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呼吸症状改善的影响

2019-10-15河南省许昌医院461000李芳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6期
关键词:机械性呼吸机气道

河南省许昌医院(461000)李芳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8.77±4.51)岁;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9.15±4.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氧疗、支气管扩张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以患者气道状况以及患者意愿为依据,选择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术前全面清洁患者口腔、咽部、鼻腔,在喉镜的视野引导下实施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研究组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以面罩或鼻罩连接呼吸机,调节呼吸机模式及参数,吸气正压初始值为6cmH2O,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逐渐调节,耐受性较强的患者可适当升高,一般于10~15cmH2O之间为宜。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患者状况好转时可逐渐下调[1]。

附表 两组患者呼吸症状改善效果对比()

附表 两组患者呼吸症状改善效果对比()

组别 n 呼吸频率(次/min) 心率(次/min) pH值 PaCO2(kPa) PaO2(kPa)对照组 45 24.98±5.74 97.63±7.58 7.79±0.39 7.39±0.22 11.68±1.36研究组 45 18.37±5.29 83.45±7.51 7.69±0.94 7.12±0.24 11.29±1.42 t 5.217 4.368 1.032 1.006 1.211 P<0.05 <0.05 >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 疗效对比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判断标准。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所有显著临床症状完全改善或消失,患者呼吸顺畅无阻碍;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显著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或显著改善,可维持正常呼吸,基本无呼吸阻碍;无效,与治疗前对比,患者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患者呼吸症状改善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包括PH值、PaCO2、PaO2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等状况。不良反应对比: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实施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6.67%,研究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56%,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呼吸改善状况对比,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PaCO2、PaO2相比,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对照组机械性损伤6例、感染4例、口鼻腔溃疡5例,其它4例,研究组机械性损伤1例、感染1例、口鼻腔溃疡1例,其它2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常用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支持患者正常呼吸,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2]。但该方式操作复杂,对患者都有较大的机械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辅助治疗仪器,无需气管插管,通过面罩、鼻罩等与呼吸机连接,调整参数,则可以持续机械通气,有效降低了机械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以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最终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研究组有效率为95.56%;且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部分患者依旧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呼吸障碍。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机械性损伤、感染、口鼻腔溃疡等,研究组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操作简单、机械性刺激小、安全性高,可在慢性阻塞性肺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机械性呼吸机气道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20例