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对比研究

2019-10-15刘忠文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分析

刘忠文

摘 要 初中物理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以现实现象为参考逐步掌握理性的知识。以实验为主的物理教学,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充分发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加强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客观情景,增强师生互动,从而达成研究性实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28-0072-01

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初中物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顺应“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实验,并以小组形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达到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际分析,中学物理实验多注重实验功能的验证性,而忽略其探索性。这样的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从而有意识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探究性实验相比验证性实验的优势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常见的实验方式有两种,一种为探究性实验,另一种为验证性试验。验证性实验教学相较于探究性实验教学而言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探究性实验技能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又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物理应该加强实验的探究性,增加探究性实验的创设。不仅如此,就实验的过程与开放方面而言,探究性实验所体现出的重视也较强于验证性实验,这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能充分挖掘了学生在物理实验方面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的解题思路,通过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批判,对自我观点的深入理解和反思,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二、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的方法

物理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探究性。那么如何从验证性试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呢?分析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为学生创建相关教学情景和创造趣味性教学方式,在探究活动初始阶段引入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由于中学生具有好动的心理特征,因此,他们会对探究性实验产生极大兴趣,并且趣味性教学于情景教学相结合更进一步将学生的被动性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性,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有两点要求,一是利用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有趣、未知原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提出探究的问题并依据所在情景下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在正式开始“平面镜成像”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使用平面镜进行成像原理的演示,以此为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每人准备一个平面镜,在“平面镜成像”教学正式开始之后,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书本知识,并积极发表自己在家演示平面镜成像之后的感受。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景表演来模拟平面镜成像原理,可以让两名同学面对面站立,一个扮演“物”,一个扮演“像”,并模拟平面镜成像现象,学生能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直观的感受到“平面镜成像”原理,并深化自己对“平面镜成像”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最终应用到今后的物理学习生活中,除此之外,学生也能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提升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兴趣。

(二)设计物理实验方案,为探究做好准备

相较于验证性试验,探究性实验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和激励学生尽可能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向学生提供所需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对器材的观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学生在设计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学生做出整体构想和明确设计思路,确保学生实验设计方案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且具备符合实验条件。除此之外,对器材的选择方法、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的表述方法等都应写入设计方案中。

(三)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实验

探究性实验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品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可以自由发挥和创造的平台,引领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例如,教师在讲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尽可能想办法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利用更多的干电池作为电源,可以吸附较多的大头针,而且学生还发现改变线圈的匝数也能改变电磁铁吸附的大头针数量。这样学生就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性与电压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虽然学生得出的结论没有揭示出电磁铁的强弱本质与电流的关系,但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电压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能够影响电磁铁的磁性,这也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与电磁铁磁性相关的因素打下了基础。

三、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在现有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有效进行实验探究教学,值得我们不停地去探讨。作为教师更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研究探究式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教学存在的差异,从而不断增强其有效性,完善其缺点,使得实验教学在初中教学的舞台上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及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军发,王红霞.浅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232.

猜你喜欢

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利用多媒体促进物理教学的三点体现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功能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