逐渐广泛。染色体畸变在电离辐射损伤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常用于放射工作人员的损伤诊断[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30例工作人员中,共检出11例染色体畸变工作人员,检出率为4.78%;共检出13例淋巴細胞微核工作人员,检出率为5.65%。其中性别、工龄等与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原因可能是射线装置及放射性同位素符合国家的标准,放射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受照剂量随之减少,显著减轻了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损伤[5]。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放射人员的染色体畸变及淋巴细胞微核情况,能有效观察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损伤程度及染色体损伤程度,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杨勇,王强,张磊, 等.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检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2019,31(5):517-519,522.

赖专华,庄贵华,武永平, 等.不同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染色体和微核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7):827-831.

孙杰,赖关朝,张宗军, 等.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 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9,17(5):138-139.

高盛庭,吴水滨,林波.珠海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率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4):213-214.

刘东仁,张琳,刘玉龙, 等.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五年外周血细胞计数与细胞遗传指标比较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8,27(4):322-326.

猜你喜欢

放射科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以影像诊断思维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放射科教学病例讨论方法探索
品管圈联合“互联网+”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后疫情时代加强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议与思考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放射科住院医师培训启示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基于综合学习平台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肌骨放射学milestone解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