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15娄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具体应用分层教学初中

娄宇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知识的掌握能力上面肯定会有参差不齐的现象。从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讲,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本文所讲的层次教学法涉及的就是这种层次的分类方式。本文主要对层次教学法进行分析,并指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希望能对此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所贡献。

关键词:分层教学;信息技术;初中;具体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意义。分层教学法是最具有针对性质的教学方式。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对每一位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自己在學习上的特殊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水平更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参差不齐。比如受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这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课来讲无疑是很不利的。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电脑,比起那些从小就可以玩电脑的学生来讲,也就成了相对弱势的一个层次。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老师继续“一视同仁”,不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单独的授课,他们就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从而造成教育上相对不公平的现象的发生,并且会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不利于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现。所以,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并且在分层之后进行有效果的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还有利于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成果的展现。

一、科学地对信息技术课的学生进行分层

教师在对信息技术课的学生进行教学分层时必须有合理的参考依据,不能够凭空想象或者根据自己的想法不去作调查。教师在给学生分层时,为了能够做到更加合理的分层,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建议进行。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信息基础状况和对电脑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做详细的了解。问卷上可以向学生询问学生家庭电脑的使用情况,学生对于电脑的了解程度,学生在家里是否经常使用电脑进行娱乐或者学习活动等。通过自己写问题的方式,来对相对合理的学生分层打好地基。其次,教师在分层时最好把学生按着三个层次来分。这三个层次分别是信息技术掌握水平高、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中等、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低。之所以要这样区分学生,是因为三个层次更加便于老师对学生学习的管理。

进行三个层次划分时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总体学习成绩的优异程度、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主要指打字的速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足够端正和明确、学生是否愿意去积极配合老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执行。如果说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差,不是非常愿意去学这一门课程,那就把这一类学生划分到最低层次里面。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管理与教学模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他们的专属教学方案,就可以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水平。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授不同的学习内容

为了避免造成不分层次教学的后果,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分层之后,要及时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使用的课本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从课本开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进行学习的课本,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接受所学习的知识。比如说为最低层次的学生选用简单的课本,或者向他们教授简单的课程。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来就不够高,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在比较科学合理地授课的过程中找到属于他们的教学方案。面对这些学生,老师应该做好手把手教学的心理准备,通过在课堂上一对一的辅导,让学生渐渐明白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流程,并借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针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以为他们出一些具有创造型的题目让他们进行思考,让学生更多地掌握一些具有高水平的操作技巧。计算机学习者在做一道题的时候,必然会有多种解决方案,教师在了解学生所掌握的学习方案后,可以为高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方案,以供学生进行练习,为学生的长久发展作好准备性工作。

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指导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必然会面对很多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课堂上,老师进行任务布置的时候,就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来确保自己布置的任务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如果说学生一直不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那么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丧失兴趣和学习这门课程的勇气。因此,教师就要进行分层指导。面对学习能力不够高、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讲,教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进行细致的教导。对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从最简单的角度去为学生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理解他们自己遇到的困难。

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老师在为他们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从多角度来为学生进行讲解,以便打开学生学习的大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自己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他们相对来讲会更加愿意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说他们面临的问题很少或者几乎没有,那也会让他们丧失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必须要知道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知道学生们想要得到什么,这也是信息技术老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做到的事情。

四、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加上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老师在授课时必然会面临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模块化、层次化的教学。分层教学对老师来讲,在教学前期必然会做很多准备工作,因此老师也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老师也能在教学活动中减少阻力与困难。

参考文献:

[1]平丽雅.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6(15):117-117.

[2]李松涛.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3(9):35-35.

[3]平丽雅.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6(15):117-117.

[4]白洪彪. 分层教学法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考试周刊,2017(11):163-163.

[5]禹世国. 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 好家长,2017(30):131-131.

猜你喜欢

具体应用分层教学初中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