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15李金星
李金星
摘 要 数学学习需要良好的解题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尤为重要,对于提高小学课堂的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指出其在教学运用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70-01
数形结合思想对于当代学生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数学解题思想。这种思想方法实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易直观,数形结合可以让学生既感知抽象事物,又能在具体事物中找到答案,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熟练掌握这一思想对以后的学习,尤其是为理科方面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数形结合在小学课堂上应用广泛,几乎所有的课都需要老师运用“图”和“形”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小学生对抽象事物的感知力不强,但若能加之图形等具体事物的辅佐,则会让学生理解记忆,学习更多的知识。
通过日常经验总结,我发现: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在三方面。
一、以形助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情感
如,刚接触数字的小学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老师口中的“1、2、3是什么意思”用一堆小棒帮助理解数字,用直观的物体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当提到“1、2、3……”时学生会想到实际物体,帮助理解记忆。以形助数对加减法的运算也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增添和减少小棒的数目,直观地观察到加减法的结果从而得出算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借助这一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字,并且牢牢记忆。
二、以数想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如在学“包装的学问”时,在包装时需要用包装纸将两个盒子包装起来,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做可以最大限度节省材料。教师在课前布置好实验用品,教学时师生共同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则:使用包装纸少的前提是重叠面积大。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由具体操作转变为观察,然后通过观察提取抽象规律。这一过程包括分析、判断和比较。同时,对相应的规律进行抽象总结,然后用总结出的规律进行判断和计算,这是数字与形状相结合思想中的“以数想形”。
三、数形结合,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添砖加瓦
“数”和“形”,不能单纯地论好坏,合理地运用,将二者结合才是更好的选择,形辅助数,数辅助形。将题目转化为图形来解决问题。例如,小明的鸡和兔子,共有16个头和44只脚。问:符合这样条件的鸡和兔子分别有多少只?
解:可以作图
根据上面的图,可得出:鸡头数=【(兔子头数+鸡头数)×单只兔脚数-(兔子脚数+鸡脚数)】÷单只兔子与鸡的脚之差=(16×4-44)÷2=10。
数形结合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思想,它渗透在小学课堂的不同教学领域。
(1)数形结合思想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的渗透。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初入课堂,小学生们就接触了这一知识。许多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对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但是运用“形”就可以直观地解答问题,让学生明白抽象的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2)数形结合思想在统计等知识领域中的渗透。比如,根据历年人口统计表做出折线图,明了地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情况,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直观地从图中读出答案。(3)数形结合思想在“综合与实践”知识领域中的渗透。对于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思维拓展都有很大帮助,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解题思路,更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思路。打牢这一基础,会让以后的数学学习变得相对容易。比如,2019年妈妈比爸爸小六岁,2009年爸爸的年龄加上妈妈的年龄一共是七十二,请问爸爸和妈妈各多少岁?
解:年龄题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不管多少年之前或者之后,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所以不管是2019年还是2009年妈妈都比爸爸小六岁。根据这一关系我们可作出下图。
可以根據图得出,妈妈的年龄=(爸妈的年龄和-爸妈的年龄差)÷2=(72-6)÷2=33,爸爸的年龄=72-33=39。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让学生更容易明白问题核心,数形结合让课堂鲜活有趣,极大提高课堂的效率,也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练习巩固。但是还是有问题需要注意。第一,不仅要教会学生个别题目的解题方法,还要教会学生熟练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还要因材施教,对待不同年龄和年级的学生要正确引导,积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该思想的能力。数形结合有很多优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等都需要这一基础思想。第二,小学生这一低龄化群体对新鲜好玩的事物尤其感兴趣,所以在传授思想方法时,尽量做到生动有趣,让学生“边玩边学”,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将知识记在脑中。第三,多运用电脑等设备教学,有一些板书达不到的效果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
参考文献:
[1]付闪闪.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考试周刊,2013(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