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高中生数据分析能力

2019-10-15王岩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王岩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海量数据下准确的整理、分析数据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数据分析理念的培养策略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数据分析能力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的时代的到来,我们在实际生活所触及的数据资源越来越多,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合理的收集、分析、使用数据已经深入到科学、技术、工程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体系已深入课程改革。数据分析是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有关数据分析方面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高中生在数据分析学习中的弊端渐渐凸显,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的培养。

通过教学研究发现高中生数据分析素养普遍不高,大多数停留在机械的解题中,仅达到了多元结构水平;学生的阅读水平影响着数据分析素养,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高中生对数据分析素养的理解并不是很明确,对于很多数据学生习惯计算,没有从本质上理解数据分析素养的概念;高中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很多以实际背景为依据的内容学生却不能准确的理解其含义并合理解决问题;部分高中生的数据分析素养仅停留在统计计算水平,并未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时所使用的一些方法的真正意义。

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材内容应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教材内容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目前一些高中教材中的统计知识部分本身不够明晰和精确,与生活不够贴近,使教师和学生很难到共鸣和启发,使得对数据的深度复习含混而过,不够深刻.因此,教材编写者应该将相关理论概念理清说透、通俗易懂,案例的选取应该本着真实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来综合考量。如果案例过于抽象或是学生缺少相关阅历,那么学生在学习和思考案例的数据意义时就会缺少情境代入感,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统计基本知识和方法的灵活掌握,一旦在未来的学习研究或现实生活中碰到其它类型的统计素材,就会缺少应对思路和方法运用.

二、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师自身应重视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鉴于目前高中数学统计部分的高考分数比重较小,得分也相对容易.出于应对高考的需求,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对统计知识的熟练度,从而实现高分目标,而不注重对学生应用统计的能力培养。这种方式既不利于让学生理解和形成统计思维,也不能为学生之后进入大学的大数据环境中有效的统计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素养,需要教师的认识能力一方面要靠经验,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懂得大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背景。教师应指导学生的统计实践中发挥有效的启发性作,让学生对统计思维与统计知识茅塞顿开,提升数据分析素养.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分析和学习视角.

三、统计素材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统计与概率方面的教学活动时应避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学生应从教学材料中感受其现实应用意义,当学生对教师提供的统计案例缺少熟悉感时,就难以对这些统计分析的进程和结果产生共鸣和启迪,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些统计实践本身的价值。在教学材料选取中,能用现实问题来说明的就不要用虚构的问题来论述.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本身的心理诉求,从而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分析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让学生亲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虽然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比,变得越来越符号化、形式化和公理化,但数学教育却需要多给学生创造直观思维的机会,不能太抽象。统计与概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机械的统计公式、方法,而是要让学生理解统计的起因、具体步骤、结果等,在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部进程后,学生会深刻理解统计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数学问题的生成、发展、演变、形成的再创造过程,了解其來龙去脉,培养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创新意识。

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在大数据时代,处理各种数据自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使用。处理数据时如果只是让学生盲目计算,不但会增加学生的计算任务量、加大亲身体验统计过程的难度,而且会使学生在情绪上排斥统计实践,让很多学生知难而退,打消学生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统计思维培养。因此,只有通过加强学生对多样化统计软件的应用性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相关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分析方法的兴趣爱好,才能培养学生在宏观上整体把握和理解数据分析思维。在统计部分的教学更应该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在统计课堂上多应用EXCLE、SPSS等软件绘制统计图,计算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等数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实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也可以加强数学课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联系。

六、重视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反思习惯的培养。任何教学都需要反思,统计部分知识尤其需要。统计部分知识反思的内容,既有对数据分析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也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的自我反思。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对数据分析过程进行反思,也要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反思。课堂中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多给学生合作交流沟通和反思的时间。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反思进行指导,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反思结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史宁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7.

[3]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