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患者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监测及安全性分析

2019-10-15谢又佳黄雪峰袁进杨晨徐新军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血药浓度临床疗效

谢又佳 黄雪峰 袁进 杨晨 徐新军

【摘 要】目的:研究重症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患者替考拉宁的最优用药方案。方法:收集某院58例监测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Cmin)的重症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前三天的平均初始剂量(MID)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最大替考拉宁Cmin>10mg/L达标情况,高剂量组共33例(84.62%);低剂量组共7例(36.84%)。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高剂量组有效率为82.05%,低剂量组有效率为47.3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9)。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39)。结论:治疗重症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患者,替考拉宁MID>533.33mg/天时,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替考拉宁;血药浓度;重症感染;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01

临床上重症感染的患者,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不容忽视。这些患者常常合并肾功能不全,对于确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或拟诊断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患者,替考拉宁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成为了临床医生的优先选择。对替考拉宁Cmin进行监测,能为临床使用替考拉宁提供依据,确保替考拉宁疗效,同时降低浓度的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1]。本研究对监测替考拉宁Cmin的患者进行临床数据采集,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给药方案与替考拉宁Cmin,替考拉宁Cmin与结局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替考拉宁的最优用药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某医院使用替考拉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入选标准:(1)靜脉使用替考拉宁且监测血药谷浓度(Cmin);(2)年龄≥18岁;(3)明确或拟诊断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患者。排除标准:(1)替考拉宁为预防性用药;(2)使用替考拉宁后24小时内死亡患者。

1.2 替考拉宁给药方案 当替考拉宁前3剂负荷剂量400mg q12h,维持剂量400mg qd给药时,MID=533.33mg/天。高剂量组为MID>533.33mg/天,低剂量组为MID≤533.33mg/天[2]。

1.3 Cmin监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Cmin。

1.4 统计分析 使用 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或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局指标。P<0.05表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研究共收集了58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年龄高于高剂量组,这可能与高龄患者使用剂量偏低,均未超说明书剂量给药,均入组低剂量组有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对结局指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对两组患者仍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监测替考拉宁Cmin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58例患者的95份血浆样本,监测了替考拉宁Cmin。两组患者最大替考拉宁Cmin达标情况如表2所示。最大替考拉宁Cmin达标情况,高剂量(84.62%)组优于低剂量组(36.84%),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

2.3 临床疗效情况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如表3所示,高剂量组临床有效共32(82.05%)例,低剂量组临床有效共9(47.37%)例。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9)。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研究未发现替考拉宁肝毒性病例;肾毒性共5例,高剂量组肾毒性共4例,替考拉宁Cmin均>20 mg/L;低剂量组肾毒性1例,替考拉宁Cmin<20 mg/L;另有一例患者在使用替考拉宁过程中出现了白细胞减少和药物热的不良反应,该患者为高剂量组患者,给药方案为600mg qd,第3剂前及稳态替考拉宁Cmin均<10 mg/L。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两组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39)。

3 讨论

替考拉宁在临床上重症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但因国内外说明书、国内外指南推荐存在差异[3][4],替考拉宁用法用量一直是临床医生及临床药师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中,最大替考拉宁Cmin>10mg/L达标情况,高剂量组(84.62%)优于低剂量组(36.84%),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高剂量组有效率为82.05%,低剂量组有效率为47.3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9)。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39)。综上所述,治疗重症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患者,替考拉宁MID>533.33mg/天时,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徐丙发,李秀.特殊患者替考拉宁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5):1536-1539.

Hu S, Wang T, You H et al.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of Teicoplanin in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y Patients with Febrile Neutropenia and Optimizing Dosage Regimens[J].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2018 Nov;123(5):594-601.

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专家共识组.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39): 500-508.

David N.Gilbert, Henry F.Chambers, George M.Eliopoulos et al.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2018(新译第48版)[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225-238.

猜你喜欢

血药浓度临床疗效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麻黄对甘草3个成分血药浓度的影响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