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卡化时代高校“一卡通”发展前景分析

2019-10-15吴浩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一卡通高校

吴浩

[摘 要]在信息技术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各大高校逐渐构建了“一卡通”系统,提高了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但随着技术发展进步,无卡化逐渐成为发展必然,如何提高“一卡通”的应用效率成为高校的关注重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无卡化时代高校“一卡通”的发展前景,以期推动其向智慧型系统转型。

[关键词]无卡化;一卡通;高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8.09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8-0-02

0     引 言

我国大多数高校选择使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打造数字校园或智慧学园,在此背景下,高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将图书证、饭卡、门禁卡、洗衣卡、水卡等多种证件整合成一张,真正实现了“一卡通”,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师生的生活。面对无卡化时代的到来,若想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高校必须对“一卡通”进行优化升级,及时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实体卡向虚拟卡转变。

1     高校“一卡通”去卡化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在“一卡通”发展初期,高校学生需要携带的实体卡种类相对较多,例如,宿舍门禁卡、食堂饭卡、水卡、洗衣卡、借阅卡、洗澡卡和学生证等。一旦某证件丢失,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到固定地点进行补办,有时会因为上课时间与办事处工作时间冲突,出现无法办理或者补办不及时等情况,造成较严重的财产损失。

现阶段,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大部分高校真正实现了“一卡通”,将学生证、饭卡、门禁卡、借阅卡等证件整合到一起,利用微信支付取代洗衣卡,学生平时只需要携带一张实体卡。由于这张实体卡上有师生的个人基本信息,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丢失,即便丢失,也比较容易找回,减少了师生的经济损失。在未来,随着各项先进技术的发展进步,高校为了提高师生校园生活水平,必然会充分发挥虚拟技术等优势,积极推动虚拟“一卡通”实现。“一卡通”去卡化,不仅与无卡化时代的电子支付等发展要求相适应,还十分契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具有广阔且光明的发展前景。

2     无卡化时代高校“一卡通”的发展前景

2.1   服务器虚拟化

在无卡化时代,高校若想实现“一卡通”的去卡化,需要重视虚拟技术,将“一卡通”服务器虚拟化。目前,有少部分高校采用富士通充当核心数据处理器,将数据整合成物理资源,但这种系统服务器的成本费用相对较高,为了节省资金资源,某些高校选择使用PC代替富士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PC不仅能够将不同文件存储在不同逻辑分区,还能实现远程文件备份,所以将此作为支持“一卡通”运行的服务器,有利于增强虚拟服务器的稳定性、安全性与适用性。

为了保证“一卡通”虚拟服务器运行的稳定与安全,高校在利用虚拟技术构建“一卡通”服务器时,应充分发挥主机集群中前置服务器的价值,通过增加测试服务器和生产服务器提高“一卡通”虛拟服务器的运行速度。如此一来,当虚拟服务器的某个主机出现故障时,其他主机会立即转移当前数据,在该主机修复之前充当替补,从而避免“一卡通”服务系统瘫痪。此外,“一卡通”虚拟服务器必须具备备份功能,这是为师生提供挂失、找回、补办等服务的重要基础,因此,高校在构建虚拟服务器时,尤其是以Web为基础的服务器,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同时对信息进行备份,尽量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2.2   校园卡虚拟化

高校目前采用的“一卡通”都是实体卡,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管理方面,费用支出相对较高。实体卡的新卡发放、丢失补办、老卡销户等工作需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卡片制作也需要成本投入。第二,新生入学之后要进行实体卡激活,程序相对烦琐,操作复杂且数据量多,工作效率相对较低,老生毕业后实体卡基本无法回收,即便回收也无法进行二次利用,为了避免信息泄露只能销毁。第三,实体卡存在丢失、盗刷等安全问题,且挂失、补办手续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实体“一卡通”的应用效率正在不断降低。

因此,高校要明确校园卡虚拟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校园卡虚拟化不仅是无卡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现代消费观念不断转变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为了降低工作人员负担,节约资金成本,高校应将“一卡通”去卡化工作当作重点,研究专门的“一卡通”APP,学生只需登录学号和密码便可以应用各项功能,毕业后注销账号即可,有利于解决“一卡通”丢失与补办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拥有智能机,密码设置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数字、指纹、人脸识别等,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高校要想推动“一卡通”实现虚拟化,可以将终端智能设备当作载体,利用APP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扩充虚拟“一卡通”功能,充分满足学生应用需求。需要高校注意的是,在某些既定环境不能应用虚拟校园卡,比如浴室,所以相关人员在开发虚拟校园卡时,应重点考虑应用环境的问题。

