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脾虚湿盛证的临床应用

2019-10-15李亚楠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李亚楠

【摘 要】目的: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组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临床表现为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笔者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脾虚湿盛证的临床体会如下。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虚湿盛;胸脘痞闷;泄泻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1 参苓白术散方义

参苓白术散由四君子汤加白扁豆、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桔梗而成。四君子汤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因此参苓白术散不仅有补气作用,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功效,体现了“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2 参苓白术散现代应用

参苓白术散联合呼吸训练能够提高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力衰竭标志物BNP的表达水平,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因此对于延缓COPD进展, 预防急性发作、心力衰竭等均具有积极作[1]。谷丙亚[2]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临床效果更加明显,且安全性可靠。李玉龙[3]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1例长期咳嗽不止患者,疗效显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4]。

3 典型病例分析及体会

3.1 例1.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湿疹。患者王某,男,59岁,2018年6月4日初诊。双手小水疱伴瘙痒两个月。患者自诉无明显诱因,双侧手掌及指间出现成簇小水疱,瘙痒难忍,以往按“湿疹”诊断和治疗,口服清热利湿中成药、中药汤剂及西药抗过敏,效果欠佳。现双手掌布满小水疱,手心出汗,四肢畏寒肢冷,平素饮食清淡,喜热饮热食,进食量一般,口淡不渴,大便时常溏稀,肠鸣音亢进,舌暗苔滑,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滑。治以健脾利湿,祛风止痒。处方:党参6g,炒白术20g,茯苓30g,生甘草5g,炒薏米60g,莲子肉20g,砂仁6g(后下),炒扁豆30g,山药20g,桔梗10g,防风10g,蝉蜕10g,浮萍10g,茯苓皮20g。7剂,水煎,早晚温服。忌辛辣、生冷、海鲜等。二诊,患者服药后双手小水疱有所减少,舌体胖大有齿痕,大便溏稀次数减少。继上方,茯苓皮加至30g,7剂,煎服法和禁忌同前。三诊,患者由于饮食不当出现口苦,瘙痒加重,继上方去浮萍、桔梗、甘草,加炒苍术15g,陈皮12g,补骨脂15g,肉豆蔻10g,芡实12g,土茯苓20g,关黄柏10g,秦艽15g,五倍子15g,诃子肉10g。7剂,煎服法和禁忌同前。经治疗3周后,诸证减轻,嘱患者注意饮食调摄。

按语:湿疹以皮肤出现皮疹,皮疹有渗液、溃破、结痂,自觉瘙痒,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湿疹相当于中医的“湿疮”,症状除皮疹自觉瘙痒外,可伴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短赤;或胸闷腹胀、纳呆食少,身热不扬、便溏等。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多因风湿热客于肌肤而发病,或因脾失健运、营血不足,湿热稽留,以致血虚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急性发作病位多在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慢性发作多责之于脾、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根据本例患者患病特点,辨证施治为脾虚湿盛,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健脾利湿,防风胜湿止泻,蝉蜕透疹止痒,补骨脂暖脾止泻,肉豆蔻、五倍子、诃子肉涩肠止泻,芡实健脾止泻除湿,土茯苓、关黄柏、秦艽除湿。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脾虚湿盛所致湿疹,疗效显著。

3.2 例2.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下肢水肿。患者金某,女,年龄27岁,2018年8月2日初诊。患者自诉双下肢肿胀1个月。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嗜食肥甘厚味,尤其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大便不成形2-3次/天,胃脘部胀满,纳差,口干苦,咳嗽有痰,双足肿胀,双侧脚踝指凹性水肿,按下不易恢复,行走沉重,舌淡苔白滑,舌边有明显齿痕,脉滑。处方:党参6g,炒白术15,茯苓皮30g,生甘草5g,炒薏米60g,莲子肉20g,砂仁6g(后下),炒扁豆20g,山药20g,桔梗10g,陈皮15g,法半夏6g。7剂,水煎,早晚温服,尽量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二诊,患者因与他人爭执,出现腹部胀满不适,矢气少,嗳气则舒,继上方加木香10g,焦槟榔10g,煎服法和禁忌同前。经治疗2周后,双下肢肿胀消失,纳可,大便成形1次/天,舌边无齿痕,继服健脾利湿中成药巩固疗效,诸症消失。

按语:患者双下肢水肿,由于平时嗜食肥甘厚味有关,饮食不节伤及脾胃之气,运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导致水液在下肢潴留,双足肿胀,形成水肿。治以健脾利水,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根据《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用茯苓皮30g增强利水作用。脾为肺之母,脾的运化失常,可导致肺宣降异常,肺又主通调水道,加陈皮15g,法半夏6g以燥湿化痰,7剂后双足肿胀明显消失。二诊患者因情绪波动出现腹胀,嗳气频,继原方加木香10g疏肝理气,焦槟榔10g下气除满。经过2周治疗后,双下肢水肿完全消失。

4 结语

参苓白术散广泛应用于临床,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对于泄泻、水肿、郁证、痿病等效果显著。参苓白术散药性平和,掌握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作用机理,随证化裁,灵活运用,皆能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徐娟娟.参苓白术散对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武警医学,2019,(30)04:295-298

谷丙亚.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临床观察.光明中医,2019,(34)06:880-882

李玉龙,李桂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痰湿型咳嗽1例.中国民间疗法,2019,(27)05:104-105

郭文彬.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免疫功能影响.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01: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