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19-10-15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王妍王聪张丽敏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王妍 王聪 张丽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上述患儿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42例。其中,A组患儿男25例,女17例,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5.3±2.5)岁;B组患儿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为(5.5±2.1)岁。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应用常规护理。常规进行消毒隔离,对患儿的衣服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患儿衣物、被褥的舒适和清洁。定时开窗通风透气,减少其他人员进出患儿房间。修剪患儿指甲,监察患儿对皮疹抓绕,对皮疹进行清洁和涂抹药膏。
附表 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B组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①病情观察。对患儿实施隔离消毒,控制患儿病情。严格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儿的神态表情和行为举止。注意调整患儿的体位,防止患儿由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造成呼吸困难。②症状处理。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患病位置进行相应消毒处理,涂抹维生素和蒙脱石散药膏,遵照医嘱按时按量进行相应症状的用药。使用手套对患儿的手指部分进行包裹,防止患儿不慎将疱疹抓破引起皮肤感染。③健康教育。加强和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向患儿家属讲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缓解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指导患儿和家属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耐心、微笑、热情地与患儿进行沟通,向患儿讲述故事、陪同游戏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减少对不适症状的关注度。④环境护理。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应做好消毒和隔离,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定时对患儿病房进行卫生打扫,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注意病房通风和透气,保持空气流通和洁净。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和穿戴衣物、床单被子的清洁,特别是患儿指甲进行修剪,减少对患儿皮肤的刺激。
1.3 评价指标 痊愈:患儿体温连续3d测量均表现正常,手、足、口腔、臀部等位置皮疹消失;有效:患儿体温连续3d测量逐步趋于正常,手、足、口腔、臀部等位置皮疹有所好转;无效:患儿体温连续3d测量表现异常,手、足、口腔、臀部等位置皮疹无明显好转。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B组(97.6%)相较于A组(83.3%),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经过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附表。
3 讨论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类型,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群体,临床多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1]。小儿手足口病发病后对于小儿机体各大系统造成伤害,严重威胁小儿的生命健康和影响未来的成长发育。有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及早、科学的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的病情恢复,这无疑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患儿具有年龄小、自控力差、免疫力低的特点,因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患儿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同时,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对于手足口病这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能够提升患儿家属的健康意识,做好手足口病的感染防控工作[2]。在上述研究结果中发现,应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相较于应用常规护理,患儿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小儿手足口病的感染防控情况,加快患儿的恢复进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