3     高校在无卡化时代实现“一卡通”的方法

3.1   构建数字化“一卡通”平台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无现金化”时代,高校学生日常出行极少携带现金,通常使用微信、支付宝付款,这种移动支付的深化普及为高校推动一卡通实现无卡化产生了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不少高校构建了数字化“一卡通”平台,将校园一卡通与手机卡相整合,真正实现了一卡通的无卡化。传统的一卡通以身份证大小的实体卡作为载体,主要功能是门禁与吃饭,而数字化一卡通兼具了门禁、吃饭、消费、图书借阅、打水、洗衣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出于学生福利,高校学生利用一卡通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消耗的费用相对于普通SIM卡要少得多,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在无卡化时代,高校应进一步对一卡通系统进行优化,将其纳入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建设中,并通过构建专门的数据信息系统强化数字化“一卡通”平台的作用,将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可能会涉及的要素融入一卡通,比如食堂消费、超市购物、门禁管理、校医院就医、成绩查询等,切实提高校园管理质量与一卡通的应用价值。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持,在学生授权的前提下,高校可以加快信息传输与共享速率,深入分析、全面掌握学生的消费水平、动态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实际工作量。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化一卡通的作用,高校可以建立专项资金,对数字化“一卡通”平台建设予以大量的资金支持,构建网络数据库与学生档案信息库,选择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能力强且综合素质水平高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信息统计的效率及数据分析质量,极大程度上推动高校“一卡通”去卡化的实现与发展。

3.2   增加“一卡通”功能

3.2.1   身份认证

由于资金与技术限制,数字化一卡通尚不能完全实现,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智能手机采用金属后壳,一卡通机器无法有效识别手机中的“卡”,仍需要实体卡进行辅助。高校在设计一卡通的卡面时,应秉承人性化理念,实行一人一卡,将学生的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照片等基本信息登记在卡面上,并在校园一卡通服务中心登记该学生的有效联系方式、导员联系方式,同时将卡片与微信或教务管理系统绑定,如果一卡通丟失,学生可以先在APP上冻结账户,然后到网上挂失,一方面有利于减少资金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拾取人及时找到失主并归还卡片。高校可以通过在一卡通中设置黑名单、白名单的方式,保证刷卡人的合法性,为了减少资金浪费,由数字化校园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予以数据和技术支持,在持卡人刷卡时,系统后台数据库会通过身份认证的方式提高数据交换的安全性。若是将该功能应用于上课签到,有利于降低旷课、迟到、替课等行为现象的发生率。

3.2.2   财务管理

高校财务管理涉及食堂商户、校园超市、校医院等多个部门,如果校园一卡通能够提高数字化管理效率,便可通过授权代理提高收款与结算的工作质量,有利于实现资金统一结算和实时到账。对此,高校可以将校园一卡通系统与财务管理软件相融合,在一卡通系统中增加银行圈存转账查询、消费历史查询、自动结算、校内代缴代扣费用明细等功能,为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增强一卡通安全性与便捷性提供有力支持。

3.2.3   自助服务

在校园一卡通中增加自助服务功能,既能减轻校园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又能节省学生的时间。高校可以在一卡通系统中增加自助业务服务系统,学生借助自助服务终端能够完成饭卡自助圈存、消费流水查询、网上自助缴费等,为了保证学生信息与资金安全,高校应限制自助圈存金额,尽量减少资金流动,同时实现无纸币化;为了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方便,校园一卡通自助业务服务系统应支持APP、Web等多种查询方式,并提供7×24服务。

4     结 语

尽管“一卡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园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改变了师生的校园生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且一旦实体卡丢失,便会导致补办困难、财产损失等问题。因此,高校要重视无卡化的作用,充分发挥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优势,大力发展虚拟“一卡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一卡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1]潘仙梅,梁斌,袁媛.高校校园一卡通去卡化趋势分析与展望[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

[2]冯乐,范媛,王静.虚拟校园卡在高校一卡通系统中的应用与分析[J].价值工程,2018(35).

[3]金红军.大数据背景下的校园一卡通异构数据集成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2).

猜你喜欢

一卡通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银医一卡通”在提高医院优质服务中的作用
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一卡通”互联互通应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