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无处不在

2019-10-15朱晓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7期

朱晓蓉

摘  要:正家长们对孩子的“无私奉献”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无形中将自私、冷漠和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帽子扣在了他们的头上。仔细想想,其实孩子是无辜的。有许多父母都会问: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懂得如何去爱呢?其实,爱是相互的,是需要培养的。

关键词:活动参与;游戏渗透;体验引导

【案例一】一天,中一班倩倩妈妈告诉我,倩倩今天吃过早餐,但是在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一家小吃店出售油炸粘糕,她必须要吃,不买就又哭又闹,不肯上幼儿园。妈妈担心倩倩进食过多,会影响她的健康,就让她吃了两小块,余下被她妈妈吃了。倩倩竟然大叫起来:“那是我的粘糕,谁让你吃的?这是我的,你赔我!”然后又哭了起来。妈妈别无选择,只能再买一些,这时倩倩才停止了哭泣。

【案例二】午餐时,我正在给孩子们分饭。今天,幼儿园提供的是红烧肉。开饭时,孩子们吃得很香。这时,我听到雯雯的哭叫声:“老師,你看林琳,她把所有肥肉都放到我的碗里。”“我回头一看,林琳把红烧肉廋肉都吃了,把分出的肥肉都挟到雯雯碗里。当我看着她时,林琳低下头说:“老师,我不吃肥肉,我只吃瘦肉。”我问道:“那谁吃肥肉?”林琳无奈地看着我,又看着她旁边的雯雯,“在家里,都是奶奶吃肥肉。”经过家庭走访得知,林琳从小就一直和她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奶奶非常疼爱她,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会让她先吃。

在生活中,倩倩和林琳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孩子们被大人包围,与同龄人缺乏沟通,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孤立的性格,表现出很强的占有欲,导致目中无人。他们只想接受别人的爱,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别人,也没有爱心。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要了解是什么给孩子带来了快乐,仅仅是年长的人给了他什么东西,还是他用自己的微薄力量给别人做了什么事。如果享受父母创造的幸福是他快乐的唯一源泉,那就非常不好,他将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是呀,如果孩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因此,需要对儿童加强情感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通过活动参与、游戏渗透和体验引导等方式,让孩子学会在爱自己同时学会爱别人。

【活动一】活动参与:让孩子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阳节”那天,我们组织了以“重阳敬老节,浓浓祖孙乐”为主题的节日活动。首先,通过投影,让所有的孩子观看了“重阳节”的故事,并了解了中国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其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孩子们和爷爷奶奶们一起唱歌跳舞,庆祝节日,体验深情和表达深厚的爱意。“我的祝福,你听过吗?”向爷爷奶奶们表达了尊重和祝福:“有一种爱不需要你回报,就是看着你的生活变得幸福,我的思念,你感受到了吗?我的祝福,你能听到吗?”动人的歌声,真挚的情感……久久飘荡在幼儿园上空!孩子们为爷爷奶奶们端来了亲手制作美味的蛋糕。小小手掌,轻柔的动作,孩子们小心地将蛋糕喂进爷爷奶奶们的嘴中!爷爷奶奶们开心地笑了。为了配合主题活动,更好地教育孩子们,我播放了十几位爷爷奶奶们劳动的视频。爷爷奶奶们在家中不仅要做各种家务,还要照顾小朋友的饮食起居,真的很辛苦!“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在老师引导下,孩子们都来到各自爷爷奶奶身旁,为爷爷奶奶按摩、捶背、捏肩,虽然他们的手很小,却充满了爱。

“爷爷,我爱你!”“奶奶,你辛苦了!”“我每天都会给您按摩!”在孩子们的真切的表白和温暖的拥抱中,我们的“重阳节”活动慢慢降下帷幕。我们就是通过这种特殊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并将对父母、爷爷奶奶感恩之情埋入每个孩子的心中。

【活动二】游戏渗透:让孩子在游戏中受到启发

在教育实践中,仅仅使用语言或者指令让孩子接受某项行为,对于孩子们来说,根本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他们的认知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但是,如果改用游戏方式,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到轻松有趣,还能受到启发。

儿童之间的互动是教师与儿童之间互动的补充。它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是培养孩子的友善和关爱他人的方法之一。为此,我策划了“香香水果店”游戏活动,让小一点的小孩充当购买水果顾客,让大一点小孩充当“香香水果店”售货员。小顾客来“香香水果店”购买水果,售货员向小顾客介绍水果品种,什么水果甜,什么水果好吃,孩子们从游戏中体验到照顾、友好和关爱。

结合教学活动,我们还推出了“我爱家人”“我们的大家庭”“我是小厨师”“今天我值日”“我们班级的故事多”“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天使”等主题游戏。通过不同的主题游戏,培小孩关怀他人的不同情感,以实现不同的目标。例如:“丢失的手绢”“他为什么摔倒”“我生病了”“找不到主人的文具”以及其他主题游戏,让孩子们体验通过自己为他人服务的而给他人带来的快乐。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时会经历不同的情感,在反复的视觉增强和情感体验中,逐渐养成照顾和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三】体验引导:让孩子在动手中学会关爱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所以孩子们最熟悉劳动情境。让孩子亲自去体验,会使他们感到特别真实和现实,与幼儿的认知特征保持一致,并会给他们的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五一”劳动节,我带孩子们去食堂,看看阿姨和奶奶是如何淘米、洗菜、做饭的,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每天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同时,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孩子知道蔬菜和大米的种植、生长过程,让孩子们知道日常食物是许多人辛勤工作的结果。中秋节,我邀请面包房叔叔来幼儿园里教孩子们做月饼。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与人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尊重他们的工作,激发了孩子们关心他人的情感。又如,“三八节”我请来了孩子的妈妈,让孩子介绍他们的妈妈,夸奖他们的妈妈,引导孩子们给自己妈妈送花、明信片,并祝妈妈节日快乐……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照顾别人,学会帮助他人,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关爱他人的品质。

幼儿期是实施关爱教育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用情感和情感感染孩子,并自觉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影响的孩子就会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的关爱品质。

参考文献:

[1]丁玉萍. 让孩子学会爱别人[J]. 才智,2012(14):87.

[2]李海萍. 让孩子懂得如何去爱[J]. 儿童与健康,2017(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