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相关认识

2019-10-15晁恒王克龙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引领培育体育

晁恒 王克龙

摘 要 学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与培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能力化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要抓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方式。

关键词 体育;核心素养;引领;培育

中图分类号:S722.3+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45-0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特有规律,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深入开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是对“双基、三维目标”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实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在教学过程互动中进行,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能力化的提高则是实现这一程序的出发点和根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必备的体育运动知识,树立良好的运动品质与意志,形成一定的运动兴趣,这些关键核心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一、能力化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

结合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研究,其目的就是在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寻找与提炼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体育要素,再将这些要素进行实践预设与处理,形成学生实实在在能够掌握和运用的体育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各组成要素的最终落脚点也要站在学生良好“体育能力”形成的基础之上。在“能力本位”的视域下,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延伸;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

(一)体育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坚实基础:体育品德与修养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在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突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中心位置,强调指出了良好的品德修养在体育学科育人过程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则需要注意把体育育人的教学和学生品德修养的培育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充分开发学校的人文教育对学生品德教育的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智慧的动力。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根本指向:运动兴趣与能力

课程改革与发展已经虽然经历了10多年,但对于体育学科强调对学生的“三基”能力的掌握,始终确保体育学科独有的“实践性”“综合性”“健身性”的特性始终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能力提高是体育核心素养体系构成的根本指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和能力提高则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能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促使提高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能力。

(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广度延伸:健康行为与习惯

完整的健康行为与习惯,既涵盖了必要的运动营养知识,也包括了全面的学校体育安全隐患及其规避常识。必要的营养知识与习惯可以保障青少年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时的体能需求,同时专业与全面的运动营养可以补充不同运动习惯青少年身体发展时的营养素种类,使通过体育学科教学干预学生体质健康的预期成为可能。完整的健康行为与习惯,可以规避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隐患,使安全问题不再成为束博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数学活动的障碍,并且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保障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中敏感且棘手问题的解决。

(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稳定保障运动品质与意志力

“立德树人”是国家培养人才培养根本指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更符合这一要求。体育学科具有本学科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操作性和挑战性,若要能其运用自如,则需要一定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力,面对重重困境,则需要不断的克服困难的魄力和勇气。对学生运动品质与意志力的培养是体育学科教学重要要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保障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重要要素。

二、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方式

(一)校本研制

学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础性要求是坚持校本研制,校本研制是体育课程创新的有力体现。学校体育要体现特色一方面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给以凸显,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对课程结构枢架、内容选择等方面进行改革。在新课程要求下,能充分开发和挖掘校本资源,能因地制宜地对资源进行筛选、加工、改造和重组,通过科学合理地校本研制,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具备和教师与学生相匹配的个性化特点,实现预期的体育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

(二)信息构建

信息技术引入对体育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和无限的可能,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将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引领发挥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技术的科学有效地运用于体育学科,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与学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具有了更多的例证和载体,从而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障碍,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体育学科教学中,合理的进行信息构建,使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现代信息技术更的为体育学科发展服务,这是体育课程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之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和运用到到体育教学之中。

(三)有效教学

实施和有效的应用体育课堂教学是引领和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电厂”。在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有效课堂教学来支撑。这种有效性课堂教学则需要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从而有效促进學生在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等方面均有所收获,能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和培育注入不息的活力,使体育学科教学凸显出更加完整的科学性、动态性、合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四)分层测评

体育教学重要的评价方式是有效测评,有效测评是建立在师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之上。良好而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为克服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的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合理化的解决途径。分层测评是符合体育核心素养培育和引领效果检验的有效评价方式。分层测评是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新型评价类型,它侧重于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动态评价,要求在评价标准、方法、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4个主要构成要索来看,由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能力水平上存在差异性,动态分层测评能因材施测,进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预期目标。

三、结束

核心素养能力化作为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其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问题、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促进好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过程中,则需要一线教师和研究工作者能够立足于体育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实际,以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能力为本位,科学有效地处理好能力化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深入领会和把握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方式,把校本研制、信息构建、有效教学和分层测评有机结合起来能灵活多变地应用,开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婷,唐景丽.新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走向的回顾与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0).

[2]范叶飞,谢军.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课程文件的历史嬗变与反思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3).

[3]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育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S2).

[4]程辉.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理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设,2017.

猜你喜欢

引领培育体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