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探索

2019-10-15许媛媛张腊香郝加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研究性实验教学

许媛媛,张腊香,郝加虎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口健康与优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2)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2012年,教育部正式将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列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成为该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儿童是国家卫生保健的重点,妇幼保健工作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关注和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妇女儿童群体,要实现全面保障妇幼健康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服务不充分等诸多挑战,还不能满足广大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妇幼保健医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是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旨在培养集保健、医疗、预防和管理一体的医学高级妇幼保健专门人才。相应地,承担培养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从培养模式方面积极探索能够提高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成为扎根基层、服务妇女儿童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基于新时期公共卫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提出“岗位胜任”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理念[2],实验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与岗位胜任能力紧密结合。因而,总结成就和经验,认清挑战与机遇,以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顺应时代、实践和人民的需求,推动妇幼健康事业进入新时代。

1 实验教学项目的设置

1.1 设置多层次的实验项目类型

2013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将“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的比例”作为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审核要素的一个主要观测点。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核心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妇幼保健学、儿童卫生学、妇幼心理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实验内容,专业核心实验课程均是独立设课课程。根据界定标准[3],分为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共四类。随着学校对综合、设计性实验设置的重视[4],加大了这两种实验类型的建设力度,它们的比例明显提高,基础验证性实验相应地比例减少。但研究性实验比例仍较低,更有实验课程未设置研究性实验项目(表1),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性实验教学特色项目。

表1 不同专业核心实验课程中

1.2 配置合理的实验类型的比例

鉴于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各高校对以上类型的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数量都非常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性实验项目的建设水平也一样不能忽视。因为基础性实验是学生高质量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及研究性实验的基础,实验内容多是依据课程的基础理论来设计的,对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和基础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5]。因而,实验教学项目体系的设计,不应刻意压缩基本性实验项目的数量,而需要在基本性实验项目的科学设计上下功夫,使基本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实验能力上充分发挥作用。

1.3 运用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6]。以互动式教学为主线,如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或案例式教学,叠加讲授、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如以问题为主轴,让学生自己分工,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提前查阅资料,再展开小组讨论和分组辩论,经充分讨论后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结果和结论进行汇总,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学生既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又如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教学课件、微课等,在课堂上通过互动参与形式讲解,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加强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提升了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协作交流等综合素质;又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与生活相关的实验内容,并拍摄平时学生实验的一些错误的示范,作为反面的教材演示,强调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纠正错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2 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再思考

2.1 开设好研究性实验项目

研究性实验教学项目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和研究水平,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7]。开设研究性实验教学特色项目的途径之一是有机结合科研课题研究方向[8]。科研课题反映专业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最先进的研究技术,及时合理地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可使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紧跟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既能让学生直接感受最新的科研内容和实际应用,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又因其固有的延续性和连贯性特点,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思维(包括课题的选题、设计、实施、总结、论文撰写等各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和严谨性,更加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研究能力,为将来开展妇幼保健医学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然而,由于科研课题具有周期长、综合性强、难度大、涉及知识面宽的特点,要将其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需要注意实验教学的计划学时与完成科研内容所需时间的差异,精炼出符合专业特点的最本质的科研内容形成特色的实验教学项目,以期在计划学时内完成任务[9]。此外,考虑到科研课题不能完全适应实验教学项目的课程建设要求,转化数量相对较少,尝试利用科研训练转设研究性实验教学项目可成为科研反哺教学的另一途径[10]。

2.2 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核心实验课程均是独立设课课程。课程考核是评价教育过程的主要手段,科学的考核方法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目前实验课程的总评成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实验报告,主要考核实验报告、撰写格式、实验结果及分析等;二是平时学习成绩,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出勤率。鉴于实验课程包含不同实验类型、实验设计和实验环节等多种因素,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难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并且无法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采用加权系数法对实验考核方式进行标准化。根据各实验项目的单项成绩进行加权,不同课时比例、实验项目类型比例采用不同的权重系数。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根据实验方案设计、科学规范操作过程、实验数据、实验分析各要素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团队的合作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实际参与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核,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全方位的评价。

2.3 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监控和促进作用。从教学管理角度来看,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管理应纳入学校整体实践教学改革规划之中,通过调查研究,整合资源,调动教师积极性等措施,在实验项目的立项审批、资金投放、工作量审定、新开设实验项目的奖励办法以及专业合理的实验项目类型比例的配置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以达到科学化、精细化和实效性的管理目标,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目前,妇幼保健医学专业的主干核心实验课程由相关教研室承担是实验教学的主要模式。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学科间实验内容低水平重复、综合设计性实验开设不足等缺点。为了打破学科间壁垒,可单独成立实验教学项目开设研制小组,将实验内容分类整合、优化,并增加近年来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等内容组织教学,再根据学校课程建设要求,研发开设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项目。在实验项目的设计环节上,为了充分调动、发挥专业实验教师开设不同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通过资助出版特色实验项目教材等方式支持鼓励高水平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来[11]。统一规范化管理对提高综合、设计和研究性实验项目占总实验项目的比例,对保持实验项目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事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和可及性达到新水平,妇幼健康工作由“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影响人群身心健康的因素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必然要求妇幼保健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以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多层次的实验项目类型设置,合理的实验类型比例配置,继续开设研究性实验项目,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对实验项目进行整体优化设置,构建妇幼保健医学专业层次清晰、相互衔接、构架完整的立体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现代社会对高层次妇幼保健医学人才的“岗位胜任”素质需求。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研究性实验教学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