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 桃李芬芳

2019-10-15李艳秋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班主任

李艳秋

摘 要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教育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然而,新政策下的学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地位日益凸顯。家校共育如何有效进行,便成为时代的主题。现今很多学校没能调动起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甚至有一些家长不配合不参与。对于这种状况,文章从两个方面谈出改变策略。

关键词 家校共育;改变

中图分类号:Q343.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20-01

史蒂芬·M康斯坦丁诺的《家校合作:5个原则读懂教育互动》这本书中汤姆是公立学校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却决定将自己的孩子从丹迪公立学校转到一所新办的私立学校。究其原因竟是私立学校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电话、信息、拜访。现在家长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学校和教育者能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可很多公立学校却没能调动起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甚至有一些家长不配合不参与。对于这种状况,需要我们教师从不同角度努力做出改变。

一、理解并改变家长的不配合不参与

孩子并非天生不配合,而是后来因为生活环境而变得不配合。对部分家长来说,学校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地方。他们认为,当孩子在学校表现不理想时,如成绩较差、惹是生非等,教师总是责怪这些孩子。这类家长会认为,教师仅仅是分享一些消极的信息,总是等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跟他们联系。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不能来学校的,如交通不便、时间不合适、自己消极的学校经历以及与学校合作的舒适度不够等。家长的这种消极因素,会促使自己寻找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自己与威胁、消极因素或潜在的危险隔离开来,也就是不愿意与老师交流,更不愿意到学校去,甚至与学校之间产生一些纠纷。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尽其所能避免家长自我保护以及孤立的发生,弱化家长的不配合不参与,最终让家校合作成功。

记得上学期的一个周一,班主任许老师和我说他们班的张天保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在教室里跟自己吵起架。我把学生叫到外边非常严厉地对他说:“认真反思自己有没有错?”没想到此时他竟说:“有错怎么了,反正大家都不喜欢我,到家还得挨揍。”这句话让我惊住了,等他的情绪稳定后,我了解到竟缘起于他想当班长,班主任老师说他连自己也管不了不让他当,他就故意和班主任作对。接下来,我首先肯定了他想当班长是好事,但是和班主任顶嘴是不对的。另外你得先管住自己才行,如果你能管住自己一星期,我承诺会说服班主任让你当班长。他听了立刻满脸高兴地说:“行,我保证能做到”。接下来的几天,他和我亲近了许多,竟一有空就找我聊天,有一次聊到了家里的事:爸爸五十多岁了,是村里问事的,说话几乎是说一不二,村民们都听他的。平时他不怎么管我,只要听说我在学校犯错,我就会被暴打一顿。这些消极因素已严重影响到这个孩子了,该怎么处理呢?对,他的爸爸既是村里问事的,也一定明白事理,不如让他加入学校家长委员会吧,多和他沟通交流,让他多了解些孩子的教育常识。通过家长的参与让不配合弱化,并主动参与。最终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共同成长进步。后来这孩子也真的成了同学们的榜样。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收集家长不配合参与的信息,是时间问题,还是存在恐惧心理,或者是青春期问题,语言问题,家长的教育水平问题等等,重点关注他们不配合参与的原因,慢慢地引导他们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

二、运用家校合作的5个原则采取行动让家校教育走向和谐与成功

首先,能衡量才能让家校教育更加和谐。现代家庭教育观念两极分化,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观念超前,落后地区淡薄。身为现代的家长们人人都知道送孩子上学;人人都希望孩子学有所长,长大成材;人人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众多家长却忽略了自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的重要地位;忽略了家长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的责任;忽略了家庭教育既是孩子的基础教育,又是孩子的终身教育,家长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终身老师。学校教育只是一个人一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在学校更多的是学习文化课,人最重要品格的形成、道德水准的确立、处事方式的完善、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等书本以外的东西,更多的是靠家庭教育来完成的。

其次,立执行最终让家庭教育互动成功。现代家庭教育中精神追求严重缺失。当前,有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多追求的是物质的富裕,忽视了精神的富有对孩子的物质装备。为了不输在起跑线,家长在攀比心理驱使下,大把大把地把钱花在孩子身上,而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充实却较少过问,做家长的应该清醒地看到:当下社会的冷漠自私和缺乏团队精神正侵蚀着孩子们,在给予孩子物质关爱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注重精神教育的投入。学习成绩好,能够考入一所重点大学固然很好,但是让孩子学会做人更重要。不会做人就做不好事,只有学会做人才能把事做好。通过家校合作,让家庭教育走向成功,比如,让家长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同孩子一起参加体力劳动,支持孩子在假日参加志愿者活动,教育孩子学会关爱他人,让孩子懂得感恩分享,和孩子一起学习礼仪常识和培育择善的勇气等等,信奉家庭参与的理念,相信每个家庭都会热切地希望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毕竟,不光是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成功,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

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电话、信息、拜访,充分调动起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让每个家庭都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在良好的家校共育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就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班主任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我的班主任①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